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莲医生:成年人这些血常规指标异常应该怎么办

生活健康馆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血常规异常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可对于成年人来说,有些血常规指标异常,却可能是身体亮起的“红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成年人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身体一旦出问题,影响巨大。 血液科医生杨淑莲指出,成年人面对血常规指标异常,首先要冷静判断异常程度。若只是轻度异常,像白细胞略高(10 - 12×10⁹/L)、血红蛋白稍低(女性105 - 115g/L),很可能是感染、缺铁或者熬夜等常见原因导致,无需过度紧张。<br>要是出现明显异常,比如白细胞超过20×10⁹/L或低于3×10⁹/L,血红蛋白低于80g/L,血小板低于50×10⁹/L,就得高度重视了。不过也别自己吓自己,不一定就是白血病。此时要留意伴随症状,若同时有持续发热、骨痛、淋巴结肿大、皮肤瘀斑、牙龈出血不止等情况,需尽快就医;若只是疲劳、头晕,可能与贫血或感染相关,可先调整作息、饮食观察。<br>接着,回顾近期生活。许多血常规异常是暂时性的,像感染、药物影响、营养缺乏、生理波动等都可能是诱因。若近期有这些情况,先调整生活方式,如补充营养、休息、停药观察,1 - 2周后复查血常规,指标恢复就无需过度担心。<br>最后,及时就医做针对性检查。若异常持续或加重,或伴随危险信号,要尽快到血液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血涂片、骨髓穿刺等检查进一步排查。<br>成年人血常规异常别慌,按这三步冷静应对,既能避免漏诊严重疾病,也能减少不必要的焦虑。记住,科学应对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