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堂课的学习聚焦现金流量表的核心逻辑与实操解读,老师围绕经营、投资、筹资三大活动流量表展开深度讲解。关注一家企业,对于现金流量表很重要,且需要系统的分析才能对企业有正确的判断与解读。通过本次学习,我对企业资金运作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现将知识点与学习反思整理如下:</p><p class="ql-block">一:现金流量表的核心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是反映企业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经营、投资、筹资三大活动流量表从不同维度拆解,共同构成企业资金运作的完整。</p><p class="ql-block">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企业 “造血能力” 的体检报告</p><p class="ql-block">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通过主营业务(如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的核心来源。</p><p class="ql-block">如果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持续为正且稳定增长,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强、回款情况好,具备自主 “造血” 能力。</p><p class="ql-block">如果企业利润表是盈利,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长期为负,可能存在营收未实际收到现金(如大量应收账款)或成本过高,盈利质量可能不太好。</p><p class="ql-block">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表:企业 “未来布局” 的行动记录</p><p class="ql-block">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反映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与处置,如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股权投资等。从这张表上能看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持续的现金流出用于购买设备、研发投入或并购,通常意味着企业在扩大产能、升级技术或拓展新业务,着眼于长期发展。</p><p class="ql-block">评估资产处置合理性:现金流入若来自出售闲置设备、退出非核心业务,可能是企业优化资产结构的调整;若频繁出售优质资产,则需警惕企业经营收缩或面临资金压力。</p><p class="ql-block">反映投资回报情况:对外投资收到的现金分红、利息等流入,可体现企业对外投资的收益水平。</p><p class="ql-block">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表:企业 “资金来源” 的明细账单</p><p class="ql-block">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记录企业通过债务(如借款、发行债券)或股权(如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金,以及偿还债务、分配股利等现金流动。</p><p class="ql-block">从这个表上,我们如果看到的现金流入以借款为主,说明企业依赖债务融资,未来需承担利息和还款压力;若以股权融资为主,则会稀释原有股东股权,但无需偿还本金。</p><p class="ql-block">判断企业财务风险:大额现金流出用于偿还债务,可能是企业降低负债、优化财务结构;若同时伴随新增大额借款,需关注企业是否陷入 “借新还旧” 的循环,财务风险较高。</p><p class="ql-block">体现股东回报政策:向股东分配股利的现金流出,反映企业对股东的回报能力,稳定的分红通常是企业盈利稳定的信号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前自己对这些表很少去看,想了解公司的真正发展情况,是必需要详细了解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经营 投资 筹资 )三大现金流组合的八种情况。老师在课程中强调,单一分析某类现金流无法全面判断企业状况,需通过三大现金流的 “组合关系” 识别企业所处阶段与风险:</p><p class="ql-block">核心原则:三大现金流的正负组合,对应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如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但需警惕 “经营、投资、筹资现金流均为负” 的情况 —— 此类企业既无主营业务造血能力,又无外部资金支撑,同时还在消耗现有资金(如偿还债务、资产处置),大概率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需避而远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股票估值的三个方法:相对估值法和资产价值估值法、自由现金流折算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由现金流计算公式:自由现金流=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 - 资本支出,本质是 “企业在满足日常运营与未来投资后,可自由分配给股东与债权人的现金”,是估值的核心。</p><p class="ql-block">资本支出的取数要点(需从投资活动现金流明细科目拆分,不可直接取数):</p><p class="ql-block">科目 1: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含购买机器设备、建造厂房、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研发资本化支出等,是企业维持 / 扩张产能的核心投入);</p><p class="ql-block">科目 2:投资支付的现金(含权益性投资、债权性投资支付的现金,如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需区分 “战略性投资” 与 “财务性投资”);</p><p class="ql-block">科目 3: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需扣除子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反映企业并购的实际现金投入);</p><p class="ql-block">科目 4: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购买股票 / 债券时支付的 “已宣告未发放股利”“已到付息期未领取利息”,属于临时性垫付资金,需单独拆分以确保资本支出计算准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学习反思</p><p class="ql-block">现有认知局限本次学习虽掌握了现金流量表的理论框架与核心逻辑,对 “三大现金流组合分析” 的实操判断不够熟练,资本支出的取数细节尚未形成清晰的判断标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 目前仅停留在知识点记忆层面,未结合具体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拆解分析,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判断能力。</p><p class="ql-block">当然这些都是未来要去完善的,当下只能先慢慢吸收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