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续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同学们游玩拙政园时的留下的珍贵瞬间,其中大部分取自同伴上传照片,并经剪辑修图后</span>收集在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风和日丽中的拙政园,成了我们这群“</span><b style="font-size:18px;">老顽童</b><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时光隧道。</span></p> 张香桥 <p class="ql-block"> <b>微笑一刻值千金。</b></p><p class="ql-block"> 微笑,是人类最原始、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一个真诚的微笑,无需言语,就能传递出友好、善意、接纳等积极情绪,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p> 晚翠圆洞门 <p class="ql-block"> 月洞门前的美女,依旧青春年华。</p> 荷花池 <p class="ql-block"> 荷花池旁的俊男,英姿不减当年。</p> 梧竹幽居 <p class="ql-block"> 在梧竹幽居亭的背衬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与并肩前行的同学伴侣。</span></p> 雪香云蔚亭 <p class="ql-block"> 白发与荷花相映,当年为积累知识的紧张,已化作此刻对园林造景的悠然探讨。</p> 见山楼 <p class="ql-block"> 白发同窗,在见山楼前笑闹着复刻青春合影。</p> 香州 <p class="ql-block"> 碧波荷塘,将五十年的光阴折叠成水墨。</p> 兰雪堂 竹回廊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的感悟是</span>千言万语道不尽,滔滔不绝汇成一句话:<b>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平凡感动,都是一个个精彩的过程。有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中一路收藏堆积的所有点点滴滴</b>!</p> 观前街 干将路 <p class="ql-block"> 乘坐大巴,从拙政园来到干将东路北侧的宫巷口下车。</p> <p class="ql-block"> 干将路是苏州市东西向横贯市中心区的一条主干道,东起东环路,西至西环路,全长7公里,其中穿越古城段为3.5公里,以乐桥为界,分为干将东路、干将西路。1994年实施拓宽工程后形成“两路夹一河”的独特格局,保留古城河道与历史街巷特征。</p><p class="ql-block"> 干将路的名称可追溯至宋代之前的古坊名“<b>干将坊</b>”。 </p> 干将坊 <p class="ql-block"> <b>干将坊</b>的命名直接关联春秋时期吴国铸剑师干将的传说。据史料记载,<b style="font-size:18px;">干将</b><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春秋年间一位善于铸剑的冶匠,他受</span><b style="font-size:18px;">吴王阖闾</b><span style="font-size:18px;">之命,与妻子</span><b style="font-size:18px;">莫邪</b><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相门一带铸剑,用了三年时间,为吴王铸成了锋利无比的雌雄两把宝剑,雄剑名干将,雌剑叫莫邪。</span>后人立坊纪念,形成“<b>干将坊</b>”地名。</p> 宫巷 <p class="ql-block"> 下车后,沿着宫巷路往北前行。</p><p class="ql-block"> 宫巷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中部,南起干将东路,北接观前街中段,因巷口正对玄妙观正门,故得名。</p><p class="ql-block"> 宫巷<span style="font-size:18px;">宽14米,长430米,</span>沥青与花岗岩石板结合的特色路面。</p> 基督教宫巷堂 <p class="ql-block"> 位于宫巷,名叫<b>乐群社会堂大教堂</b>,始建于1891年,由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传教士韩明德等人主持建造,是苏州地区早期基督教传教活动的核心场所之一。1921年由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span style="font-size:18px;">改建为西式风格建筑并正式定名,取义《礼记》的“</span><b style="font-size:18px;">敬业乐群</b><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8年后成为苏州基督教会保留的四大教堂之一。</span>1966年后被占用,1986年恢复宗教功能,现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基督教宫巷堂,简称宫巷堂。</span></p><p class="ql-block"> 建筑主体呈奶黄色,正立面三间,中辟拱门,左右设券窗,山尖浮塑红色十字架,门额现存“<b>基督教宫巷堂</b>”标识。陡坡灰瓦屋顶配大拱窗,内部为两层结构(局部三层),含大、小礼堂。两侧四方五层塔楼顶部为四角攒尖红瓦顶,高约20米,正面每层辟拱窗(顶层两窗,其余各层一窗),侧面四、五层开窗。</p> 雅戈尔富宫大酒店 <p class="ql-block"> 为商务型酒店,观前街宫巷63号。主体建筑融合苏式园林与简约西方设计风格。