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促革新,统整视域研教学——记2025年德清县“三新”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培训

十二月的瑟

<p class="ql-block">  为助力教师深化教学认知、锤炼课堂实践能力,11月1日,2025年下半年德清县“三新”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力提升90学分培训第二阶段,在舞阳学校教育集团上林校区进行。</p><p class="ql-block"> 上午,浙江省教坛新秀、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智慧教育联盟讲师团秘书长倪俊杰老师,带来题为《DeepSeek等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专题讲座。倪老师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影响、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以及AIGC技术赋能课堂教学三个维度展开分享,为老师们带来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启示。</p> <p class="ql-block">  倪老师回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具备一定的智慧特质,展现出创造力与生产力。目前,我们正处在“聊天机器人”向“推理者”的过渡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p><p class="ql-block"> 在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应用方面,倪老师介绍了传统AI技术——文字、图像、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及专家系统,并演示了多种AI工具优化教学流程、提升效率的实际应用。倪老师将“智能体”比喻为“直接解决问题的超级大脑”,指出现代教师在综合运用“人脑+大模型+知识库”层级后,能构建出高效、精准、个性化的教学智能应用体系。</p><p class="ql-block"> 最后,倪老师就AIGC技术如何赋能课堂教学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系统阐释了具体应用方法,并针对AI技术使用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p> <p class="ql-block">  下午,浙江省特级教师、嘉兴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晶老师作了“单元统整视域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主题讲座,从宏观课程理念到微观教学实践,为大家做了深入的剖析。</p> <p class="ql-block">  讲座伊始,刘老师阐述了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强调了“守正创新”这一基本精神,指出课程改革与教材修订并非全盘否定过去,而是在继承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基础上的发展与完善。她指出,理解新课标需把握三个关键闭环概念:以“核心素养”为价值目标,以“课程内容”为实施路径,以“学业质量”为评价标准。其中,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它并非四个孤立的部分,而是一个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共同生长、综合显现的整体。</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聚焦“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阐述该任务群的定位是让语文学习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服务于其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真实沟通需求。刘老师强调,这一任务群的教学,必须凸显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p><p class="ql-block"> 如何实施这一任务群?刘老师立足教材,援引具体案例,呈现从整个单元到单篇课文从教学目标、内容、活动、资源及评价的系统性整合与设计方案。刘老师指出,教师需要设计有进阶的语文实践活动,并提供学习支架,通过多元评价关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表现,最终实现学、教、评的一致,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通过前沿技术赋能与课程教学的深度剖析,为参训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此次培训内容充实、实用性强,既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又学到了可直接应用于课堂的实践方法。未来,大家将把所学所思融入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创新,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