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二十七站:格鲁吉亚【圣三一大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7.18上午</p><p class="ql-block">圣三一大教堂位于第比利斯市库拉河东岸的埃利亚山上,建于1995-2004年间,是格鲁吉亚自苏联解体后,也是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教堂,现在是格鲁吉亚东正教母堂。大教堂建筑群包括院墙、钟楼、若干小礼拜堂等,共同构成了南高加索地区无可比拟的宗教圣地。主教堂雄伟的建筑高度从地面直冲至十字架的顶端,高达105.5米,是格鲁吉亚最高的教堂。教堂那辉煌的金色穹顶,如同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成为城市中不可忽视的地标性建筑。无论你身处第比利斯的哪条街道,都能远眺到它那高耸入云的塔尖,令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大教堂钟楼</p> <p class="ql-block">传教士塑像</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大理石砖铺就的地面上闪耀着尊贵的光芒,而祭坛则以精美的马赛克瓷砖进行装饰,每一处细都深刻彰显了这座教堂的重要地位与深远意义。</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东正教的圣像画,描绘的是圣母玛利亚和圣婴耶稣 。圣母玛利亚头戴华丽头饰,身着带有金属装饰的衣物;圣婴耶稣也带有光环。体现了冶金技术</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的圣人——圣乔治</p> <p class="ql-block">这圣像是圣三一大教堂中的“上帝圣智慧(索菲亚)”,是东正教信仰中代表神之智慧的位格化形象。</p> <p class="ql-block">800年的手抄圣经及葡萄藤十字架碎片</p> <p class="ql-block">108位传教士</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主教堂,这座不仅见证了格鲁吉亚东正教1500年的辉煌历史,更承载着格鲁吉亚人民的深厚民族情感的宗教圣地,是格鲁吉亚历史、文化与建筑艺术的璀璨瑰宝。</p> <p class="ql-block">看他那鞋,能开车吗?(路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二十九站: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b></p><p class="ql-block">7.18下午</p><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旧址。右边小屋内有一口井,左边是两间正屋,正屋下面有一个地下室,半截露在地面,是做厨房用的。在当年正是第比利斯小市民住宅的标准式样。</p><p class="ql-block">当年斯大林在这里组织印刷了一些反对沙皇统治的革命刊物,在苏联时期这里是教育基地,辉煌一时,但现在基本被遗忘了。恰恰来自这篇文章,第比利斯印刷所的传奇故事,使这座古城增添了迷人的神秘色彩,也让更多的中国人对格鲁吉亚这个高加索之国充满了好奇。<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们也是由团友东北老张做了攻略后,特增加这景点来此的。</span></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这里就是70年代初中语文教材课本中茅盾先生描述过的那个神秘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右边小屋内,从口往下可见井底水面的反光,斯大林和他的战友们每天从这里上下出入地下印刷所。</p><p class="ql-block">井口固定有圆形的铁围栏,上方悬挂着吊桶用于汲水</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的剖面结构图(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正屋内,印刷所深入地下17米深,为方便游客参观而安装的螺旋形铁梯,顺着铁梯就可以进入印刷所,不再需要通过井口进入。</p><p class="ql-block">因下面有水,没能进到地下印刷所内。</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地下印刷所秘地 (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为了便于参观,地下室的地面已被打了一个正正方方的大洞,周边围着铁栏杆,从上面便可以直接看到当年地下印刷所的核心部分。</p> <p class="ql-block">当时使用的一架印刷机</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由两部分组成:印刷所原址和前苏联时期专门为该印刷所修建的纪念馆。印刷所是木制的传统格鲁吉亚民居,而纪念馆是两层红砖楼。</p><p class="ql-block">纪念馆的馆长约瑟夫,兼做保安、讲解员。他言谈举止透着坚定的信念,他说最大的快乐就是见到中国人来这里参观。</p><p class="ql-block">他与我们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绣毯翻拍的照片。是斯大林与毛泽东会谈交流场景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掠影</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换不同角度可见不同的斯大林的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三十站:格鲁吉亚【纳里卡拉要塞】</b></p><p class="ql-block">7.18下午</p><p class="ql-block">我们乘观光缆车(也称“高架电车道”)到索洛拉基山山顶观景平台,也是纳里卡拉要塞最高点的一个平台。</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比利斯的梅特希教堂,是第比利斯历史最悠久的地标之一,第比利斯最古老的东正教教堂之一,位于库拉河畔的悬崖高地,是城市诞生与发展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最早可追溯至5世纪(由第比利斯建城者瓦赫坦格一世推动修建),现存建筑为13世纪重建,后多次修复。曾被用作皇家宫殿附属建筑、监狱(19世纪沙俄时期关押过高尔基),1988年恢复宗教功能。</p><p class="ql-block">教堂前的瓦赫坦格一世骑马雕像(1967年建造),该国王被称为“格鲁吉亚之父”,是第比利斯的建城者。</p> <p class="ql-block">库拉河</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比利斯的蓝修道院,它是第比利斯历史悠久的东正教宗教建筑之一。