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希腊之行 - I 雅典,纳夫普利翁, 迈锡尼

Julia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腊是我们2025年秋季旅程的第二站。9/30/25:凌晨搭乘红眼航班从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出发,于清晨 5:15 抵达希腊首都雅典。打车前往市区酒店,房间还未准备好,我们只好先在大堂休息。之后,我们便出门在附近随便转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过一所教会,正在给贫人分发食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附近随便找了一个所谓的景点,Street Art Psyri Athens,一片涂鸦与街头壁画密集的区域。恰好碰上自行车团,还有导游讲解。我站在一旁看着,心里忍不住想:难道附近没有更值得看的地方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的酒店离著名的卫城也不过一英里多的距离,但一路走来,市容却显得破旧凌乱。那一刻我不禁在心里发问:除了那些辉煌的遗迹,真实生活中的雅典,竟是这样的面貌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典型的涂鸦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常见被遗弃的楼房,玻璃窗全都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街头一些楼宇外墙上巨幅的壁画,到是挺吸引人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雅典楼宇外墙上巨幅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边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是酒店附近小广场上的一座建筑,看上去像是一个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闺蜜都觉得,这里城市面貌甚至不如国内一些三线县城。街头随处可见华人开的超市、服装店和小公司,然而店里的衣服款式老旧,放在国内恐怕五线城市都很难卖得出去。其实我们早听说过希腊脏乱差,心里其实是有准备的。闺蜜说:“希腊就像埃及,是一个你总得来一次,但来过一次就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和从休斯顿飞来的两位闺蜜会合。晚上 7 点与领队碰面,参加 orientation meeting,随后是欢迎晚餐。这是我第八次跟 Gate 1 旅行了,整体来说,他们的行程安排和服务稳定可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1/2025:雅典一日游</p><p class="ql-block">今天正好赶上雅典大罢工,原定行程因此做了一些调整。我们先乘巴士经过几处市内的重要地标。现在回想起来,只清晰记得哈德良拱门,但当时竟连照片都没拍。就这样,城市从车窗外一闪而过,留下的只是一些零碎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来应该先去卫城遗址的,但是因为罢工不得不拖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临时决定先参观卫城博物馆,旅行团给我们订好了上午10 点的门票。到达时还早了一些,我们便在附近随意逛了逛。下面这张照片是离卫城不远的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卫城博物馆(Acropolis Museum)位于卫城山脚,是一座现代感十足的建筑。馆内收藏与展示了从卫城遗址出土的雕塑和文物。下图为博物馆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入口直接建在考古遗址之上,脚下保存着古罗马晚期和早期拜占庭时期的居住遗迹。透过玻璃地面和开放式结构,可以清晰看到当年城市生活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有些展馆是可以拍照的:下图是一块献给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os)的奉献浮雕。画面中,医神与农业女神得墨忒耳(Demeter)和她的女儿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一起,正在接受一组著名医生前来致敬和奉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块公元前4世纪的浮雕描绘了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与其妻子和女儿在神庙中接受人们供奉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块底座上的浮雕描绘了酒神狄俄尼索斯手持两个酒器,一旁的女子正向香炉添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块公元前2世纪雕像刻画年迈的帕波西勒诺斯怀抱婴儿狄俄尼索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件来自雅典卫城旧神庙山花的三身怪物,三个上身共用一个盘旋的蛇形尾巴。上面 是原件残存部分。下面 是复原彩绘示意图,展示它当年鲜艳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厄瑞克忒翁神庙(Erechtheion)南廊,有六尊女性雕像代替传统柱子支撑屋檐,被称为‘少女柱廊’。目前,这些‘少女柱’的原作中有五尊安置于卫城博物馆展出,另一尊则收藏于大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雕像年代约为公元前 420-415 年,采用希腊大理石材质。 身高约 2.3 米。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长期暴露在外,原建筑遭受了损害。1979年,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雕像,五尊少女柱原作被从户外的神庙搬入博物馆内,以避免进一步损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厄瑞克忒翁神庙的少女柱真迹,每尊雕像整体造型相似,但服饰和姿态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这些雕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细看发髻,竟是如此繁复精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俯瞰我们刚参观的展厅,那个展厅是不允许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人马之战》是雅典人很喜欢的题材,通过人类与半人马的激烈搏斗,象征文明与野蛮的较量。这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帕特农神庙取下的</span>南侧第一块镶板的原始雕刻,经过25个世纪,它终于被保护起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顶层的玻璃展厅专为帕台农神庙浮雕而建,方向与山上的神庙保持一致;一边看文物,一边透过落地窗可直接望见卫城上的帕台农神庙。仿佛让人穿梭于古老与现代之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客在走廊里还可以透过玻璃欣赏<span style="font-size:18px;">雅典卫城和周围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参观雅典卫城(Acropolis),意为‘高地上的城邦’,建在海拔150米的卫城山上,是雅典最重要的历史遗址。了解雅典的历史,就必须从这里开始。不过这里人可真多,拥挤程度一点不比中国的长城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最初,它作为防御要塞矗立在卫城山上,四周修有坚固围墙,用以抵御入侵,保卫城内的安宁。