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景只应天上有

山旮旯百合

<p class="ql-block">从彩林川西归来,确切地说,从神奇的九寨沟归来后,脑海里反反复复吟唱那句被人说了无数次的台词:“九寨归来不看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只要亲临了现场,不管春夏秋冬、阴晴雨雪,九寨沟都能呈现出来它本来的美,原始的美,惊艳的美。只要亲眼目睹各个海子后,都让人不得不服气那句台词!水,本来无常者,无味者,无色者。可在特定环境下,水可谓是:碧波如镜水之媚也;狂澜巨涛水也怒也;瀑乃水之激越,泉乃水之灵秀;溪显水之活泼,大江东去水之奔放也。如碰到极端天气时水还法力无边,有时破坏人类也可拯救人类更可抚慰心灵。比如“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绣球”。比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如“久旱逢甘霖,山洪暴发怒”。而九寨沟的水,都不是以上种种。它是流光溢彩的水,是多色绚丽的水,是蓝得绿得白得让人怦然心跳的水,是让人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去描述的水,是让我那天(10月26日)站在各个海子面前仰天长问:“美的尽头,到底有没有尽头?”</p> <p class="ql-block">无庸置疑,九寨沟里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海子和飞瀑,每一个都是婀娜多姿的蓝色佳人绝代美神,是大自然在天地间嵌入的无数颗蓝宝石、祖母绿和白晶钻。不知道它们到底在那条Y字形的深沟里自在安卧了多少年?一直不为世人所知直到一群伐本工人的无意闯入,才发现它的美令人窒息。听说一位植物学家当场就跪在了地上作顶礼膜拜并紧急写下万字求救信。之后才被更多人知晓并开发。据说是1984年正式开放,它神秘的面纱便被一一揭开。不曾想它独特的容颜,整日浮光掠影如梦如幻,不管你去与不去,你来与不来,它都在那儿兀自绚烂夺目闪耀金光。</p> <p class="ql-block">如果一定要用三个颜色来形容九寨沟的话,那就是:蓝、绿、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树正海九个海子的宝石蓝或靛蓝;五彩池的水晶蓝玻璃蓝太阳底下的多样蓝;镜海的深蓝海军蓝;五花海的泛着绿光的钴蓝、水底蓝绿相间、蓝白黄红交错的蓝;芦苇滩的景泰蓝。所有不同的蓝,蓝得真的绝绝子!所有各异的绿,绿得也让人惊叹不已。海子两旁老树的苍绿,藤萝的嫩绿,叶芽的黄绿,原始森林古树的青绿,各种树叶的黄翠绿红橙金,如水墨丹青层林尽染倒影在各个湖中,美不胜收妥妥的让我置若在童话般的仙境里,让我的双眼长时间聚焦不舍得半秒钟休息。左眼读清波荡漾的水,右眼阅湖底千年不朽枯木的神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步一景,除了湖景,还有山色。需要时不时低头或抬头赏湖岸两旁色彩早已斑斓的金灿灿的秋色,或者裸露出一大片山体滑坡的灰色岩石泥块,与光彩耀人的水波景色形成鲜明反差,俨然是一道道山的伤疤或地震后遗症。尽管如此,山上的那些树叶仿佛得到了什么神仙的指点,让其自己描绘,想怎样变色都可以,想什么时候变就什么时候变。总之,脚步所到之处、目之所及、镜头所对、相机所摁,随便一张都是这一世间奇美!我想,每个行色匆匆的世人都贪恋着把整个九寨沟里的帧帧画面装进自己的行囊里,嵌入自己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您知道吗?二十一年前我第一次看到“九寨沟”这三个字就是在您的新浪博客里。您站在九寨沟大门口的那个身影一直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自那以后我就多次想过要去九寨沟。走走您走过的路,看看您赏过的风景,想想您当年看到这些人间天堂美景时是怎样的一番感受呢?我曾天真地幻想过,如果您依然在世,您一定是我最适合的户外搭子。一路上边看边听您讲讲渊博的历史,该是多么的幸福!只是,生活里永远没有如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九寨沟!去九寨沟!去九寨沟!这么多年有个声音一直在呼唤我。之前因多种红尘牵绊或地震泥石流等客观因素而一直未成行。直到这个“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的金秋时节,才欣喜与九寨沟相逢。或许与世间万物和人的相遇真的有一定的缘分,不早不晚一切都刚刚好,在自以为最美的季节最想见的时节最适合自己的心境里相逢已是上上签,何必相思煮余年。因为没有一朵花儿始终是一朵鲜花长盛不衰,人更是如此。但愿九寨沟里各个海子里面的千年不朽的枯木永远不会露出水面,就静静地沉在湖底给世人呈现出来难得一见的奇景怪象。且借九寨沟的二三两蓝绿白之墨,染山染水染花叶落,也染我的青丝因岁岁年年相思相忆渐渐变成银发白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