属于格鲁吉亚中世纪教堂风格,主体为砖石结构,标志性特征是蓝色琉璃瓦屋顶(因此得名“蓝修道院”),屋顶上还装饰有多个小型十字架。</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2世纪,后因战争、重建等因素多次改造,如今的建筑融合了不同时期的风格(17世纪砖结构修复、19世纪俄式穹顶改建,1990年恢复为尖顶造型)。</p><p class="ql-block">曾先后被用作仓库、锯木厂、医学历史博物馆,1990年后恢复宗教功能,重新作为教堂使用。</p> <p class="ql-block">到达索洛拉基山山顶观景平台,俯瞰第比利斯城市风光,可看到和平桥</p> <p class="ql-block">俯瞰第比利斯城市风光 金顶为圣三一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纳里卡拉要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纳里卡拉要塞</span>位于第比利斯老城的索洛拉基山上,是当地最古老的防御工事、重要的军事要塞。因其是第比利斯的最后一道军事防线,故得名“母亲的堡垒”。“母亲的堡垒”在当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战争的洗礼。现存的军事要塞是17世纪重建的,1827年驻防俄军火药库大爆炸,导致要塞严重的损毁。要塞并没得到修复,残垣断壁仿佛在诉说那些不平凡的历史时期,成为供人们凭吊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栾</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第三十一站: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母亲雕像】</b></p><p class="ql-block">7.18下午</p><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母亲雕像位于第比利斯东部索洛拉基山山顶,离要塞不远处,建于1958年,庆祝第比利斯建市1500周年。这座高达20米的铝制雕像身着格鲁吉亚民族服饰,面向古城俯瞰库拉河与第比利斯全景,左手托碗象征着对人民的哺育,右手持剑代表守护疆土的决心,又说其寓意着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就用宝剑战斗。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象征,它与12世纪建造的纳里卡拉要塞共同构成历史建筑群,现已成为第比利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山下仰望格鲁吉亚母亲雕像</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下面是废弃的音乐厅(因为它夏热冬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三十二:格鲁吉亚【和平大桥】</b></p><p class="ql-block">7.18下午</p><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的和平桥,建于2010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意大利建筑师Michele De Lucchi设计,是</span>一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采用钢结构玻璃顶棚的现代造型步行桥,桥面长一百多米,宽不过四、五米,特别的</span>是这座桥有一个造型别致的桥顶。有说像弓箭,有人说像皮皮虾,也有人说像男人两边翘起的八字胡。和平桥横跨库拉河,连接第比利斯新老两城区,被视为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标志,寓意连接历史与现代之间的桥梁。是第比利斯的现代地标性建筑、第比利斯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人行桥。</p> <p class="ql-block">在和平桥上看库拉河</p> <p class="ql-block">憩息没事搞笑玩,在众人指点下,是否越来越有点像啦!</p> <p class="ql-block">我与小王、丹、魏导在此休息,其他人去逛街了。(因为木偶剧院的表演还没到时间)</p> <p class="ql-block">路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三十三站:格鲁吉亚【木偶剧院钟楼】</b></p><p class="ql-block">7.18傍晚</p><p class="ql-block">来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一定不能错过木偶钟楼。这座充满童话色彩和艺术气息、造型独特的地标建筑,由著名艺术家雷佐·加布里亚泽设计,于2012年落成,它紧邻加布里西泽木偶剧院,以其歪斜的红砖结构和积木般的造型著称,高度的25米,被誉为“世界上最小的钟楼”,成为城市中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钟楼外墙镶嵌数百块手绘瓷砖</p> <p class="ql-block">左下边是地球重量,右下边金黄小圈内是正常运转的钟</p> <p class="ql-block">钟楼及木偶剧院</p> <p class="ql-block">19点整钟楼最高处的小房间门缓缓打开,一个金翼木偶天使滑出来,轻轻撞击敲钟,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接着上演一场大约三、四分钟的木偶剧。这场剧以可爱的乔治亚风格民歌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年轻人相遇、恋爱、结婚、生子,然后老去的故事,仿佛在演绎一段“生命之循环”的故事,为游客带来了别样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今晚品尝当地特色餐、欣赏格鲁吉亚足尖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足尖舞(国舞):以其豪放和热情著称,充满了阳刚之气,是格鲁吉亚人引以为傲的舞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三十四站:格鲁吉亚【克瓦雷利·哈列巴坑道酒庄】</b></p><p class="ql-block">7.19上午</p><p class="ql-block">哈列巴酒庄位于格鲁吉亚,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的地区之一。在格鲁吉亚采用传统陶罐酿造法的酒庄,都有葡萄酒地下酒窖(坑道),陶罐通常都被埋在地窖下。