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抖 一 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刘元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初夏时节,我在头条里看到这张图片,顿时心里感觉一阵沁凉,也引发了些许遐想。这是何处远离市井喧嚣的旮旯里呀?好幽静的,还蛮有诗情画意呢。炎炎夏日,肯定是个避暑消闲的好去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是乎下载保存,对着它久久凝视。心想,如果给它配上文字,那一定更有灵气与韵味。旋即,起动诗心,展开诗翼;在辞山韵海里搏击翱翔,终于一气呵成一首七律,然后发布在头条里,纯属消谴抑或是向诗词栏目交的一份新作业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没有想到仅两星期左右,被头条君展现9.7万次,4081人倾情阅读,243人点赞支持,81人留言评论。这、其实这并不算什么,主要的是被52人收藏转载。要知道,我可不是什么名流大咖,影视名星,仅仅是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自诩是个李白再世的浪漫诗人。那52名收藏的读者,没有一位是亲朋好友,都是头条里的匆匆过客。当今时日,人心浮躁;网页微信,海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汹涌澎湃应接不暇。有几个人的心情与脚步会在网上为陌生人的诗词作品而停留?直至收藏。而我们身边的许多熟人包括亲友,就是看了你的作品却连一个秒赞都不愿意点。这难道不值得欣慰而骄傲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然,我猜测多少沾了一点这张图片的光,但肯定不是主要的。如果读者喜欢这张图片,勿须惊动我、惊动网站,他们可以悄悄地把图片单独下载转走。是因为有了文字的烘托、诗词的深化与张力,才使这一作品意境悠远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致使许多读者喜爱而收藏且留与日后慢慢欣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值此,我想弱弱的问一句身边的普罗大众,你们喜欢、收藏过别人的文学作品吗?也想嘻嘻地问一句台面上的那些顶着许多光环的专家学者,你们的作品曾被几个读者喜爱、收藏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就是水平,这就是实力,这是比参赛拿大奖更有说服力的炫耀资本!前几年,谪仙人两首诗歌在北京某文化网站荣获第一名,主办方多次来函致电,邀请去山东某市登台参加隆重的颁奖仪式,我因琐事缠身不务虚荣谢绝前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O二四年十月三十日于南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