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i>与狗狗近6年的相处与陪伴。 越发觉得,人的思想太复杂,远不及动物心思干净。观察动物之间的相处,远比人之间简单,内心充满阳光。</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i> 事实证明,人类若不主动伤害动物,它们不会主动攻击。在善待面前,狗狗显得知感恩,知温存。它静静望着,使劲儿摇着尾巴,以示友好。它目光深情,尽显清澈。它将一生交托给主人,要求却并不多。无论残羹剩饭,一口冷水,还是美味佳肴,有容身之地便能心满意足。它只要能与主人在一起,一切皆为欢喜。它本性纯良,不嫌贫爱富,对主人忠诚不二,倾心守护中任凭驱使。但人类凡事趋利避害,见利忘义者比比皆是。由此可见,一个人天性里是否纯良,是否具备赤诚与坚守,还需刨根问祖。</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i>常言道“相由心生。用心去打量每一只狗狗的眼神和姿态,饱含深情与悲悯。即便遭遇抛弃的伤害,很少听到呜咽。在沉默中,它们选择尺寸之地,或孤独着蜷缩,或饥饿中求生。在人类生活圈,常见到流浪狗。它们为躲避人类伤害,大多出现在夜深人静。街头巷尾,翻腾垃圾,寻找食物维持生命。无家可归,也能风雨无阻。遭遇驱赶时,决不跪地祈求。带着警惕,索然离去在茫茫人海。随时随地,躲避伤害。即便一身污水,抖抖毛发,奔走于烟火人间。从饱受伤害的狗狗眼里,折射出人性之丑恶,人间之凉薄。它们中,有腿子被打断,腰被压折,眼睛被戳瞎,也有被狗贩子抓去屠宰,成了人类的盘中餐。但狗狗一直还是狗狗,一代代勇敢存活了下来,始终视人类为朋友。因为,当人伸出真诚之手时,狗狗眼里依旧会流露出温存。</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i> 翻阅历史记载,狗狗为人类最早训养的家畜。与人类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几万甚至几十万年前,为“六畜”之首。在农业社会中承担守卫、狩猎,看家护院,勘为忠诚卫士。某种意义,狗狗也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 即便当今社会中,聪明的狗狗也总是出现在不同场合。缉毒犬、搜救犬、导盲犬、追踪犬、搜爆犬、防暴犬、治疗犬、牧羊犬、军犬、缉私犬、检测犬、哨兵犬、爆炸犬、尸体搜寻犬、雪橇犬、猎犬、陪伴犬、癫痫救助犬、猎鸟犬、牧牛犬和交通畜力犬等灯类型,覆盖警务执法、灾害救援、医疗辅助、畜牧狩猎及特殊任务等,各个领域都有这样一群沉默的战士。</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i> 因为爱,所以爱。作为养狗,爱狗人士,遇见被抛弃,遭遇流浪的狗狗,看到它们无家可归,楚楚可怜的样子,内心十分不安。总要停下脚步,力所能及的去救助。它们似乎懂得读心术,能辩识相遇者。即便第一次见面,也将肚皮露出,四脚朝天,以示信任。“唯信任难辜负。”身体力行,唯有竭尽所能地爱它。一段真诚陪伴,一口凉水、一顿美食,都能抚慰一颗受伤的心。</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i> 无论动物,母爱无言。邻居家柯基“优优”做妈妈了。生了5只宝宝,存活了3只。为表示关爱,带一筒奶粉特意去看望。它出窝招呼客人后,立马又回窝里,呼唤它的崽崽时,还不住变换姿势,以防踩踏到小宝贝。所有举止,倾注着母爱的真情,令人叹为观止,深受感动。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探望,不仅对狗狗这一弱势群体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还更加坚定了对它们的关爱。</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i> 秋雨绵绵,人间冷暖。街头小卖铺前,遇见了一只黑色流浪狗,左腿处明显因受伤未得到及时处理,长到了变形。它虽一尺有余,通体黑如锦缎,皮毛油亮光滑,眼似一汪清泉,“小帅哥”一枚。看得出,它也是饿极了,不顾及雨水飘零,只顾着在树下低头找吃食。看到主动送到嘴边的火腿肠时,便狼吐虎咽。再给一盒牛奶去投喂时,它才抬起头。单见明眸皓齿,年幼单纯,令人眼角湿润。用手去抚摸它时,它反而低眉垂眼,更显温顺。继而,跳上一辆电动自行车脚踏垫,将身体蜷缩起来,还不时探头张望,以示吃饱了很乖很听话。街头人来人往,灯火辉煌,或许它听惯风雨呜咽,看惯了夜色苍凉。</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i> 养狗像养孩子。日常生活中,家中养着的两只毛孩子,也要随时随地影响和教育它们。明确告诉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外出见到陌生人,提醒它们保持距离。与人近距离时,提醒会礼让行人。得停下来,让他人先走。