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4093933</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人生不过三万天</p> <p class="ql-block">岁月的列车缓缓前行,那些烙印在时光里的记忆渐渐清晰。八十年代那会儿的童年,真的是让人感慨万千。咱们那时候是怎么过来的呢?和男生搓泥巴、打弹弓、滚铁环、捣鸟窝;与女生割猪草、捉螃蟹、玩“过家家”、跳橡皮筋;一起偷过生产队的红苕,吃苞谷粑面面饭,喝过南瓜花汤;左邻右舍关系和睦,调工换活不计较报酬……现在想想,心里很不是滋味,毕竟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岁月不饶人啊,咱们都成了带孙一族,童年的时光既快乐又辛酸。</p> 舌尖旧滋味 <p class="ql-block">童年最难忘的味道,莫过于我母亲炕在大锅里的蔫红苕。每到农历的八月,母亲会一大早把红苕藤割回来喂猪,然后用锄头将红苕挖起来,去掉须根洗净放在锅里加水蒸熟。捡起来放在筲箕,洗锅擦干水份,把蒸熟的红苕一根一根依次放锅里慢慢炕蔫。我放学回家,放下书包,手都不想洗忙着揭开锅盖,看着一根根炕得金黄微蔫的红苕,馋得我囗水直流。如今年过半百的我,再没吃过那样炕的蔫红苕了。虽然县城里大街小巷都在卖烤红苕,而且卖的特贵,却再也吃不出母亲炕的蔫红苕味道。</p> 玩物忆童年 <p class="ql-block">记得是1981年5月的有一天,在村小看见同学滚铁环,厚着脸皮求同学给我滚了几圈,心痒痒的。放学回家趁父母没在,偷偷地把母亲蒸饭用甑子上的铁圈取下,找一截铁丝弯成钩,插上一截竹杆,我也拥有铁环咯!沿着院坝开心地滚了一圈又一圈,玩累了开始做作业。母亲收工准备做晚饭,甑子散落一地,父亲气得操起门背后的楠竹条子,雨点般落在我的屁股上,吃了一顿足实的“笋子炒肉”。</p> 光影声记忆 <p class="ql-block">记得1983年暑假的一天,邻家小哥一早偷偷告诉我,今天中午两点半将播放40集武侠电视连续剧《再向虎山行》。我匆忙把猪草割了一背兜回来,写了几页作业。端根小板凳赶到小哥家,十多个小伙伴早已围坐在当年的奢侈品——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前。好不容易挨到两点半,看了不到10分钟,雪花布满屏幕。小李守着电视的微调开关,我和小伙伴们拼命转动笨重的室外天线,“向左边一点!””向右来一点!”“好了!”真心怀念当年的《再向虎山行》!</p> 同窗不了情 <p class="ql-block">1984年我和个子不高青梅竹马的琼,早上一路去学校,放学后一起背着背兜割猪草或捡柴禾相互帮助,一同嬉戏捉螃蟹。没大人在的时候常常带她到我家门背后比身高,也玩“过家家”的游戏,一起分享着那些关于成长的烦恼和喜悦。直到有一天,琼哭着告诉我,她在县里工作的哥将会为其安排工作,意味着初中毕业我们将分开,曾经“过家家”的“恋情”也玩完了。我们抱头痛哭,分不清是鼻涕还是泪水。时至今日,我们都已老去,都成了带孙一族,但那刻骨铭心的旧时光,却无法割舍,令人陶醉。</p> 邻里烟火气 <p class="ql-block">母亲在80年代是小有名气的“接生婆”,所以左邻右舍都记得她的好,对我很照顾。记得有一次,父亲帮外村打石头砌田坎,母亲到县城办事去了,天都黑了也不见他们踪影。我又饿又怕,关上木门望着摇曳的煤油灯发呆。“啪啪啪”的敲门声响起,“铭儿在家吗?我是你王婶。”从门缝里看见手里拿着几个苞谷粑的邻居王婶,我拉开了门,“你爸爸妈妈还没回来吗?这里有点苞谷粑,趁热吃吧!”接过尚有余温的苞谷粑,幸福的泪水盈满眼眶。至今想起,仍然心里很暖余温犹在。</p> 成长闯关记 <p class="ql-block">成长路上,我遇到的“难关”就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求学的迷茫。那是1986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楠中学高89级,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离梦想的大学又近了一步,难过的是将远离父母到陌生地方求学。报道那天,我和父母背着被子、衣服、大米等,走了十多里山路到街上,周哥把东西绑自行车上,含泪与他们告別,同周哥赶往学校。面对生面孔新环境,没有退缩,校长和班主任见我热爱学习且关心同学,毅然决定让我担任高89级团支部书记。我闯关成功,开启了高中三年的校园生活。</p> 时光致自已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我们,身上虽然穿着朴素,却充满了朝气,骑二八大杠带着女生去校外兜风,用柳树叶吹出的口哨声,是青春的旋律。课间与小伙伴跳皮筋、滚铁环,欢声笑语洒满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课堂上,为了心仪的女生,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传递小纸条;放学后,伙同男生一起追着夕阳疯跑……那段岁月里没有太多的纷扰,既青涩又美好。如今的我想告诉自已,那此年奋斗的时光是多么珍贵,虽说没有活成父母期望的样子,很多愿望也没能实现,但至少努力过。唯愿自己永远保持这份热忱与纯粹,无畏地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