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学习《平顶山市绿促会〔2025〕第36期简报》及相关今日头条报道后,最深刻的感受是:市绿促会与河南财大的战略合作,让“校会合作、产学研用融合”从理念落地为行动,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搭建了“智慧+产业”的坚实桥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次签约仪式绝非简单的仪式性活动,而是多方资源的深度对接。从会前参观校史馆感受河南财大的文化积淀,到叶光副校长提出“资源共享、产教融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与“五个协同”工作要求,再到关源良代表绿促会阐述校会合作的六大现实意义与六项工作建议,每一个环节都紧扣“把高校智慧转化为地方发展动能”的核心目标。尤其是农业农村发展学院张改清院长的表态、校友会的成果分享,以及久星、源泉等企业负责人对科技创新与校企合作的迫切期待,更让我们看到:这场合作不是“单向输出”,而是高校、绿促会、企业三方的“同频共振”——高校有科研优势,绿促会有资源整合能力,企业有实践场景,三者结合恰好补上了“科研成果难落地、企业发展缺技术、地方振兴缺支撑”的短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叶校长提到“打造河南省产教融合成功范例”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当河南财大的学术资源与平顶山的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当“博洽通达,弘毅致远”的校训转化为服务地方的实际行动,不仅能为企业解决科技创新难题,更能为乡村振兴培养实用人才、提供技术支持,这正是产学研用融合的真正价值所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份简报与今日头条报道,不仅是对一次签约活动的记录,更是一份“合作倡议书”。我们应当认真收看内容、积极点评点赞,更要主动将其转发到个人朋友圈与朋友群——让更多人看到校会企协同的力量,为平顶山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生态凝聚更多共识,让这场“智慧与产业的牵手”,真正结出推动地方发展的“硕果”。</p><p class="ql-block">(王中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