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昵称:春回大地</p><p class="ql-block"> 美篇编号:67089043</p> <p class="ql-block"> 25年前来申城,我对它的印象不深,大约全是从书本上得来的。是张爱玲公寓阳台外的那片迷离而荒凉的天;是王安忆笔下弄堂里弥漫的油烟与桂花香交织的生活气;是穆时英夜店里流转的酒光与霓虹。让我想象到,它应该是一位身着锦缎旗袍的女子,指尖夹着细长的香烟,眉眼间尽是被岁月浸透的风情与算计。等到真的来了申城,初时过的日子,只觉得它是一位矜持得有些冷漠无情得似“主人”。那一栋栋高楼大厦,是沉默冰冷的钢铁森林,将天空切割成一块块碎片;纵横交错的街道上,车流如织人影绰绰,把永不停歇的轰鸣声噪杂声,一股脑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所有一切动态物都罩在里头不得自拔。每个人都行色匆匆,面容模糊,像河底的卵石,被一股无形的、湍急的水流推着向前移动,即便身不由己,也无人关切过问。我走在光洁如镜的商场地面,或是穿过幽暗的地铁通道,只能感到一种无孔不入的庞大与疏离。</p><p class="ql-block"> 促使我这冰封似的印象初次融化的,是在偶然邂逅的一条梧桐深处的弄堂里。</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是一个秋日的午后,我为了躲开主街的喧嚣烦躁,信步拐进了身边一条岔路。只走了几步,世界里便陡然换了副新面孔。那鼎沸的人声车声,瞬间像被一道无形的厚帘子给隔开了,耳边一下子清静下来,只剩下风吹过梧桐树叶的沙沙声。这声音,听起来显得干燥而温柔。连从树上透射下来的阳光,也不再像高楼玻璃上那种蛮横的、晃眼的白,而是像被浓密的枝叶筛选过似的,碎碎的,暖暖的,在斑驳的墙面和地面上、在窗台晾着衣裳的竹竿上,静静地流淌着。此同时,空气里有潮湿的青苔气味,有谁家厨房里飘出的糖醋排骨的甜香,还有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清冽的桂花香吹来。</p> <p class="ql-block"> 我看见一位老先生坐在院中的一把竹椅上,戴着一副老花镜,正在读一份报纸,手边小圆桌的收音机咿咿呀呀地唱着沪剧,那调子,九曲回环,像一条滑腻的丝线,在空中缠绕又缠绵。一个老太太也在门口慢慢地择着青菜,脚边躺着一只花猫,慵懒地蜷着,尾巴尖儿有一搭没一搭地轻晃着。此情此景,令我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结实的、沉甸甸的安稳。这异常安稳,不同于故乡那种一望到底的平铺直叙,而是一种在逼仄的空间里,在流转的时光下,被上海人用精细的心思经营出来的、从容不迫的人生底子。申城的魂,原来不仅仅在于那直插云霄的陆家嘴,而且还藏在这日光与阴影交织的、活色生香的寻常巷陌里。</p><p class="ql-block"> 经历过此事,我仿佛得了一把钥匙,开始学着去读懂这座城的两面性。经事爱在周末的清晨,去那些旧日的法租界走走看看。去那些安静的小马路,以中国的地名命名着,仿佛将一片广袤的山河,微缩在这方寸之间兜兜转转。惊奇地发现“绍兴路” 是书香沉静的,竟藏着几家小小的出版社和咖啡馆;“思南路” 是幽深怀旧的,一座座老洋房紧闭着铁门,门内似乎有外人无从窥探的往事;“甜爱路” 的名字则带着几分天真的浪漫,并引得无数年轻的情侣来此留下并肩的足迹。每条马路的两旁,全是高大的悬铃木,夏日浓荫如盖,秋日则铺下一地的金黄。无论谁走在这些路上,脚下踩着落叶的脆响,心里都会无端地想起“岁月静好”这个词来。这静好,当然是需要深厚的底蕴与从容的心气来支撑的。</p> <p class="ql-block"> 然而,我还觉得申城又是绝不沉溺于旧梦的。它的另一面,是强悍的、面向未来的勃勃野心。当我第一次站在外滩,看对岸陆家嘴的建筑群在暮色中次第亮起灯火时,那心中的感觉是震撼的。其次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它们像一群现代的通天塔,用金属与玻璃的线条,冷静地勾勒出了这座城市的天际线。还有波浪滚滚的黄浦江上,轮船拉响着低沉的汽笛,江风猎猎,吹着游人的衣袂。这边是“万国建筑博览群”,承载着百年风云;对岸是直指未来的璀璨锋芒。申城魔都的开放和发展证明,历史与未来,在这条江的两岸,无言地对望着,却又奇妙地融合成一片。这种巨大的张力,这种不停歇的自我更新,正是申城最摄人心魄的魅力。它告诉你我,生活可以既有弄堂里精打细算的烟火温情,也有在这世界舞台上挥斥方遒的豪情。</p><p class="ql-block"> 25年的相识相知,我渐渐熟悉了电城的生活工作节奏。会在一个午后,只为了一碗地道的葱油拌面,坐好几站地铁,穿过大半个城市;也会在某个加班的深夜,从写字楼里出来,看着依旧灯火通明的街道,和街角那家亮着温暖灯光的便利店,心里自然涌起一种不再是孤身一人的慰藉。我爱上海这座城的开放与包容,在这里,任何人的任何梦想与活法似乎都能找到一隅安放之地;我也爱上海这座城的规矩与精细,那种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事,会将日常生活经营得妥妥帖帖而且富有美感。</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我一直在想,我是爱上这座城了。可真正爱上的理由,不是它那被无数人传颂的、标签化的繁华,而是它繁华深处的那一缕烟火,而是它冷漠外表下的那一寸温柔,而是它历史与未来在此时此刻交汇时,所迸发出的、那一种令人心颤的光芒。魔都不再只是张爱玲或王安忆的申城,它也用它的日光、树影、江风与灯火,慢慢地,渐渐地,将我平凡的人生也编织了进去,变成了那部永不完结的、华丽的卷帙中,一个安静的标点符号。</p> <p class="ql-block"> 美篇插图:网络</p><p class="ql-block"> 谢谢关注和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