</p> 高氧时尚酒店 <p class="ql-block"> <b>核心亮点:高氧系统+黄金地段</b></p><p class="ql-block"> ● <b>“高氧”黑科技</b></p><p class="ql-block"> 全房配备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敏感人群友好,开窗即享老城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 <b>无敌位置</b></p><p class="ql-block"> 步行3分钟到松鹤楼、采芝斋等百年老字号。</p> 棂星门牌坊 <p class="ql-block"> 位于玄妙观前。</p> 玄妙观 简介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玄都胜境,人间福地﹣﹣</span><b style="font-size:18px;">玄妙观</b><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苏州古城坐标中心的姑苏区观前街94号。玄妙观为江南著名道观,</span>有“<b>江南第一古观</b>”之称,是苏州道教宫观的建筑,是道教文化遗产的精华之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玄妙观,为吴地灵脉之所在:西汉年间,于此筑“</span><b style="font-size:18px;">通天台</b><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观天象,致感天人;</span>西晋咸宁二年(276年)道观初建,名真庆道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观名取自老子的《道德经》,</span>“<b>玄之又玄,众妙之门</b>”<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后,历代帝皇崇祀不断,道院也随帝皇救命。唐代改称为开元宫,宋时称天庆观,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诏改天庆观为玄妙观,</span>清康熙时,为避讳改称圆妙观,民国元年恢复玄妙观之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历经1700余年岁月风霜,玄妙观香火绵延,形成了东至洙泗巷,西至大成坊,北至旧学前,南至观前街巍峨建筑群,虽经民国、文革之破坏,但观内宋、元、明、清殿宇建筑依然齐俱。更因有长江以南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南宋木结构建筑﹣﹣三清殿于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玄妙观于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玄妙观内供奉三清、玉皇诸圣,其神总镇八方,运化四时,灵应昭著,为古代苏州官府、士绅祈福攘灾的重要场所。千百年来,苏州民众祝厘却灾于此,娱乐休憩于此,使玄妙观不仅成为佑护苏州芸芸 众生的灵应之地,也成为苏州地方文化、民俗传承的载体,承载着一代代苏州人的文化记忆,成为吴地民众的心灵故土、精神家园。</span></p><p class="ql-block"> 玄妙观中轴线上,依次贯穿<b>山门、三清殿、弥罗宝阁</b>,并有二十余座别院拱卫主体建筑。</p> 山门 <p class="ql-block"> 因时间关系,匆匆一瞥后,返回观前街,赶上大部队前往松鹤楼。</p> 观前街 <p class="ql-block"> 宋代,<b>玄妙观</b>名<b>天庆观</b>,故街名<b>天庆观前</b>,又名<b>碎锦街</b>。元代,<b>天庆观</b>改名<b>玄妙观</b>,街名随即改为<b>玄妙观前</b>,后又演化为<b>观前街</b>。</p><p class="ql-block"> 观前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起临顿路(醋坊桥),西至人民路(察院场),主街全长780米。东濒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南临苏州公园,西接苏州城隍庙,北靠苏州火车站和北寺塔报恩寺。</p><p class="ql-block"> 1982年6月,观前街改为<b>步行街</b>。</p> 松鹤楼 <p class="ql-block"> <b>中国四大名店之一</b>(北京全聚德,扬州富春花园,苏州松鹤楼,杭州楼外楼)。苏州的“<b>天下第一食府</b>”之称也源自松鹤楼。</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因“<b>乾隆下江南</b>”到松鹤楼点吃独创的松鼠鳜鱼,已及金庸《天龙八部》提及而广为人知,2007年获金庸题词“<b>百年老店,历久常新</b>”。国际、国内烹饪大赛上,松鹤楼的名厨屡获金奖。20世纪00年代以该店为原型拍摄的电影《满意不满意》誉满全国。</p> <p class="ql-block"> 松鹤楼菜馆是苏州老字号苏帮菜馆。清乾隆廿二年(1757年)徐氏创立,初为玄妙观旁面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参与苏州面业公所重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转型为菜面馆。1918年濒临倒闭后由张文炳重组为和记松鹤楼,引入名厨并创制松鼠鳜鱼等经典菜品,转型菜馆,专注苏帮传统菜肴,逐步发展为地方宴客名店。其名取“松鹤寓长寿”之意。 </p> <p class="ql-block"> 现存观前街总店为1984年扩建,保留苏帮菜技艺传承体系,2025年在伦敦开设首家海外分店。 </p><p class="ql-block"> 该店坚持选料严谨、烹调讲究、礼貌服务和灵活经营的特色。擅长火工、刀工,讲究色、香、味形,保持原汁原味。</p>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此午餐的冷盆。