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登龟山赏秋,游晴川阁怀古

周国华

<p class="ql-block"> 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重阳节的日子里,朋友约我一起到武汉市汉阳龟山登高赏秋,我欣然同往,登上巍峨龟山,但见满山遍野,花红柳绿,秋意盎然,不禁让我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着名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情此景,客居江城,重阳登高,面对滚滚东流的涛涛长江水,眺望一桥飞架南北的武汉长江大桥,思乡之情犹然而生,登高眺望的美景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崎岖山路一路向上登高登上龟山,一路绿植葱茏,山花烂漫,风光旖旎,文人景观厚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地标式建筑,雄伟壮观的龟山电视塔夺人眼球,龟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前临长江、北带汉水,与武昌蛇山隔江对峙形成“龟蛇锁大江”地理格局,是集自然风光、三国历史遗迹和现代休闲于一体的免票开放景区。‌ 其核心特色包括三国文化遗址、樱花景观群及俯瞰两江四岸的观景平台,自然风光宜人,文人历史厚重,是一个登高赏秋的绝美去处。龟山古称翼际山、大别山、鲁山,地处长江与汉水交汇处,与武昌蛇山隔江相望,武汉长江大桥横跨两山之间,是武汉地理中心。龟山东西长约1800米,总面积40公顷,海拔高度90.02米,绿化覆盖率83.98%。因大禹治水传说中灵龟化山得名,明代由鲁山更名而来。</p><p class="ql-block"> 沿途我们欣赏到300多株樱花,包含华中樱、福建山樱、飞寒樱等多个品种。山顶蝴蝶泉观景台可俯瞰两江四岸全景,步道平缓并设休憩凉亭,周边可欣赏晴川阁、古琴台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登上龟山后,我们沿山路一路前行,眼前满目苍翠,秋高气爽,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登高赏秋的人们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来到景点前纷纷打卡留念。我们来到拂云亭景点留下背景为地标性景点龟山电视塔的镜头,为登高赏秋留下珍贵回忆。我们边赏景边听导游介绍说,龟山上的名胜古迹可谓琳琅满目,山顶有禹王宫、月树亭、龙祥寺等;山南有太平兴国寺、桂月亭状元石等;山北有关王庙、藏马洞、磨刀石等;山的西面的桃花洞罗汉寺等。另外还有三国鲁肃墓,向警予烈士陵园和红色战士公墓。从山的东麓拾级而上,可瞻仰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的黄兴铜像。这里古韵悠悠的名胜古迹仿佛诉说着古老的岁月,千年的历史故事。顺山脊行百余步就踏进了望江亭,这里是观赏长江的最佳去处。现山上矗立着我国第一座现代化旅游电视塔——湖北广播电视塔,站在塔楼上,游人可鸟瞰江城全景,坐在旋转餐厅里可环视三镇全貌。2022年5月12日,汉阳区启动文化创意城建设并发布文旅产业三年发展行动计划,龟山、月湖、古琴台、晴川阁合成一个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游览了多处三国时期文化遗址雕像,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怀思古之幽情。</p><p class="ql-block"> 龟山现存有多个历史遗迹,现存禹王宫、鲁肃墓、龟山电视塔等古迹,涵盖三国时期军事遗址、辛亥革命纪念地及现代广播电视设施,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承载着三国东吴要塞、太平军战场、阳夏战役等多段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雕像</p> <p class="ql-block">曹操雕像</p> <p class="ql-block">孙权、孙策雕像</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龟山的南腰间游览了庄严肃穆的鲁肃墓,墓周芳草青青,林木苍苍,清幽异常。</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游览了革命烈士纪念景点,我们来到龟山的西面,游览了向警予墓,红色战士公墓,向警予墓呈圆形,白色,基环方围 。缅怀革命先烈,体会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英雄奋斗牺牲所换来的,向革命烈士致敬!