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平图/网络 <p class="ql-block"> “月是故乡明”。唐代诗人杜甫这一经典诗句,勾起了多少奔波在异乡游子们的思乡之情。</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也读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如今,岁月的风霜染白了双鬓,吹皱了容颜,再读这首诗时,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多少往事历历在目,故乡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永志难忘……</p> <p class="ql-block"> 夜晚,月亮挂上树梢,洒下柔和的银辉,朦胧而神秘。村子里,家家户户点上小油灯,闪闪烁烁,若隐若现,与月亮遥相辉映,分不清天上人间。空气弥散着炊烟的余香,偶尔传来一两声汪汪的犬叫声。</p><p class="ql-block"> 月光下,家人们懒懒地围坐在枣树下,慢悠悠地吃饭,无边无际地拉家长。这是农人们辛苦劳作一天最惬意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月光融融,微风习习。家人们给孩子们讲口口相传千年的传说,嫦娥、玉帝、王母娘娘。无数次,我凝望夜空,一轮圆月里,真的有一位美丽的仙女,裙带飘逸,怀抱玉兔;老桂树下,一老媪抬头低头,不停地捣着药。愈凝视,愈逼真,活灵活现!</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农村很穷。没有电灯照明,也没有收音机、电视机之类。孩子们没有做不完的作业,也没有什么玩具。每当月亮升起,高高的挂在天空,就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彼时,伙伴不约而同地聚集在空旷的地带,嬉闹,玩耍,做游戏。岁数大点的孩子爱玩“藏老猫” “杀羊羔” “叨鸡”,小点的孩子爱玩“杵倭瓜” “喝红薯茶”等。伙伴们尽情地笑哦闹哦,打破了乡村月夜的宁静 。</p><p class="ql-block"> “藏老猫”需要的是胆量,尤其是晚上,男孩子好玩这个;“杀羊羔”需要的是力量和机智。我偏爱“喝红薯茶”。“喝红薯茶”可不是真的要喝红薯茶,是一种游戏。五个人,先找一个棚子。那个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一个棚子,两米多高,十多平米大,上面可以晒粮食,下面可以遮荫蔽雨,有时放些家什。棚子的四角有四根木棍深深地埋在地下,支撑着上面,我们就利用这四根柱子玩。</p><p class="ql-block"> 游戏开始了,一人一个柱子,剩下的一个人站在中央,这个人瞄准柱子迅速抢占,嘴里喊着:“喝红薯茶!”声音落地柱子抢到手,其他四个人重新选择柱子,谁慢了抢不到了,这个人就得站在中间唱一首歌,大伙满意了才进行下一轮游戏。</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也喜欢拿着手电筒,随着小伙伴到村里水塘边逮小鱼儿玩。水塘离我家不远,水面蜿蜒,清澈平静,岸边绿树掩映,倒影婆娑,在明月的映照下,亦真亦幻,更多了一份神秘和诱惑。但我们感兴趣的不是这些。沿着水边,用手电筒往水里照去,小鱼儿们在水边安静地喝水,大的约三四公分,小的约一二公分。伙伴拿着手电筒,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捧去,小鱼儿可狡猾了,明明看见把它捧在手里,可当水漏掉后,手心里却空空如也。望着水里打碎的月影,我一脸茫然。</p><p class="ql-block"> “小狗娃”,回家吃饭喽” “香妮,回家啦”家长的声音响彻半个庄子,孩子们才恋恋不舍地结束游戏。此时,月亮升得更高,变得更圆,也更亮了,村子里真的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 清晨,起床上早自习。大人们劳累了一天,睡得很香,家里没有个钟表,孩子们只好估约摸,窗户蒙蒙亮就该起床了。有时候起来一看,一勾弯月还挂在天边,星星眨巴着眼睛,树叶随风摇曳,沙沙作响。哟,起早了!但听见邻居的孩子也起来了,于是就相互叫着,一路伴着月光来到学校。</p><p class="ql-block"> 教室里,一个个小煤油灯,是孩子们的杰作,空墨水瓶盖子上钻个小孔,用一节小布条或粗线绳做个灯芯,往小孔里一插,下端放在煤油里,待油浸透灯芯,就可以点亮了。油灯如豆,晃晃悠悠,映照着一张张稚嫩的脸。读书,读一会书,摆弄摆弄油灯,再做其它小动作,或斗斗嘴,早自习就这样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记忆最深的,要数农历八月十五了。我们那一带称中秋节为八月十五。晚上,村子上头的月亮格外圆,格外的大,格外的亮。在县城工作的大人们照例会骑自行车回家,车把上挂着孩子们爱吃的食品,月饼外标签格外耀眼。那时,可没有现在各种各样精致的月饼,广式的苏式的、甜的咸的、蛋黄的肉松的,不一而足。那种传统的月饼,由面粉和红糖加工,间或少许五仁、桔丝、冰糖,个头大、质地硬、图案美,造型象极了月亮。</p> <p class="ql-block"> 枣树下,月光里,摆出来石榴、柿子、大枣等,在孩子们期待中,切开月饼,农家的中秋节就这样开始了。孩子们每人分得一小牙月饼,捧在手里,一蹦三跳跑开了。偶尔,吃月饼时会碰上一小块冰糖,晶莹透亮的,就舍不得吃了,咂咂嘴,留下来。待到月饼吃完,再放回嘴里,一点点含化,慢慢地品味,那心情就融进了甜蜜里,也融进了这个八月十五的月光里!</p> <p class="ql-block"> 月亮,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朋友思念和祝福。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了作者的豪气和悲壮。而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物以言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表达理想中的社会之美。他们赋予了月亮的美丽、高远、润洁、清幽。</p><p class="ql-block"> 而我,记忆中故乡的月亮,简单、快乐、纯真、安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