</p> <p class="ql-block"> 热炒包括镇店名菜<b style="font-size:18px;">松鼠桂鱼(</b><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图1)</span>,现炸鱼身淋秘制糖醋汁,外酥里嫩;<b style="font-size:18px;">清溜河虾仁(</b><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图2),手工现剥河虾,配龙井茶解腻;</span><b>响油鳝糊(下图7)</b>,现划鳝丝配滚油激香,经典甜咸口……</p> <p class="ql-block"> 一场味觉的时空对话。</p> <p class="ql-block"> 47年前,是同窗三年的华理学生食堂,朴实无华的简餐;相识50年后的今天,丰盛美味的佳肴。而中间延续的则是最真实的烟火人间。</p> <p class="ql-block"> 敬所有,值得珍藏的岁月,与不必等待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米酒下菜,才发现最对味的,还是那口熟悉的醇厚。</p> <p class="ql-block"> 酒的种类风情万种,终是故事;老窖的凛冽绵长,才是归途。餐毕散场,身体给出了最诚实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 来日方长,让同学聚会再来得猛烈些吧!</p><p class="ql-block"> 时不我待,让同学情谊再结得醇厚些吧!</p> 自由活动 逛观前街/苏州公园 逛观前街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的自由活动,近一半同学去卡拉OK,我们17位则去逛观前街。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闲逛</span>在观前街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忽然发现彼此的步伐依然同步,当年为赶课狂奔的节奏,如今成了闲逛时默契的并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顿时</span>感悟同学间这三天的朝夕相处,带给我们的体会是风景并非都在远方,用心体会,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理解的眼神,都会带给一份心灵的悸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由于天气非常闷热,且上午游览拙政园后也较累,故</span>逛了一会儿后,大家一致同意去苏州公园茶馆,边喝茶聊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边休息。</span></p> 苏州公园 <p class="ql-block"> 据《苏州市志》记载:“<b>苏州公园</b>“是苏州第一座现代公园,俗称“<b>大公园</b>”,位于苏州古城中心的公园路、民治路、五卅路、草桥弄之间,占地64亩,全年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 考证公园渊源,可以推至春秋,原为<b>春秋吴子城遗址</b>,<b>汉为太守署</b>。</p><p class="ql-block"> 唐宋又有增葺,该园已“<b>春日民众可入游乐</b>”。 元末为张士诚王府,后焚毁,遂沦为荒地,称<b>皇废基</b>。</p><p class="ql-block"> <b>苏州公园</b>,始建于 1909 年(清宣统元年),由当时的苏州知府李超琼筹款修建,是苏州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公园,最初名为“<b>苏州市公共体育场</b>”,后改名为“<b>皇废基公园</b>”,1928 年更名为“<b>苏州公园</b>”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翻阅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苏州地图,在梗子巷南有池沼,地较疏旷。时值西风东渐,遂有人建议在此建“市民公园”。一块日后在苏州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闲地”开始引起了开明士绅的关注。“五四”运动后,各界人士倡议造一座包含图书馆、文物陈列室、会堂、音乐厅等科学文化娱乐设施俱全的公园。1920年,江阴旅沪巨商奚萼铭慨捐5万银元开始了筹建。先由苏州工专土木科学生测绘平面图,再交上海公董局法国园艺家若索姆规划设计。是年7月末,先在园中部荷池南建成一座城堡式两层、四面钟楼的图书馆(原吴县图书馆)。馆东侧临池为“东斋”茶室,西南角建西亭,园东南辟池名“月亮”,池边修廊,紫藤纷披,又植树4000余株。20年代城内外古典园林极少开放,公园被民众誉为城内清静地。 </p> <p class="ql-block"> 苏州公园历经七十余年沧桑,虽经多次整修,仍保持了建园初期形成的法国式花园与中国自然山水交融的布局风格。2001年,市政府决定对其进行全面改造,以改善环境、健全设施功能、适应城市建设之发展。</p> <p class="ql-block"> 在苏州公园东门的悠悠绿意间,有一处备受老年朋友青睐的所在--<b>东斋茶室</b>。它就像一位亲切的老友,静静守候,成了老人们社交休闲的温暖港湾。</p><p class="ql-block"> 在露天茶座里,老茶客们可以畅享一天的悠然时光。清晨6点,当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公园,东斋茶室就渐渐热闹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茶品丰富,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新的碧螺春、淡雅的龙井、</span>醇厚的炒青、馥郁的红茶、每一种都散发着独特的香气。价格方面十分公道亲民,还能免费续水。</p> <p class="ql-block"> 选一隅清幽之地,泡一杯<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span>茶。