</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又游览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感受龟山文化韵味与独特的自然风光魅力,我们首先来到蝴蝶泉景点,但见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碧绿清泉相映成趣,仿佛世外桃源,宁静致远,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  气势恢弘的鼎园让我们震撼不已,一尊巨型的铜鼎三足鼎立耸立在龟山之上,寓意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时称“中华第一鼎”,因此,鼎园由此得名。石界上的墙壁上刻有4幅“三国诗”书法作品和各个朝代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鼎的图案53幅,了解更多鼎的知识和欣赏历代鼎的演变轨迹。</p> <p class="ql-block">  导游还指着旁边的月湖介绍说,月湖畔有一琴台,据说是周代弹琴高手俞伯牙与钟子期相会的地方,在中华民族中影响深远的“知音”传说就诞生于此。在月湖侧畔,建有古琴台,又名伯牙台。相传古时伯牙在此鼓琴,钟子期能识其音律,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资纪念。 据记载,此台北宋时已有,清嘉庆年间重修,后颓败,新中国建国后修复。每次我从龟山与月湖之间经过,总是这边望望龟山,那边看看月湖,似觉得这之间有一种深刻的意蕴在。是的,龟山与月湖,干戈与琴瑟,对手与知音。它们之间的联系,不是道尽了天地人间的奥妙么。初来武汉那会,我慕名游过龟山,客观地说,有所得,也有不少遗憾。风景的确是不错的,站在龟山顶,长江、汉水尽入眼底。江天空阔,指认鹦鹉洲,不知洲渚何在。近观黄鹤楼,远眺楚天台,更是思接千古,在这块土地上,曾演出过中国历史上多少极其悲壮的故事。千军万马,惊天动地。</p> <p class="ql-block"> 晴川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约1522—1566年)。由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建禹稷行宫时增建,后历经多次修缮,现存建筑为1984年重建。 ‌晴川阁最初为明嘉靖年间兴建,与禹稷行宫、铁门关共同构成龟山古迹群。</p> <p class="ql-block">  晴川阁的阁楼高17.5米,采用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风格,正面悬挂“晴川阁”匾额,为书法家赵朴初题写。其名称源于唐代崔颢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晴川阁与黄鹤楼隔长江相望,被誉为“楚天第一楼”。 ‌晴川阁与黄鹤楼、古琴台被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其主要原因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特色:地理位置与景观价值;晴川阁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东麓,其北临汉江、东濒长江,与长江对岸蛇山上的黄鹤楼隔长江相望,形成“一南一北”双楼阁对峙的独特景观。两楼对峙展现了武汉“龟蛇锁大江”的独特地理特征,具有极高的观赏与美学价值。 ‌</p> <p class="ql-block"> 晴川阁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它得名于唐代诗人崔颢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嘉靖年间(1547-1563年),由汉阳知府范之箴增建。阁内保留了禹稷行宫(祭祀大禹的场所)和铁门关(三国军事要塞)等历史遗迹,与黄鹤楼的悠久历史形成互补。晴川阁为重檐歇山顶建筑,红墙朱柱、麻石台基,屋面四角悬挂铜铃,登阁可俯瞰滚滚的长江东逝水,以及万里长江第一大桥的武汉长江大桥以及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全景风貌。晴川阁的仿木结构与楚文化的特色风格,使其成为武汉古建筑代表,与黄鹤楼的现代重建形成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 晴川阁景区融合了大禹文化、三国文化和江汉风光这三大核心看点:大禹文化遗迹;晴川阁景区内保留多处与大禹治水相关的历史遗迹,它包括:‌晴川阁‌(现代重建建筑,背对龟山,可远眺黄鹤楼和长江大桥);‌禹稷行宫‌(南宋创建的祭祀场所,现存山门、正殿等建筑); ‌‌禹碑亭‌(刻有《禹碑》的碑亭) ‌;‌禹功矶‌(相传为大禹治水成功之地,现存“禹功·江汉——大禹治水文化陈列”展览) ‌;三国文化遗存景点。景区内还保留了‌铁门关‌(三国时期古关隘,现存城墙砖刻有历史痕迹) ‌,登晴川阁还能欣赏到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独物景观‌(可俯瞰“江汉朝宗”的壮阔景象)。</p> <p class="ql-block">铁门关:始建于东汉末年,唐代以前的军事要塞,唐代以后成为商务通道。</p> <p class="ql-block">文字撰写,图片摄影、编辑:周国华。极少图片网载,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