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点上方小喇叭收听本文诵读</b></h3> 今天,我七十岁了。 站在七十年的时光长河边,看浪花淘尽往事,心中没有太多对岁月流逝的怅惘,反而满是感恩——感恩苍天眷顾,让我仍有一副硬朗身板,能日复一日守在妈妈身边。这身体从不是享受清闲的资本,而是承载责任的舟楫,载着我陪妈妈度过被阿尔兹海默症模糊的晨昏。 妈妈的世界早已缩成熟悉的房间、窗外的树影,还有我的声音。每天清晨,我轻梳她的银发,动作柔得像怕惊扰残存的记忆;上午推她在小区散步,阳光洒在她银白的发上,我一遍遍轻声唤她名字里的“秋桂”,讲起从前腌桂花糖的日子。哪怕她只是安静坐着,指尖偶尔轻颤,我也懂,那份血脉的牵绊从未断裂。有人问我,七十岁为何还这般劳累?我只笑着摇头——所谓孝顺,不过是她用青春陪我长大,我便用余生陪她变老。这份责任,是岁月赋予的最郑重使命,容不得半点敷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与妈妈小区里散步</p> <br>儿女们早已在各自的人生轨道稳步前行,不必我再为柴米油盐费心,可牵挂从未减分毫。外孙女囡囡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刻苦攻读,视频里讲起新知识眼里的光,让我想起年轻时的自己;外孙仔仔刚进国际学校便名列前茅,小大人似的分享学习心得,总能逗得我笑出声。看着他们像拔节的竹子般成长,我忽然明白,对晚辈的责任从不是束缚,而是滋养。我不必替他们遮风挡雨,只需在他们回头时,让家里永远亮着一盏灯,让他们感受到不变的温暖——这便是长辈能给的最坚实的力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年过年,仔仔回临海陪伴太姥姥</h3> 身边老同学、老同事常约着去老年大学充电,结伴追寻诗和远方,我也曾心动羡慕。但每次望见妈妈静坐在轮椅上的身影,那念头便轻轻放下了。比起课堂里的知识,妈妈更需要我的陪伴;比起笔墨纸砚的香,我更想让她闻到我身上熟悉的味道,听见我每日不变的叮嘱与叨叨的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政策暖风吹,社保派来护工来帮忙</h3> <br>诗和远方纵令人神往,可妈妈鬓边的白发、掌心的温度,才是我此生最不愿错过的风景。原来,诗和远方从不是非要踏遍山河,它也可以藏在妈妈午睡时我读的一首诗里,躲在陪她晒太阳时哼的老歌谣中,融在我写给岁月的每一段文字里——只要心中有热爱,眼前的陪伴,便是最踏实的诗,身边的妈妈,便是最温暖的远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妈妈在小区沐浴阳光</h3> 于是,我把学习的战场搬到了家里:妈妈午睡时,我支起小电脑桌,浏览新闻、品读暖文;她安睡后,我便拿起笔,写下陪伴的点滴、岁月的感悟。每写完一篇,就轻声读给她听——她或许听不懂内容,却总会在我停顿的间隙,轻轻握住我的手。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执着,从未因陪伴而褪色,反而因责任的加持更添厚重。原来学习不必拘泥形式,心中有光,何处都是课堂;责任从不是负担,心怀热爱,便能在琐碎里寻得诗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移动多用途的小电脑桌</h3> <p class="ql-block">七十岁的人生,早已褪去年轻时的浮躁,多了岁月沉淀的从容。上有老要守护,下有小要牵挂,还有一颗对生活永葆热忱的心在跳动。这些责任,像一根根丝线,编织出我七十岁最丰盈的生活图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区邻居与妈妈寒暄(摄于今天)</p> <p class="ql-block">未来的日子,我愿继续以陪伴为墨,以责任为笔,在岁月的纸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沉香篇章——七十岁,我已然懂得,世间最动人的远方从不在别处,让陪伴成为最好的远方,便是我此生最圆满的答案。只要妈妈还在,家人安康,心中有热爱,这七十岁的人生,便永远满是力量与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