</p> <p class="ql-block"> <b>观茶,静候杯中茶叶浮沉,如同心绪在时光里舒展,淡看人世间纷杂烦扰,勾起难忘的三年寒窗</b>。</p> <p class="ql-block"> <b>闻茶,深吸盏中茶香袅袅,好似心灵在时空里飘逸,深情同学间率直纯真,心醉不老的同窗之谊。</b></p> <p class="ql-block"> <b>喝茶,初尝苦涩,回味甘甜,在舌尖绽放,每一口都是对成长滋味的感动。</b></p> <p class="ql-block"> <b>喝的是茶,品的却是心境,手捧茶杯的那一刻,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放松。 </b> </p> <p class="ql-block"> <b>平平淡淡才是真,如同一杯普通的茶,却蕴含着无尽的韵味在其中。</b> </p> <p class="ql-block"> <b>风里雨里都无妨,愿有一盏热茶为我们守候,温暖如初的温度。</b></p> <p class="ql-block"> <b>时间在茶香流转间悄然消逝无踪,只留下心中那一抹同学情谊清香永存。</b></p> 卡拉OK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俗话说“人到六十古来稀”,可如今是“人到七十不稀奇”。别以为我们老了,哈哈!我们已被岁月泯灭了的童心,又复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午餐后,同学们余兴激增,去卡拉OK厅,充分展现各自才能,放声地唱,激情地跳,尽情地说,开心地笑,那种恣意和放纵,演绎了一台欢快的歌舞,再一次成为青春的再现,值得永恒的回味。</span>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虽然未去卡拉OK,但那熟悉的《<b>同学情</b>》旋律依然在耳边回响。</p> <p class="ql-block"> “哪里去品味,哪里去寻找,同学间的深情那纯真的味道。曾记得在一起吃饭侃古今,求真知追梦想风华正茂;同桌的你我关系总那么微妙,甜美的故事谁也忘不掉。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不论贫富官大小。多少次梦里,梦里喜相聚,脸上总挂着醉人的笑。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不论天涯与海角,多少次梦里,梦里喜相聚,同学情总让人魂牵梦绕。哪里去品味,哪里去寻找,同学间的亲情那醇厚的味道。看一看彼此模样可改变,问一问父母妻儿可安好。现在的你我都在慢慢变老,同学的友情谁也忘不掉。”</p> <p class="ql-block">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人们都说,那是美妙的传说;我更想说,那是动人的情歌,这就是《<b>相聚是首歌</b>》。</p> <p class="ql-block"> “你曾对我说 ,相遇是首歌,</p><p class="ql-block"> 同学是前世的债 ,今生的情哦!</p><p class="ql-block"> 相遇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p><p class="ql-block"> 相知是那传神的琴弦 ,绵长也柔和。</p><p class="ql-block"> 你曾对我说,相聚是首歌,</p><p class="ql-block"> 同学情是思念的火,牵挂的魂哦!</p><p class="ql-block"> 相聚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p><p class="ql-block"> 相惜是那传情的琴弓,绵柔也执着。”</p> <p class="ql-block"> 最后《<b>致我们永不逝去的青春</b>》:</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们年轻,那是生理现象,曾经的我们,天真烂漫年少无知够疯狂。以为借我一双翅膀,海阔天空任飞翔。我们以为这就是青春和理想,殊不知,命运最擅长把人玩弄于股掌。</p><p class="ql-block"> 有些梦,本来抓在手中,正发酵酝酿,可醒来,却是美梦黄粱。远大抱负,一次次被残酷现实折断翅膀,美好理想,一回回让无情社会迷失方向。</p><p class="ql-block"> 望着满身的创伤,我们学会成长与坚强。面对人生,不再怅惘,瞻望前途,不再迷茫。望着伤愈的翅膀,我们依旧选择年轻模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依然年轻 ,那是心理健康,当下的我们,历经沧桑沉稳持重不轻狂。</p><p class="ql-block"> 看清了自己,一路走来为什么跌跌撞撞,懂得了自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别逞强。</p><p class="ql-block"> 看淡人间浮华三千,无欲无求则柔刚,珍惜当下知足感恩,无怨无恨则安康。</p> <p class="ql-block"> 明天我们还将年轻,那是人生梦想,未来的我们,怀揣希望笑对流年仍时尚。</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轻拥岁月,静守一方,闲观庭前花开花落,漫赏随天外云卷云舒,与阳光对望。</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永远年轻,放飞梦想,想聚就聚,闲游四方,别再等来日方长。</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相依相伴,携一缕阳光,陶醉在夕阳西下的小路上,天老地荒。</p> <p class="ql-block"> 自由活动结束后,返回酒店晚餐。</p> <p class="ql-block"> 饭后百步走,再次前往玉波桥走一圈,结束今天的行程时,蓦然发现:<b>同学情不是凝固的琥珀,而是流动的江河:在拙政园的曲径里蜿蜒,在松鹤楼的碗碟中沉淀,在观前街的人潮里奔涌,在卡拉 OK 的声浪中沸腾,在茶室的灯光下,汇聚成一片静水深流</b>。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