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10-24 ~ 2025-10-27</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这次是到的关西机场T2航站楼,从T2到T1有免费的接驳车,只要跟着箭头指示方向走就可以,还是很方便的就找到了。坐车大概10分钟就可以到T1,市内火车需要到T1周转,我们是先住在大阪城。住大阪的话民宿还是很方便的,这里的民宿还是比较舒服的,又干净,全程都是自主办理入住,因为有中文标识,所以理解和操作起来还是很方便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把上次没有游玩的四天王寺顺便趁日落前玩一下,就在住的地方不远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天王寺是593年由圣德太子所建立的日本佛教最早的寺院,因此它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官家寺院。它不仅仅作为佛界守护、镇护国家的寺院而成为政治外交的中枢,而且还是美术工艺产业等日本文化的发源地。将中门、五重塔、金堂、讲堂等呈一条直线排列、外部则由回廊环绕的建筑模式称为“四天王寺式”,其模式来源应为中国和朝鲜半岛。虽然殿堂、宝塔、寺院多次遭遇战炎和天灾和毁坏,但每次都得以重建,所以至今仍保持着最初建造时的飞鸟时代的雄姿,充分体现了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和它在大阪人心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大阪人心中的地位。正好在通天阁附近居住,上次下雨,没有欣赏到建筑的精美,这次特意又绕到这里,没有雨而且天气不错,拍出这座建筑不同角度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大早就乘地铁到阪京电车中转站准备去京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首次乘坐城际电车,又没有人工服务,全程靠自己摸索,倒腾了一会知道了票价终于坐上电车了。 不到一个小时的跨城电车,沿途经过村庄,有一种老旧感,特别密密麻麻低低矮矮的电车线路更有一种压迫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电车就到了山下,看到伏见稻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伏见稻荷大社位于稻荷山的山麓,这里主要供奉以宇伽之御魂大神为首的诸位稻荷神,是深受京都人爱戴的神社之一,香火最为旺盛。稻荷神就是狐狸神,被认为保佑五谷丰收,衍生为商业繁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伏见稻荷大社内,到处可见口中叼着稻穗或谷物的狐狸,接受人们的膜拜与礼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伏见稻荷最大的看点是千本鸟居,在漫长的山路上竖立着无数根鲜红的鸟居,都是个人或企业捐赠的。 千本鸟居也是电影《艺妓回忆录》的取景地,在半山的路口还可以俯瞰景区的美景,如果想完整走完所有鸟居单程需要两个小时左右,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折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乘坐地铁到达清水寺,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顺着奥院的石阶而下便是音羽瀑布,清泉一分为三,分别代表长寿,健康,智慧,被视为具有神奇力量,游客路经此地一定会来喝上一口水,据说可预防疾病及灾厄. 相传延镇上人于778年在此开山后,由大将军坡上田村麻吕于798年兴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存的大部分建筑始建于公元1633年,被定为国宝的主堂是由139根立柱支撑的,宛如硕大的舞台,又称“清水舞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堂的下方有著名的“音羽瀑布”,与祈求分娩顺利的“子安塔”,后者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清水寺建于音羽山上,为日本佛教北法相宗的总院。寺院周围是京都的名胜古迹,春天樱花盛开,秋天红叶似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今年秋天来的太晚,虽然从季节上已经马上步入冬天,可枫叶还没有很红,多数还是绿色的,所以没看到最没红枫的样子,但从高处看可以看到不同颜色风景初现的样子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清水寺出来,沿山而下就会走二、三年坂,全是人,乌压压的人头攒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年坂和三年坂是京都清水寺周边极具历史韵味的两条传统石板坡道,被列入日本“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护地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京都东山区,连接清水寺与八坂神社,呈南北走向,二年坂从高台寺向南延伸至三年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保留红壳格子、虫笼窗等传统日式町家建筑,古色古香,充满平安时代风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年坂 :因日文“产宁”(祈求平安生产)与“三年”发音相近得名,传说跌倒后需三年才能脱困,需寻找卖葫芦的店铺破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通往子安塔(祈求平安生产的寺庙)的参道,见证了平安时代的宗教与民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三年坂以传统建筑、历史传说和京都风情为核心,是体验日本古都韵味的必打卡景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继续导航前行,大概十几分钟的样子就可以到八坂神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坂神社,八坂神社对京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神社,在京都所有神社当中,八坂神社的新年参拜人数仅次于伏见稻荷大社,可以看出市民对八坂神社的喜爱。关于八坂神社的创建有许多说法,根据记载的资料来看,比起平安京还更古老,这座神社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876年,当时神父恩祖邀请疾病预防之神Gozu Tenno前往神社,以制止当时困扰京都居民的流行病和其他灾害。这也是著名的G祇园松祭节的开始,该节日以华丽的彩车和穿着古装的人们为生,游行队伍活跃于八坂神社。人们昵称八坂神社为(祇园小姐),位在京都最繁华的四条附近,所以交通超方便。知名的祇园祭(日本三大祭典之一),就是以八坂神社为中心而举行的,每年参加祇园祭的人超过150万人。