那时雅典刚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战后的雅典迎来了黄金时代,卫城也在此期间重建,成为政治、宗教与艺术辉煌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罗皮莱亚(Propylaea)是雅典卫城的正门,也是进入卫城的唯一正式通道。古代人只有从这里通过,才能到达内部的各个圣地。导游举着复原图,让我们一睹当年普罗皮莱亚完整立面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希腊大理石柱。</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现存的建筑群包含多座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古代遗迹,其中最重要的是神庙。在古希腊人看来,建造神庙就是为神建造人间的居所。如今的雅典卫城遗址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文明遗址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卫城内的文化生活非常丰富,有剧场音乐厅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为赫罗德·阿提库剧场(Odeon of Herodes Atticus),位于雅典卫城西南坡。该剧场建于公元161年,由富商兼哲人赫罗德·阿提库斯为纪念妻子而建。原剧场设有木质屋顶,呈半圆形,可容纳约5,000名观众。如今,它仍是夏季雅典艺术节的主要演出场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卫城上俯瞰现代雅典都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帕台农神庙(Parthenon)是雅典卫城最著名的建筑,也是古希腊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建于公元前430年。白色大理石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光芒,柱廊整齐而庄严,令人感受到古希腊建筑的宏伟与秩序之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卡 @ 帕台农神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卫城建筑局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厄瑞克忒翁神庙(Erechtheion)建于公元前421至406年。传说中,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都想成为雅典的新守护神,于是各自献礼让市民做出选择。波塞冬用三叉戟击地,涌出盐泉;雅典娜插下长矛,一棵橄榄树立刻从土地中长出。市民们选择了雅典娜,从此她成为雅典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厄瑞克忒翁神庙的一大特点是南廊的立柱采用了精美的少女雕像。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原作少女柱已被移入卫城博物馆,原来的位置上则换上了复制品。刚才我们在博物馆中已经看到了这些真迹。</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卡 @ 厄瑞克忒翁神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别卫城,那些柱子静静守着古老的荣耀,也守着我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团游结束后,我们四人开始自由活动。领队提醒,今天因罢工,地铁最后一班是4:30,同时提醒若碰上示威可能会有催泪弹,需要小心。我本想亲眼见识一番,但最终并未遇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吃个午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来到热闹的普拉卡区(Plaka),这是雅典著名的老街区。狭窄的小巷两旁有着各式小商店、酒吧和餐厅,满满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那菲欧提卡区 (Anafiotika),位于卫城北坡、普拉卡区高处。每条街道都有一定的坡度,这里很多地方都能眺望山顶上的卫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狭窄的巷子、白色小屋,我觉得这里是雅典最可爱的街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艺术家应该和我有同感吧?不然怎么会在这里写生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涂鸦墙,上边两个区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Monastiraki 广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雅典老城区的心脏地带,</span>紧邻 普拉卡区,建筑风格多元,<span style="font-size:18px;">融合了古希腊、拜占庭、奥斯曼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街头艺人、摊贩、小吃店和宗教建筑比邻而立,感觉非常接地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场附近有几条餐饮业比较集中的街道,这条街早早就被装点成了万圣节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近还看到一幅有趣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登上酒店的屋顶,看着卫城的夜景,结束了在雅典的这一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2/2025: 今天一早离开雅典,目的地是奥林匹亚,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途中在几个地方停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站:科林斯运河(Corinth Canal)</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人工运河,古代就有人梦想开凿这条运河,但直到19世纪末才最终建成。于 1893 年正式通航。联通了爱琴海和艾欧尼亚海,全长约 6.4 公里。最窄处只有 21 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站:纳夫普利翁(Nafplio): 一个迷人的海滨小城,曾是希腊独立后的第一个首都( 1829–1834 ),之后首都迁至雅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纳夫普利翁港口旁停着游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个漂浮在水上的城堡,我们只是开车经过,没有拍成照片,只能在网上下载一张。导游说以前的行刑人被人厌恶,只能住在海里的小城堡里,每天沿着一条铁链涉水进镇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近的小广场上可以看到建在山上的一个大城堡。听说登高需要999级台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城里头适合慢慢逛。我们到的时候下着雨,打着雨伞小小走一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城区的狭窄小巷、阳台和广场,充满欧式风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城市干净整齐,比首都雅典强多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不少小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些橱窗吸引了我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小车也太可爱了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站:迈锡尼(Mycenae)。