夜间或午休,它们俩必须保持安静,要求午休。但毕竟还是毛孩子,一提到“玩”便会魂不守舍。它们眼神充满期待,时刻希望出去。在楼上且被关在屋子里,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它们最激动时刻便是出去“浪浪”。外出时,每根神经都在兴奋,眼里飘动着狂欢,让人看了心软,内疚。</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i> 这世界,有谁愿意与你寸步不离?想来想去,也只有狗狗。每天万般不舍的,也只有它。它们不能随主人外出时,眼神失落,发出几声表示不满地狂吠,仅此而已。一切行为,总在提醒主人“快点儿回家。”还未进门,老远处便能辨别主人的脚步声。它们叫声里充满期待。回家的脚步,也便不由自主加快。打开家门瞬间,它们总会争先恐后,扑入怀里。每天都有出门,每天总有久别重逢般的温暖。这种魔力,能让人忘记一身疲惫,治愈所有伤害。它们的内心赤子般纯净,给予主人满满的光明……</i></b></p> <p class="ql-block">爱里没有惧怕</p> <p class="ql-block">爱里需要尊重</p> <p class="ql-block">动物之间相处</p><p class="ql-block">比人之间简单</p> <p class="ql-block">别人抛弃你时</p><p class="ql-block">于我便是礼物</p> <p class="ql-block">爱需要包容</p> <p class="ql-block"> 尾记</p><p class="ql-block"> 所到之处,狗狗们生存环境千差万别,不容乐观。为了适应各类复杂环境,上天也赐予它们特殊的生理特点。总以为狗狗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通过相关知识才得知,并非如此。 狗狗的角膜为透明穹顶结构,允许光线进入并聚焦;巩膜是白色坚韧外层,起保护作用。虹膜含色素决定眼睛颜色(如棕色、蓝色),通过调节瞳孔大小控制进光量;晶状体虽聚焦光线,但调节能力有限;视网膜含视杆细胞(弱光感知)和视锥细胞(色彩感知仅能辨识蓝、黄及灰色。)脉络膜毯,位于视网膜后方,反射未捕捉光线增强夜视,使狗在弱光下视力比人强约5倍。视觉结构特性,使得狗狗夜视能力强。大瞳孔、丰富视杆细胞及脉络膜毯协同作用,提升暗光环境视力。运动感知中,对移动物体高度敏感,可探测800米外动态。视野与立体视觉中,双眼分布使视野开阔(约240度),但立体视觉范围窄(仅80度),距离判断较弱。因此,健康维护对于狗狗很重要。色素沉淀中,巩膜黑点多为遗传性色素沉积,若无红肿、分泌物异常则属正常。出现结膜炎、干眼症或青光眼需兽医干预,日常应对其保持眼部清洁,补充Ω-3脂肪酸等营养素。事实证明,与主人朝夕相处的狗狗,并不能看清主人的长相。难过中,也明白了狗狗被碰死,撞伤的悲惨原因。</p><p class="ql-block"> 上天有好生之德。为弱势群体的狗狗,具备了极强的生存能力。相关资料得知,狗狗听觉是人类的16倍,能精准判定32个方向的声源变化。其嗅觉灵敏,远超过人类的400倍~1200倍以上,鼻腔内分布着1.5亿至3亿个嗅觉受体细胞(人类仅约500万个),且鼻黏膜面积是人类的50倍,能高效捕捉空气中稀释至万亿分之一浓度的气味分子。为嗅球体积占大脑比例显著高于人类(约1/8区域专用于嗅觉处理),直接连接边缘系统(控制情绪和记忆),使气味信息能快速转化为行为反应。鼻腔结构优化:鼻孔采用“气流分离术”——吸气通道引导气味至嗅觉区,呼气通道从侧缝排出,避免干扰;犁鼻器(雅各布森器官)可检测信息素,解析同类情绪、健康状态等化学信。狗狗嗅觉能力在距离、分辨力和环境适应性上表现突出: </p><p class="ql-block"> 1.日常环境中可识别300-500米外的气味,顺风条件下最远达16公里(如二战军犬追踪伤员);实验显示狗狗能在2公里外分辨主人衣物气味,成功率87%。 2.它能区分10万种以上气味,包括主人专属体味、其他动物信息素,甚至疾病相关的生物标记(如血糖变化或肿瘤释放的蛋白质)。受风向(顺风延长距离)、环境干扰(城市噪音缩短范围)、品种差异(牧羊犬受体数量多于短鼻犬)均显著影响嗅觉表现。</p><p class="ql-block"> 3.狗狗的嗅觉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并深刻影响其行为模式。搜救与检测中,警犬、缉毒犬利用嗅觉定位违禁品;搜救犬通过气味追踪失踪人员;医疗犬可预警癫痫(准确率93%)或癌症(如肺癌嗅探准确率97%)。通过记忆与情感,狗狗通过“气味指纹”(如主人体味)形成长期记忆,结合听觉(脚步声)和行为习惯(下班时间)预判主人位置;对主人气味的识别能激发多巴胺分泌,强化情感纽带。在社交中,它们能感知主人身上的陌生狗味,通过分析气味判断对方是否安全或威胁领地,并非“吃醋”而是信息收集行为;若反应过激(如狂吠),可能源于创伤或生理敏感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