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突然倒下”“口眼歪斜”,却不知道,危险可能早已悄悄藏在脖颈里——颈动脉斑块!这条为大脑输送血液的“生命通道”,一旦被斑块堵住,就可能引发脑梗。心脑血管科董田林医生提醒:斑块有“软”有“硬”,危险程度天差地别,读懂它,或许能躲过一劫! <b>硬斑块:表面“老实”,实则“定时炸弹”</b><br>硬斑块也叫钙化斑块,表面覆盖一层厚厚的“钙壳”,摸起来像石头一样硬。很多人以为它“稳定”,不会掉下来,反而掉以轻心。董医生指出:硬斑块虽不易脱落,但会像“水管锈垢”一样,让血管越变越窄,导致大脑长期缺血。轻者头晕、记忆力下降,重者可能因血管突然闭塞引发大面积脑梗。<br><b>软斑块:看似“温和”,实则“致命杀手”</b><br>软斑块也叫脂质斑块,像“粥”一样松软,表面没有保护层。董医生强调:它才是中风真正的“元凶”!软斑块容易破裂,一旦裂开,里面的脂质会暴露在血液中,瞬间形成血栓,堵住血管。很多人平时没症状,突然一个转头、情绪激动,斑块就破了,几分钟内就可能偏瘫、失语,甚至危及生命。<br><b>如何知道斑块是“硬”是“软”?超声一查便知!</b><br>想搞清楚斑块性质,做个颈动脉超声就行。超声能看清斑块大小、形态,还能判断是“硬”(强回声)还是“软”(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董医生建议:40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或经常头晕、一过性黑蒙的人,每年查一次颈动脉超声,早发现早干预。<br>斑块不可怕,放任不管才危险!董田林医生提醒:无论软斑块还是硬斑块,都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少吃油腻。软斑块患者还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他汀类药和抗血小板药,稳定斑块、预防血栓。记住:脖颈里的秘密,关乎大脑的安危,别等中风来了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