八坂神社的祭祀着多位神明,祂们能够带来厄运消除、消退传染病、姻缘成就、商业繁荣等种种神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坂神社横贯京都市街东西主要的道路之一,四条通。位于东边起点的八坂神社是全国的八坂神社与侍奉素戋呜尊(susanowonomikoto)约2300座神社的总本社。因为以前被称为祇园感神(kanzin)院、祇园社,还有以花街闻名的祇园,这也是门前大街发展繁荣的理由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跟着导航大概走五、六分钟的样子就会看见花见小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花见小路,日本京都祇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风街巷,以保存完好的江户时期建筑和独特的文化氛围闻名。自江户时代起即为日本风月街,是现存少数仍能看到艺伎或舞伎活动的场所。其建筑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展现匠人精湛技艺。两旁为红壳漆墙和竹篱笆(犬矢来)装饰的茶屋,入口多用垂帘遮挡,营造神秘氛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部分茶屋内会安排艺伎表演,游客可在此体验怀石料理与歌舞伎文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花见小路是穿越时光的江户风情画卷,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体验,是京都旅游的核心打卡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花见小路的尽头就会看到建仁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仁寺,建仁寺位于京都市东山区小松町,地处祇园烟花柳巷深处,却以“闹中取静”的气质成为都市中的心灵净土。它是日本最古老的禅宗寺院,由镰仓幕府将军源赖家于建仁二年(1202年)创立,开山祖师为荣西禅师(日本禅宗临济宗始祖)。寺名取自创立年份“建仁”,山号“东山”,在京都五山(镰仓、室町时代京都五大禅寺)中位列第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仁寺初创时为“台、密、禅三宗兼学”的道场,融合了天台宗的密教仪式与禅宗的冥想修行,吸引众多僧人聚集。第十一世住持兰溪道隆(南宋留学归来的禅僧)上任后,推行禅宗改革,要求寺众严格遵循禅林规式(如坐禅、诵经礼仪),最终将建仁寺转型为纯粹的临济禅道场,确立了其在日本禅宗中的核心地位。历经800余年,虽多次遭遇火灾(如应仁之乱),但始终作为禅修场所延续至今,仍是信众寻求内心平静的重要寄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仁寺保留着“四头茶会”(室町时代传承至今的禅寺待客礼仪),专为纪念荣西禅师(日本“茶祖”,将茶树种子从中国引入日本并普及饮茶之法)。茶礼在方丈举行,由四位寺院执事(首座、住山、位长、参暇)端坐四角,为客人奉上天目茶碗(盛抹茶粉)、点心盒及茶筅(搅拌工具)。参与者需遵循传统礼仪,感受“和、敬、清、寂”的禅茶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仁寺的魅力在于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灵动并存——古老的建筑承载着禅宗发展的脉络,庭园的一草一木传递着“当下即禅”的智慧,而艺术珍品则为这份宁静增添了文化的温度。无论是想逃离城市喧嚣,还是探寻日本禅宗的根源,这里都是不可错过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降小雨时,我们步行到了锦市场,整个市场是带有顶棚的,所以并不影响逛街市场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锦市场,位于京都市中京区中部锦小路通中“寺町通 - 高仓通”区间的一条商店街。沿线的商铺大多销售鱼,京都蔬菜等生鲜食材或干货,腌菜等加工食品,且老店众多。在这里可以买到众多京都特有的食材,因此又有“京都的厨房”之称。按照中小企业厅的分类,锦市场属于超广域型商店街。除了当地市民之外,锦市场也和附近的新京极商店街和寺町京极商店街一并成为观光客到访京都的必去之地。也有众多料亭、旅馆在这里采购食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说设立于天正年间(约400年前),作为江户时代生鲜食品批发地“锦之店”而闻名。现在,从锦小路街的寺庙街到高仓,东西约400公尺,已有130多家店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早饭后,地铁前往二条城。二条城位于日本京都,是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二条城建于公元1603年,是江户幕府的权力象征。建有东西约500米、南北约400米的高大围墙,并挖有壕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条城内名为“鹂鸣地板”的走廊,人行走其上便会发出黄莺鸣叫般的响声,其声响并不是设计之初就预料到的,而是因为年久失修,由地板下部的钉子跟木板摩擦造成。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为二条城的主要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之丸”的建筑很有特色,殿内墙壁和隔门上画有狩野派画家的名画,精美绝伦。每年梅花和菊花盛开的季节是游览的好时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殿内的建筑是只能参观,禁止拍摄的,所以无室内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京都,曾是日本1000多年的首府城市,所以传统的文化和历史遗迹在这座城市是普遍存在的,翻看地图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寺庙,佛教盛行时期,等同于我们的唐朝时期,寺庙众多,人们以朝圣礼佛为日常所需事宜,行走在街道弄堂之处,随时可见寺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京都人口也挺多的,从繁忙的交通,和周末地铁上的客流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人气,当然很多传统工种的延续也看得处效率还是不能和我们比的,比如推小车的邮递员,在慢悠悠的递送包裹,因为快递业务不是那么多,所以还在用传统的脚力车或者手推车在挨家派送快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京都的物价还是不便宜的,虽然没有东京高,但是比大阪的物价高不少。 市区没有找到民宿,所以只能定酒店了,酒店就有客房服务人员和前台服务人员,需要人服务的地方价格就上去了,RMB1500一晚的酒店,其实就是相当于二三线城市RMB200-300的酒店,但是房间内没有什么现代的电子产品,小科技智能家电的应用肯定远远是不如我们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硬件基础设施上,走遍很多地方就会发现,我们已经远远超出了很多国家,但是有一点,整体的卫生和干净程度,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