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到乡下赏花去

张介春

水乡秋色胜春朝,稻浪香融花海潮<br> 切磋各展莳花技,品评同析种植招。<br> 莫道芳菲迷眼乱,守真抱朴对妖娆。<br>  共绘花事兴农策,金山梦筑彩虹桥。 孟冬,周日。一群容城花友受邀乡下赏花。循着华鲇公路,穿过古集镇,上河堤过汽渡,再沿水径大堤继行,穿过十几户掩闭的农门,便是这僻静的水乡花地了。 花是寻常的,只在临水的窗前、斑驳的墙下,自顾自地开着。请莫嫌简慢,且看那牵牛花攀上竹篱,凤仙在青石边灼灼地红——这僻静里的烂漫,是我们备下的、最诚的心意。坐下喝杯清茶罢,在水光与花气里,仿佛我们还是旧邻。<br><br> 随着主人的迎接和引导,群主和花友们来到了——“友邻花园”。 石桌、石凳闲闲地摆着,静默地对着那一树粉嘟嘟的、迎着秋风开得没心没肺的木芙蓉。在一片深绿中,粉嫩浅红,团团簇簇,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在这清秋花少的季节,着实让人心动。四周是成片栽下的红叶石楠,这时节叶子正嫩着,是那种仿佛能掐出水来的红。 菜园就在旁边,冬天的包菜、菠菜,一片叠着一片,绿得厚实而心满意足,倒比春夏时更显精神了。风过处,花在枝头颤颤地笑,叶子在地上静静地红,倒是一番热闹的静。<br><br> 沿着不宽的小径望去,冬草还倔强地泛着青。两株铁树如门神般矗立着,一雌一雄,披着苍劲的绿羽。迟开的桂花仍在风里挤出一缕缕甜香,幽幽地渗进衣裳。<br> 地上是热闹的——石竹的红、紫罗兰的紫、鸡冠花沉甸甸的绛色,还有芭蕉从夏天延续至今的那抹蕉红,它们簇拥着,喧哗着,将小院围成温暖的岛屿。<br><br><br> 花开花落间,它们静静守护着檐下那位百岁老人,陪她数过一千二百多个恬淡的晨昏。<br> 小园向前铺展,成行的红豆杉凝着深碧,月季与石榴虽已谢了,枝头却还擎着夏天的记忆。紫玉兰鼓着毛茸茸的花苞,红枳木在墙角燃起团团暗红。<br> 更有那几树寒梅,疏疏落落地正在孕育着花苞,集蓄着暗香,与远处一望无际的青青油菜田遥遥相望——等待冬天将尽,呼唤春天从田野尽头悄悄走来。<br> 沿那小径缓步下坡,眼界便豁然开朗了。一弯水塘静静地卧在那儿,水渠里蓄着冬日的清浅,风过时,水面便皱起一片细碎的银光,恍若谁撒下了一把亮晶晶的璎珞。 路旁的红鸡冠花开得正欢,那沉甸甸的花冠,红得像一团团凝固的火焰;月季倒是不怯寒,一朵朵在枝头盈盈地展开,花瓣儿带着几分透明的质感,仿佛是被风揉薄了的绡纱。<br> 水塘边的荷叶已然衰垂,敛去了夏日的张扬,蜷缩成一片片褐色的寂静,别有几分残荷听雨的韵致。与之相映成趣的,是那成畦成行的冬日蔬菜——肥厚的包菜、舒展的菠菜、还有簇新的小白菜,挨挨挤挤地绿着,在这万物凋敝的季节里,显出一派没心没肺的、欢腾的生机。<br> 最惹眼的,要数那片依着地势起伏的菊畦了。黄的雍容,紫的娴雅,红的炽烈,一簇簇、一丛丛,在萧索的寒风里开得淋漓尽致,泼泼洒洒。一切都笼罩在一种安详的、近乎永恒的静谧里,只有那不知源处的小溪,发出潺潺的絮语,像在为这冬日庭院里最后的、也是最绚烂的繁华,轻轻地伴奏。<br> 茶凉了,花影也斜了。鸡鸣狗吠声已歇,暮色悄然漫过石桥。今日乡下的相逢,虽短如花影一瞬。却让这水乡小村屋场的静,添了人情的暖。 愿诸君归去时,携一身花香,存半日清欢。桥还是那座桥,水仍是这泓水,情谊如这水,长流! 《赴花乡之约有感》<br> 秋老犹能逐胜游,偷闲半日卸吴钩。<br> 车穿野径香先引,霜染疏篱色未收。<br> 人聚芳园忘甲子,笑盈陶盏说沉浮。<br> 归来襟袖携春气,斜照满肩歌满楼。 <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