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名称:毕彦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770115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片:手机自拍</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你知道三千年前的鹿是什么样子的吗?我告诉你,和我们现在看到了差不多:头上有漂亮的鹿角,高傲的额头,姿态优雅,短尾巴,四蹄。因为我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中看到2800多年的玉鹿,而且是五只形态各异的玉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这五只玉鹿,均来自虢国贵族墓地。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三门峡发现虢国墓地及上阳城遗址,进行科考和发掘,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出土文物三万余件,有端庄厚重的青铜器、瑰丽璀璨的玉器,为揭开虢国的神秘面纱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玉,石之美者。”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都把玉作为至高无上的宝物,与等级礼制、巫术信仰、审美观念、伦理道德紧密相连。虢国也不例外,当时的贵族在礼聘、佩饰、殓葬时广泛使用玉器。类别丰富、美质良工,会让你惊叹2800年前的虢国人是如何做到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出土玉器近万件中,最为精美的当属仿生动物玉雕。有30余种300多件,几乎囊括了所有北温带地区常见的动物类别。其中包括这五只玉鹿。</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玉鹿有站立的、有跪卧的,鹿头朝向也不相同,鹿角大小不一,也有不带角。玉鹿表面有阴刻纹饰,也有阳刻纹饰。玉料品质也不尽相同,颜色也不一样。这种差异赋予玉鹿更富有灵性,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便在现代社会,各种雕刻工具一应俱全,要设计出五种姿态的鹿形象,没有长时间的观察是难以完成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相信这五只玉鹿应该出自不同的玉雕匠人。穿越时光隧道,仿佛看到古虢国匠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兢兢业业地为贵族王室雕刻绝美的玉饰,让他们的主人带到另一个世界继续帝王生活。于是,所有的玉件来到2800年后,与我们见面了。文物就是记录历史的物证,要相信我们的祖先具备强大智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玉不琢,不成器。”精美的玉器无不由琢玉匠人精心雕琢而成。《诗经》中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句,就是对制玉工艺的真实写照。虢国玉器的制作,反映了匠人的高超工艺水准。这些形象逼真而又传神的玉器,都非一朝一夕之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经专家鉴定,虢国墓地出土的玉器都无任何使用痕迹,可见这些玉器不是日常使用的物件,而是专门作为一种标志礼玉使用于随葬特定场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看到2800多年前的玉鹿,不仅感叹古人的精湛工艺,而且感恩先人留下的璀璨历史。今天有更多的玉雕人把匠心传承当做己任,借玉雕工艺,以生命体悟生命,以生命交融生命,创造人间灵物,自然之瑰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岫岩雨桐玉博物馆中蜥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