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白血病,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儿童才会得的病。但事实上,白血病绝不是儿童的“专属病”,成年人一旦中招,往往更加凶险。由于成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白血病进展可能更快,治疗难度也更大。因此,成年人更要重视血常规指标的异常变化。 血液科医生杨淑莲指出,血常规是反映血液健康状况的“晴雨表”,成年人若发现以下指标异常,务必提高警惕。<br>白细胞异常升高或降低:正常成年人白细胞计数在4 - 10×10⁹/L之间。若白细胞明显升高超过20×10⁹/L,可能是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的信号;而白细胞低于3×10⁹/L,且持续不升,也可能与白血病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有关。<br>血红蛋白持续降低: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在120 - 160g/L,女性为110 - 150g/L。若血红蛋白低于80g/L,且伴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除了考虑缺铁性贫血,还需警惕白血病引发的贫血。<br>血小板急剧减少:血小板正常范围在100 - 300×10⁹/L。若血小板低于50×10⁹/L,且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可能是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抑制了血小板生成。<br>杨淑莲医生提醒,成年人发现血常规异常后,不要自行恐慌,但也绝不能忽视。应结合自身症状,如是否伴有持续发热、骨痛、淋巴结肿大等,及时就医排查。白血病虽然可怕,但早期发现、规范治疗,仍有很大的治愈希望。<br>记住,血常规指标异常不是“绝症”的代名词,但却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成年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更要关注自身健康,别让白血病这个“隐形杀手”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