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乏驴岭铁桥建造采用的是19世纪流行的锻铁技术,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越南的龙遍桥使用同一种技术、工艺和材料。桥梁设计先进,钢梁材质优良,建造工艺精湛。桥梁构件均由热铆连接。铆钉被烧红后,工匠们通过机器迅速固定构件,排排铆钉精准严密。据记载,当时施工质量要求严格,每个钟孔误差不得超过0.1毫米。</p>  <p class="ql-block">乏驴岭铁桥因乏驴岭村而得名。驴岭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毗邻山西。乏驴岭,据传仙人张果老骑驴经过此岭时,驴子困乏不前而得名;有润谷迂回、山岭险峻、行进艰难之意。</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法国人勘测正太铁路,设计单孔下承钢桁梁结构的绵河乏驴岭铁桥。乏驴岭铁桥由法国巴黎DAYDE&PILLE公司承建。</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乏驴岭铁桥始建。</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乏驴岭铁桥正式建成通车,联通了山西和河北,将山西的煤炭运输到各出海港口,成为一条重要的能源要。</p><p class="ql-block">民国25年(1936年),乏驴岭铁桥收归国有。</p><p class="ql-block">民国26年(1937年),日军占领河北后,为保证正太铁路将山西的煤炭运输到各出海港口,重兵驻守该铁桥,以保障铁路运输畅通,并在周边修建了7座炮楼和两座地堡。</p><p class="ql-block">民国28年(1939年),日军将乏驴岭铁桥的1米窄轨拨宽为1.435米的标准轨。</p><p class="ql-block">民国29年(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时,乏驴岭铁桥东头西侧第二根钢柱下部被八路军炸毁,留有修复后的痕迹 。</p><p class="ql-block">民国32年(1943年)后,日军将正太铁路改线,在原来的正太铁路旁的熊猴弯又修建了一座双线的标准轨道,乏驴岭铁桥暂时弃用。</p><p class="ql-block">民国36年(1947年),解放军解放石家庄时,乏驴岭铁桥一度临时启用。</p><p class="ql-block">民国37年(1948年),解放太原时,大批兵员和军需物资办通过乏驴岭铁桥运往前线,乏驴岭铁桥被人民解放军临时启用。</p><p class="ql-block">1949年1月,乏驴岭铁桥弃用后,铁轨撤走,铁路运输功能终止,桥面只保留铺桥的木板,后因桥板腐朽被拆除,铁桥只留桥架。</p><p class="ql-block">1956年,石太铁路铺设复线,为材料运输方便,乏驴岭铁桥桥架上铺设木板。</p><p class="ql-block">20世纪70年代初,乏驴岭铁桥桥板再次腐朽,不能行人。经与台头村干部协商,两村联合在桥上铺设木料,上垫沙石,暂时行走。</p>  <p class="ql-block">乏驴岭铁桥铭牌上标注着“1905”字样,承造商名称为“DAYDE&PILLE”。</p>  <p class="ql-block">乏驴岭铁桥是抗战时期百团大战的见证者。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中,聂荣臻指挥八路军破袭正太铁路,乏驴岭铁桥成为破袭的重点。八路军柔大雨倾盆的良机,在午夜发起攻击,用两个连兵力攻碉堡炸铁桥。因当时我军炸药短缺。仅炸坏桥头部位,最后拆毁桥上钢轨数段抛进河底,当地民兵又配合炸坏火车,才最终切断日寇运输线。桥头当年战斗中留下的弹瘼至今仍清晰可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