这里是公元前16至13世纪迈锡尼文明的中心,也是希腊神话故事的核心舞台。阿伽门农王从这里走向特洛伊,也从这里开始了悲剧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迈锡尼城墙遗址(Mycenae Fortification Walls)</p><p class="ql-block">城墙建于三千多年前的青铜时代晚期,是迈锡尼文明的重要遗迹。由于构成城墙的石块巨大而厚重,后世的古希腊人相信,只有神话中的独眼巨人(Cyclopes)才能完成这样的壮举,因此称其为“独眼巨人城墙”(Cyclopean Walls)。</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著名的 “狮子门”,建于公元前 1250 年左右,是迈锡尼文明鼎盛时期的主要城门。门楣上的浮雕描绘两只狮子相对而立,中间夹着一根立柱,这是欧洲最早的巨型雕刻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这张解说牌,迈锡尼统治者将权力中心设在建在高地的宫殿上,并由坚固的防御城墙环绕。城墙高达12米以上、厚约7米,并设有城门和通向地下水源的通道。迈锡尼卫城的防御墙顺应地形建造,呈三角形,占地约3万平方米,总长约900米,建造经历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1. 最早期(约公元前1350年):位于山丘最高处,使用坚硬石灰岩巨石。</p><p class="ql-block"> 2. 第二阶段(约公元前1250年):建造狮子门、北门及西侧扩展部分,并将A号墓圈纳入防御范围,主要使用整齐石块砌筑。</p><p class="ql-block"> 3. 最后阶段(约公元前1200年):向东北方向扩展,保证卫城北侧地下水池安全通行,使用坚硬石灰岩建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号王陵区 <span style="font-size:18px;">(Grave Circle A)</span>是迈锡尼文明早期的贵族陵区,年代约为公元前1600–1500年。这里采用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环形坑墓</span>(shaft graves),用于埋葬王室成员和贵族。考古发掘中,这里出土了大量珍贵随葬品,包括黄金面具、珠宝、武器和象牙装饰品,显示了当时统治阶层的财富与地位。这些文物现收藏在我们待会儿要参观的迈锡尼考古博物馆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辉煌的宫殿与神庙如今已无踪影,只剩下风化的石墙与散落的地基,静静铺展在山坡之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抬头望去,周围的山谷宁静开阔,仿佛它们才是这段历史真正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满眼都是石头和草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棵红叶的树,这一抹红在苍黄的大地上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迈锡尼前,在“狮子门”前留了一张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前往迈锡尼考古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当地发掘出的陶器、小型雕像和壁画残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迈锡尼考古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从迈锡尼及周边地区出土的青铜时代文物,是了解迈锡尼王室与贵族生活的最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展厅主要展示迈锡尼人的生活,展出了从古城出土的陶瓷器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清楚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迈锡尼</span>王宫的布局。宫殿建在卫城高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核心是梅加隆(Megaron)。</span>最初它是南北向的布局,大约在公元前15至14世纪。到了公元前1350–1300年,宫殿改为东西向,并增建了接待厅、储藏室和作坊等附属建筑。大约公元前1250年,经历地震和火灾后,梅加隆才形成我们看到的最终格局。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这座宫殿和附属建筑最终被大火摧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绘有螺旋纹和莲花纹饰的宫殿残存壁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壁画室(Room with the Fresco的残片),和迈锡尼神庙一样,这个房间主要用于仪式和祭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眼前是一尊双手高举的陶土小人像,据说可能是古人用来祭祀或崇拜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壁画残片与陶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迈锡尼考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无疑是从 A号墓(Grave Circle A) 出土的黄金面具,常被称为“阿伽门农面具”。这座墓葬建于公元前16–15世纪,是迈锡尼早期王室成员的安息之地。虽然面具并非真正属于阿伽门农,但它精美的工艺和闪耀的金色,让人依然能感受到古代王权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展示的 线形文字B 是迈锡尼人使用的文字,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用来书写希腊语的系统。它大约在公元前1450–1200年间使用,通常刻在泥板上,用于记录宫殿的物资、税收和行政事务。</p><p class="ql-block">在线形文字B出现之前,克里特的米诺斯文明使用的是 线形文字A,至今尚未完全破译,而且并非用来书写希腊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资料记载,迈锡尼古风时期(公元前7–6世纪),建造了多座重要神殿,如阿伽门农神殿、恩亚利神殿,以及位于卫城顶的雅典娜或赫拉神庙。卫城及周边还出土了大量陶器和小型随葬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迈锡尼考古博物馆展示的陶器,因匆忙走过,我没有拍下解说牌,所以不太清楚它的具体用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迈锡尼考古博物馆,我们参观了 阿特柔斯墓,俗称“阿伽门农墓”。这座典型的圆顶墓,也叫蜂巢式墓,是迈锡尼最壮观的建筑之一。建于公元前1350–1250年,由墓道、入口、圆顶墓室和一个小侧室组成。入口用上了巨大的石块,墙面光滑平整,门面曾经装饰得非常华丽,其中一些雕刻现在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和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墓在被发现时已经遭到盗掘,陪葬品和墓主身份无法考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午餐是当地特色:两个大大的洋蓟 (Artichoke) 配上胡萝卜和土豆,酸酸的味道让人胃口大开,可越吃越觉得饿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集的希腊跟游记就此结束。下图是我们的旅游大巴与沿途风景,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橄榄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