这种传统陶罐酿酒法沿用至今,陶罐埋于地下进行发酵与陈酿的工艺于2013年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进入酒庄</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哈列巴酒庄的山洞酒窖,这曾是苏联时期的防空洞,如今却成了葡萄酒的天堂。长达7.7公里的隧道,由2条主隧道和13条连接隧道组议,洞内全年恒温12℃-16℃,湿度保持在70%,为葡萄酒的陈酿提供了完美的条件。</p> <p class="ql-block">因地窖内温度较低,我们披了绒毯参观</p> <p class="ql-block">沿着幽深的甬道前行,两侧墙壁上摆放着26000多瓶红酒。陶罐酿酒工艺是格鲁吉亚的瑰宝,已有超过80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酒庄美女经理,为我们讲解、为我们品尝服务</p> <p class="ql-block">在哈列巴酒庄,你不仅能品尝到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更能感受到格鲁吉亚人对葡萄酒的敬畏与热爱。</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同举杯,为这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为这醇厚而迷人的葡萄酒,干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三十五站:格鲁吉亚【西格纳吉小镇】</b></p><p class="ql-block">7.19下午</p><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西格纳吉小镇,这个美丽神秘富有传奇色彩的东部旅游小镇,又名皇家镇,是公元前二世纪格鲁吉亚皇室所在地。西格纳吉的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为了保护人民免受高加索穆斯林山匪的侵袭,格鲁吉亚末代君主埃雷克勒二世在山顶修建了城池庇护所,并取名为西格纳吉。</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小镇,坐落在格鲁吉亚东部卡赫季地区,景色优美,拥有充满浪漫色彩的欧式建筑,因此.被誉为格鲁吉亚最美小镇之一。</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小镇的二战反法西斯纪念墙。</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小镇的圣尼诺雕像。圣尼诺是格鲁吉亚的“主保圣人”,公元4世纪时将基督教传入格鲁吉亚,促成该国成为世界上最早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之一,对格鲁吉亚文化、宗教发展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小镇的尼科·皮罗斯马尼头像雕塑。尼科·皮罗斯马尼是格鲁吉亚国宝级画家,被誉为“原始主义画派”代表,以描绘乡村生活、动物与盛宴题材闻名,其作品是格鲁吉亚文化象征之一,还曾启发毕加索的创作。</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小镇瓦西尔·巴尔诺维半身像雕塑。瓦西尔·巴尔诺维是格鲁吉亚知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其作品多聚焦于格鲁吉亚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叙事,对当地文化领域有重要影响。</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小镇的2008年冲突牺牲者纪念半身像,基座的格鲁吉亚语文字显示,该雕塑纪念的是“2008年8月冲突中牺牲的英雄”,是当地对该事件中遇难者的缅怀设施。</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小镇的伊利亚·恰夫恰瓦泽雕像。伊利亚·恰夫恰瓦泽是19世纪格鲁吉亚的文学巨匠、社会活动家,被誉为“格鲁吉亚民族复兴之父”,其作品与思想推动了格鲁吉亚的文化觉醒与民族认同建设,是该国标志性文化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18世纪由国王埃拉克留斯二世主持修建城墙是格鲁吉亚最长的防御事之一,其保留了中世纪要塞与古城墙,被《孤独星球》评为“最美小镇”。</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的一小段得到了修复并开放旅游观光。</p> <p class="ql-block">爱情小镇:设有24小时婚姻登记处(实际多为日间开放),流传画家尼科·皮罗斯马尼“百万玫瑰”的爱情传说,是全球情侣的蜜月热门地。</p> <p class="ql-block">红酒发源地:拥有8000年酿酒史,采用列入联合国非遗的“奎弗瑞陶罐酿酒法”,是格鲁吉亚葡萄酒核心产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小镇的陶罐主题装饰喷泉,格鲁吉亚传统“奎弗瑞陶罐”造型(当地标志性酿酒容器),罐身雕刻有鹿、野猪等高加索山地动物图案,顶部还装饰了鹿形雕塑,融合了当地自然与文化符号。喷泉配有铁艺花纹围栏,周边点缀小型陶罐装饰,风格契合西格纳吉的中世纪古镇风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三十六站:格鲁吉亚【圣妮诺女修道院】</b></p><p class="ql-block">7.19下午</p><p class="ql-block">圣妮诺女修道院虽然建于公元9世纪,但主教堂最初建造则始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这座主教堂多次遭到破坏,几经修缮才保留至今。圣妮诺女修道院,是引导格鲁吉亚皈依基督教的圣妮诺埋葬之地,她在340年死于卡赫季的德博贝地区,国王为她在这里修建坟墓和纪念她的教堂。中世纪的时候,卡赫季王国的国王多选择在这里加冕,是格鲁吉亚重要朝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内部装修,没能入内</p> <p class="ql-block">钟塔</p> <p class="ql-block"> 魏导给公司反映昨晚酒店晚餐不好,所以今天晚餐加了酸菜鱼</p> <p class="ql-block">19:45第比利斯魏导送机,我们飞巴库。</p><p class="ql-block">22:00第比利斯国际机场乘J28226航班</p> <p class="ql-block">23:10到达阿塞拜疆盖达尔·阿利耶夫国际机场,位于阿塞拜疆共和国巴库市阿普歇伦半岛中部,为4F级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p> <p class="ql-block">7.20凌晨0点,阿塞拜疆导游阿尔法接机。送巴库温德姆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p><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