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思路  <p class="ql-block">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思路</p><p class="ql-block">              原创:知识的统筹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事业的公益属性和教育质量的生命线。德育为先,思政教育;优秀传统教育,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教育公平,补齐短板、提高质量,数字化线上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社会需要。</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门科学,要潜心研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归根到底靠人才。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支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思路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是思考和谋划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丝毫不能偏离的政治方向。</p><p class="ql-block">      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强调德育为先。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持续深化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p><p class="ql-block">      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教育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塑造、能力锻造、人格养成。教育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第一位的是立德树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先导。教育是一门科学,兴教办学、人才成长有客观的规律。中华民族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等。要坚定教育自信,弘扬我国优秀教育传统,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p><p class="ql-block">       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每个学生的禀赋、潜质、特长不同,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办学。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持续不懈的努力,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属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育事关国民素质提升和国家未来发展,是重要的公共服务。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p><p class="ql-block">       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政府以外的民办教育机构提供教育服务,对于扩大学位供给、满足多样教育需求来说是有益的。但良心的行业不能变成逐利的产业,更不能让资本在教育领域无序扩张,加重群众负担,破坏教育生态。</p><p class="ql-block">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既在于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更体现在教育机会、资源配置、制度政策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不是削峰填谷,关键在补齐短板、提高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p><p class="ql-block">       数字化线上教育是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我国城乡学生共享全国名师、名家、名校、名课资源,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坚持教育质量的生命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民满意的教育必定是高质量的教育。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2万美元,教育正加快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阶段。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全方位调整,需要做到老师“教好”、学生“学好”、学校“管好”三位一体。</p><p class="ql-block">      牢固树立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把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心集中到教育教学上来,全面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