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选读(22)天元纪大论篇

雨田笠翁

选自《黄帝内经》白话文版 素问<div>诵读 雨田笠翁</div> 各位,大家好!<div><br>下面继续来读《黄帝内经》白话文版。今天选读的是“素问”中的天元纪大论篇: 五运六气话养生 中的一段。<br></div><div><br></div> [导读]<br>天元纪,意为本篇所阐述的天地运气是宇宙万物生化的本元和纲纪。大论,意为本篇所论理深篇长、玄妙精微。本篇是论述“五运六气”学说的第一篇。<br><br>本篇的主要内容是阐述运气学说的基本法则,介绍了五运、六气、四时、形气等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说明了运气对宇宙万物的作用和影响。<br><br>[译文]<br>黄帝问道:天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统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从而产生寒、暑、燥、湿、风等气候变化。人有五脏,化生五气,从而产生喜、怒、思、忧、恐等情志变化。《六节脏象论》中说道:五运之气递相因袭,各有其固定的顺序,到了一年终结的那天是一个周期,然后重新开始循环。这些道理我已经知道了,我还想再听听,五运和三阴三阳这六气是怎样结合的呢?<br><br>鬼wěi叟区恭敬地两次行礼回答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高明啊!五运和阴阳是自然界变化的根本规律,是自然万物的总的纲领,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起源和生长毁灭的根本,是宇宙间无穷尽的变化的根本动力,这些道理怎么能不通晓呢!所以,事物的开始发生叫作“化”,发展到极点叫作“变”,难以探测的阴阳变化叫作“神”,神的作用变化无边、没有方所叫作“圣”。阴阳变化的作用,在天就表现为深远无穷的宇宙,在人则表现为社会人事的道理,在地则表现为万物的生化。地能够化生物质,从而产生了万物的五味;人认识了自然规律,就产生了智慧;天深奥难测,所以产生了无穷尽的变化。神明的作用,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所以在天为无形的六气,在地为有形的五行,形和气相互交相感应,就能变化和产生万物。天覆于上,地载于下,所以天地是万物的上下范围;阳升于左,阴降于右,所以左右是阴阳升降的道路;水属阴,火属阳,所以水火是阴阳的象征;万物生发于春属木,成实于秋属金,所以秋春是生长收成的终结和开始。阴阳之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多少的不同,有形物质在发展过程中也有旺盛和衰老的区别,在上之气和在下之质交相感应,事物或者强盛,或者衰弱的形象就都显露出来了。<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