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1日清晨,晨光微露,沂堂镇中心小学十余名怀揣艺术梦想的学生,在陈一星副校长的带领下,踏上奔赴罗庄区第二十九届中小学艺术节的征程。经过一个月精心筹备,孩子们带着满心期待与创作热情,驱车前往临沂高都小学。车轮滚滚,载着希望前行,一场关于笔墨与梦想的盛会,正悄然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与参加书法比赛的赵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文雨辰两位同学合影</b></p> <p class="ql-block"> 前往赛场途中,途经我曾耕耘十载的临沂河北小学,不禁驻足回望。站在由我亲笔题写的校名牌前,指尖轻抚那几行圆转舒展的舒体字,仿佛触摸到了岁月深处的教育初心。每一笔都镌刻着对教育的赤诚,每一道墨痕都见证着校园的变迁与成长。旧地重游,心潮起伏,愿这方育人沃土如校名般历久弥新,在时光长河中滋养更多追梦少年。</p> <p class="ql-block"> 晴空如洗,八点整,我们抵达罗庄区第二十九届中小学艺术节现场。红色拱门高耸迎宾,崇文楼在晨光中熠熠生辉,绿树掩映间尽显书香雅韵。校门口“放飞理想”四字苍劲有力,如春风化雨,润泽心灵。这里不仅是艺术竞技的舞台,更是梦想启航的港湾。笔墨与色彩在此交汇,灵感与童心碰撞,一幅属于罗庄少年的艺术画卷正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 在高都小学赛场,街镇组现场作画评比正式启幕。红色横幅迎风招展,师生齐聚,秩序井然。孩子们执笔凝神,或勾勒线条,或晕染色彩,将心中所思所感倾注于方寸画纸之上。这一刻,画笔是语言,色彩是心声,他们在艺术的天地里自由驰骋,用童真与创意绘就属于自己的精神图景,也为罗庄校园艺术注入蓬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作画间隙,沂堂镇中心小学全体参赛学生齐聚活动横幅下合影留念。镜头前,孩子们眉宇间仍带着创作的专注,嘴角却已漾开纯真的笑意。这一瞬,被快门悄然定格——是成长的印记,是团队的凝聚,更是艺术之旅中一段温暖的注脚。师生并肩而立,如同笔墨同行,共绘教育路上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比赛告一段落,四位书法与美术学子提前完成创作,在高都小学红色拱门前与陈校长合影。笑容在脸上绽放,收获在心中沉淀。陈校长温和的目光如阳光般温暖,陪伴的身影如灯塔般坚定。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下胜利的喜悦,更映照出学校对艺术教育的执着坚守与对学子成长的深情守护。</p> <p class="ql-block"> 在返校的路途中,路过我的“舒同书法临沂研究会”工作室,我与四位学生留下了一张意义非凡的合影。舒同先生书法气象万千,墨韵悠长,工作室处处流淌着传统文化的静谧气息。带孩子们走近这里,是希望他们能聆听笔锋间的呼吸,感受墨香里的传承。让书法不只是技艺,更是一种精神的浸润,愿这颗艺术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萌芽,终将长成参天之木。</p> <p class="ql-block"> 朱陈“许家饭店”内,饭菜飘香,笑语盈盈。四位学生围坐一桌,或比手势,或大快朵颐,脸上写满满足与快乐。这是我曾执教三年的朱陈三村小学旁熟悉的味道,老板依旧热情淳朴。借此次机会,请孩子们好好吃上一顿,看他们吃得开心,我心中亦暖流涌动。这顿饭,不只是味蕾的慰藉,更是师生情谊的延续,是朱陈记忆中最温情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饭后,我带领学生们走进“朱陈宝泉碑林”,在我题写的“中医药文化广场”牌坊下整齐列队,合影留念。牌坊巍然,墨迹犹新,传统中医药文化与书法艺术在此交融共生。希望孩子们不仅能从笔画中感受书法之美,也能在碑林间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在潜移默化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让传统在心中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在宝泉碑林十二生肖石雕旁,属马的三位学生与属蛇的学生分别留影。石雕形态生动,栩栩如生,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民俗故事。孩子们或依偎石兽,或昂首而立,在古老艺术的映衬下,稚嫩脸庞上写满好奇与自豪。这一刻,生肖不再只是属相,而是文化传承的符号,是他们与民族记忆的一次深情对话。</p> <p class="ql-block"> 从艺术赛场的笔墨飞扬,到书法工作室的墨香氤氲,再到碑林深处的文化寻踪,这一路,是艺术的熏陶,是文化的行走,更是师生共赴心灵之约的旅程。每一张合影,都是一段记忆的封存;每一次驻足,都是一次精神的播种。愿这些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的艺术火种,终有一日星火燎原,照亮他们前行的路,也点亮罗庄教育更加璀璨的明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这正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罗庄艺节展风流,笔下丹青竞自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碑林文化寻雅韵,师生同游意未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朱陈饭店佳肴美,生肖石雕趣话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艺海拾贝收获满,且将美好记心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鹏程 撰文 2025.11.01)</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高鹏程,男,1966年出生,临沂高新区湖西崖东社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舒同书法临沂研究会会长,临沂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师范学校毕业,现任罗庄区文史研究员,罗庄区象棋协会名誉会长,罗庄区诗联书画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原临沂市象棋协会副主席、临沂高新区书协副主席。著有《舒同书法(楷)技法精解》、《舒同书法(行)技法精解》等。爱好广泛,喜欢文学,尤其擅写舒同体书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