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琉璃(二)

浩瀚的大海

<p class="ql-block">  在下午的4点钟左右的陶瓷琉璃博物馆,阳光透过高处的玻璃洒在展柜上,仿佛为每一件展品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我放慢脚步,目光被那些静立在柜中的陶瓷与琉璃作品牵引着。左侧的花瓶上纹路繁复,像是凝固了千年的风霜与故事;右边的陶瓷人物神态生动,仿佛下一秒就会开口低语。它们不说话,却比任何言语都更深刻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匠心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  转过一个角落,一件以黄色花朵为主题的艺术品悄然映入眼帘。那花似金盏,又似迎春,在深色背景的衬托下格外明亮。绿叶舒展,像是刚从晨露中醒来,带着一股清新的生命力。它被安放在一块深色木台上,朴素却不失庄重,仿佛不是一件展品,而是一段被精心封存的春日记忆。</p> <p class="ql-block">  再往里走,一幅莲花与小鸟的作品让我驻足良久。粉嫩的莲花在幽暗的背景下轻轻绽放,莲叶如伞般撑开,绿得沉静而深远。一只小鸟停在叶缘,羽色斑斓,像是从画外飞来,专为这朵花停留片刻。它不动,我也不动,那一刻,整个展厅仿佛只剩下这一池静水、一朵花开、一声鸟语。</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一组粉色桃子与盛放桃花的作品静静立于黑底座之上。桃实圆润,桃花娇艳,枝条弯出自然的弧度,仿佛正随春风轻颤。这不单是工艺的胜利,更是对生命瞬间的捕捉——春天最柔软的那一抹气息,被凝固在这里,供人细细回味。</p> <p class="ql-block">  一旁的花艺作品色彩纷呈,粉、黄、蓝、白交织如梦,叶片错落有致,有的含苞,有的盛放,像是把整个花园最热闹的一角搬进了室内。木质底座铺着黑色玻璃,映出花影婆娑,恍惚间,竟分不清哪是真花,哪是倒影。</p> <p class="ql-block">  一簇牡丹在深色背景中热烈盛开,黄、红、粉层层叠叠,花瓣如丝绒般细腻。绿叶衬托其间,一只蝴蝶停在花心,翅膀微张,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而去。这哪里是静物?分明是一场无声的盛宴,一场属于春天的狂欢。</p> <p class="ql-block">  我被一件蓝白相间的玻璃艺术品吸引。它形如花朵,却通体透明,蓝色的“花瓣”向外舒展,中心一点白,像是凝结的月光。它立在木台上,像从水中升起的一朵幻花,清冷又温柔。光穿过它,在墙上投下淡淡的影,如同涟漪荡开。</p> <p class="ql-block">  另一件粉色莲花作品更显静谧。莲瓣柔美,荷叶宽大油亮,衬得花色愈发娇艳。深色木底座雕刻精细,前方的小标牌上写着几行小字,我没细读,只觉那份宁静已悄然流入心底。这花不开在池塘,却比池塘里的更动人——因为它不只是自然,更是人心对美的执念。</p> <p class="ql-block">  一盆兰花静静立在角落,六边形花盆上刻着书法,墨迹遒劲。黄花素雅,叶片修长,旁边一只蓝色蝴蝶雕塑轻盈飞舞,仿佛下一秒就要落在花尖。这景致极简,却满是诗意,像一首未写完的小令,余韵悠长。</p> <p class="ql-block">  金黄的菊花在透明底座上盛放,花瓣卷曲如丝,层层叠叠,像是把秋日的阳光都织了进去。底座下铺着几粒小石子,干净利落。它不张扬,却自有一份华贵,像一位阅尽千帆的老者,静坐于时光深处。</p> <p class="ql-block">  一朵巨大的黄色花在暗色背景中熠熠生辉,花瓣层层叠叠,枝条弯曲如舞者的手臂,托起这朵光明的梦。白色圆柱底座简洁至极,反而让花成了唯一的主角。我站在它面前,忽然觉得,美有时不需要解释,只需一眼,便足以让人心颤。</p> <p class="ql-block">  两件玻璃花艺并列而立,左边是蓝花金蕊,晶莹如冰雕;右边是橙黄花朵,柔若丝绸。绿叶缠绕其间,光影交错,仿佛它们真的在呼吸。这些不是花,是匠人用火与沙捏出的春天,是凝固的风、流淌的光。</p> <p class="ql-block">  一枝红梅弯折如弓,花朵密布枝头,红得浓烈却不俗艳。它立在透明底座上,底座有细微纹理,像冻住的湖面。这枝梅不单是花,更像一种姿态——在寒风中依然挺立,在寂静中独自燃烧。</p> <p class="ql-block">  另一件作品由白与粉的花组成,花瓣轻颤,似有风过。透明玻璃底座下,红色汉字若隐若现,像一句藏在心底的诗。深色背景将这份纯净衬得更加剔透,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那朵永不凋零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  一朵红莲在深红背景前静静开放,莲叶环抱,茎秆纤细。透明底座上刻着红字,内容未看清,但那份庄重已扑面而来。这红,不是喜庆的红,而是内心的红——一种对洁净与美的虔诚。</p> <p class="ql-block">  淡紫色的百合在暗色中轻盈绽放,花瓣如薄纱,绿叶整齐排列。它不争不抢,却自有一股清贵之气。透明底座下的标牌写着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一刻,心忽然安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四件小花艺整齐排列,黄、粉、粉红、白,每朵都精致得像清晨第一滴露水凝成的花。它们在深色背景中各自发光,像四季的缩影——春的嫩、夏的艳、秋的暖、冬的净。</p> <p class="ql-block">  一处微缩景观让我看得入神:灰岩错落,竹影婆娑,石板上几株兰花静静生长,黑水池边铺着白砂,像雪未化。这方寸之间,竟有山水之意,让人想起“一花一世界”的禅语。</p> <p class="ql-block">  两件花艺风格迥异:一边是白雏菊插在棕瓶中,清新如少女低语;另一边是葡萄藤挂满紫果,绿叶繁茂,生机扑面。一个静,一个动;一个素,一个丰。它们并列而立,像是在对话,诉说着自然的两面。</p> <p class="ql-block">  蓝紫玻璃花在深色背景中如水中绽放,黄绿花在浅色中如林间初阳。木质底座温润,与冷冽的玻璃形成奇妙平衡。这些花不会枯萎,却比真花更让人动容——因为它们是用时间与耐心烧制出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  一面黑墙上,“缤纷”二字以金笔写就,下方是一段关于花与季节的短诗。我没有拍照,只是默默读完,然后抬头看向四周。原来这场展览,不只是看花,更是读心——读那些藏在花瓣背后的情意与哲思。</p> <p class="ql-block">  墙上的结语写着:“灯与工,彩云与情书,幻化与色彩。”我站在那里许久。这些展品,何尝不是一封封寄给时光的情书?用琉璃写,用陶瓷写,用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写。而我们,不过是恰好路过,读到了其中几行。</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过程中,琉璃作品的美丽和精致让我感到震撼。琉璃的色彩绚丽多样,在阳光下尤为耀眼夺目。琉璃作品的图案形象栩栩如生,生动而精巧。每一件琉璃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寓意,让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