<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列宾</h3> <b> 列宾</b>,对大多数人来说,名字似曾相识但想不起是谁,但一提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受过5年/6年小学义务教育的都会反应过来,哦,知道。对,那画,就是列宾画的。 <b> </b><div><b> 19世纪的俄罗斯画坛</b>,名家辈出,如克拉姆斯柯依、苏里柯夫、希施金、列宾等,他们共同构筑了俄罗斯绘画的黄金时代。<div><br></div><div> <b>列宾是“巡回展览画派”的核心代表人物之一</b>。这个画派反对脱离现实的学院派艺术,主张为大众而艺术,列宾的创作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精神:接地气。</div><div> 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著称。他坚持用画笔反映俄罗斯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疾苦,其艺术中深刻的批判精神,标志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其艺术成就代表了俄罗斯“巡回画派”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峰。</div><div> 以他名字命名的<b>列宾美术学院</b>,被认为是全球最重要的美术学院之一,被誉为“艺术家的摇篮”,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其巨大影响力。</div><div><div><br></div></div></div> <div> <b>列宾</b>全名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年出生在乌克兰哈尔科夫省的一个屯垦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从小跟随圣像画师学艺,为他日后的绘画生涯垫定了坚实基础,他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20岁时考入<b>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b>。列表一生创作了2000多余画作。</div><div><br></div><div> 今天,借着列宾真迹来北京“巡回”展览的机会,一起来欣赏欣赏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其实很多作品是第一次来中国)</div><div><br></div>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河畔船歌:艺术之旅的开始】</font></b></h1> <div> 在学院期间,他深受当时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反对脱离现实的古典主义艺术。1868年,他在涅瓦河上第一次见到纤夫,萌生了创作这一主题的想法。5年中,他不断磨练肖像功底,也绘制了大量的纤夫速写、素描、草图,最终,<b>1873年</b>,他定稿完成了享誉世界的《<font color="#167efb"><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font>》。</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陪他旅行游览的胞弟瓦里西.列宾肖像习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纤夫素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草图1</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草图2</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最终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h3> 该画描绘了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他们中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领头的是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显示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走在最后的纤夫低着头垂着手,麻木地随着队伍向前挪动,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队伍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形象,是处在队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开始这样的工作不久,皱着眉头还不太习惯,他直起腰想用手松一松肩头紧勒的纤绳,毕竟年轻,还不甘心忍受这样的苦楚。其余的纤夫都弯着腰低着头,似乎已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表现点什么,在他们身上剩下的,惟有贫苦、艰难与无奈。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年细节</h3> <div><br></div> 一副伟大的杰作是需要贴近人民生活去采风,获取素材,不断打磨细节的。这个作品中,列宾把沙俄时期底层百姓的苦难真真切切地打磨出来了,这画也成就了他<font color="#167efb">批判现实主义</font>大师的地位。这一年,他29岁。<br> <div><br></div><div> 1871年,列宾毕业后,公费留学巴黎,吸取了<font color="#167efb">巴黎印象派</font>的风格,以他女儿、屠格涅夫等名流为题材创作了不少肖像画。</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女儿</h3> <div><b> 1876年</b>,列宾创作了以神话题材的<b>留学汇报作品</b>:《<b><font color="#167efb">萨特阔的水下王国</font></b>》。</div><div><br><div> 作品以俄国民间叙事诗为题材,通过虚实结合手法展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描绘俄罗斯神话传说中的英雄萨特阔来到了水下王国。珠宝璀璨的海底世界充满了诱惑,如云般的美女从他身边鱼贯而过。而他的女友正在高高的台上望着他,萨特阔不顾诱惑直奔女友而去。</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萨特阔的水下王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细节</h3> <div><br></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广袤大地:现实主义的求索】</font></b></h1> 返回俄国后,列宾回到故乡丘古耶夫,1877年,迁居莫斯科,<b>1878年</b>,<font color="#167efb">正式加入了巡回展览画派</font>,以囚禁的索菲娅公主为主题创作了首幅历史画《<font color="#167efb">1698年的索菲娅公主</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698年的索菲娅公主</h3> 索菲娅公主(1657—1704年)是阿列克塞·米哈依洛维奇帝的女儿,是1682—1689年间实际上的俄罗斯统治者,彼得大帝执政之后,她纠集名门贵族,依靠近卫军,反抗彼得大帝,于1689年被彼得大帝,幽禁于修道院。 这幅作品中,没有描绘索菲娅公主的政敌彼得大帝的姿态,而是借助对修道院房中的花格窗描绘,暗示出索菲娅被幽禁的事实。在格子窗外隐约地看到一个被绞刑的男子,这就说明了近卫军和索菲娅的同伙已被镇压,并夺取了她的政权,也表明强大的彼得大帝的力量。 因索菲娅与列宾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物,没见过,严谨的列宾找了一个现实的人物:朋友的妻子做原型模特。 列宾在莫斯科期间,也结识了不少文学家、音乐家、科学家等人物,他们也因此留下了珍贵的、传神的画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诗人费特(1882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眼神邪恶的人(1877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驼背者(1881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演出后的艺术家(1881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歇息(1882年)</b></font></h3> 画中人维拉,是列宾的妻子。因操持家务的困倦,她在摆姿势的间隙打起了盹儿。画中,妻子身着酒红色带花纹长裙,慵懒倚靠在深红色扶手椅上,姿态放松自然,一手轻搭扶手、一手托腮,呈现出休憩时的闲适与恬静,尽显温柔气质,传递出一种平淡生活中的温情与美好,展现出艺术家对妻子的细腻情感。<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边界小径上(1879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修道院(1880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虔诚的女朝圣者(1878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宗教行列(1878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1881~1883年)</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细节1</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细节2</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细节3</h3> 画面描绘了在炎热的夏日,一支庞大的宗教游行队伍。队伍中包含了从贵族、商人、军官到农民、乞丐等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列宾通过这支队伍,巧妙地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等级森严、贫富分化以及人民的虔诚与迷茫。<div> </div><div> 这是一幅描绘俄罗斯社会各阶层的“百科全书”式作品,可见列宾常年累月的不同社会人物特征积累以及宏大场面的控图能力,这是绝对的天赋。<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晚会(1881年)</h3> 作品描述劳作结束后,在昏黄的烛光里,男女老幼聚在一间不大的房间中,人们弹唱着哥萨克民谣,戈帕克舞者跃动着,彻夜到天明。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细节1</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细节2</h3> <b> <font color="#167efb"> 列宾曾说,人的面容、灵魂、生活的戏剧性、对自然的印象、生命与现实意义、历史的精神,都是他的主题。</font></b>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下部,待续ing......</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5年11月1日,北京</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