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山西自驾行第六天,游<b>运城七彩盐湖</b>。<div>七彩盐湖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总面积132平方公里,以湖面随不同季节呈现红、黄、蓝、绿等多彩色块而闻名。</div><div>盐湖形成于约65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由含盐矿物质长期沉淀蒸发形成。有4600年食盐开采史,古称河东盐池,是古代北方重要食盐基地。2020年启动“退盐还湖”生态修复,停止工业采盐,颁布保护条例,现为200多种鸟类(如火烈鸟)栖息地。</div> 我们没到景区正门,车停路边辅路,从一个当地人进的入口进入。 租辆共享单车,沿湖边碎石路骑行。 这边没有游客,我们走走停停。 这里有些七彩的感觉了,航拍应该更漂亮。在夏季高温强光下,盐湖中钾、钠等成分浓度差异,以及杜氏盐藻、卤虫等微生物繁殖,导致湖水呈现七彩斑斓景象。 路边的野花 <p class="ql-block">当地人捞上来的盐,晶莹剔透,说是还要放两年才可以食用。</p> 这水鸟是鹬鸟 似乎还有反嘴鹬呢 返回了,每人租单车花了20元左右,不便宜,就是方便自由。 离开盐湖到东湖农贸市场吃了非常好吃的𰻞𰻞面 买了水果,前往下一站砥洎城。 <p class="ql-block"><b>砥洎城(di ji) </b>位于山西省阳城县润城村</p> <p class="ql-block">该城建于磐石之上,南接村镇,北邻沁河,三面环水,恰如砥柱中流,巍然屹立。水域面积20万平方米,因古代沁河称洎水,故为“砥洎城” 。(图片取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砥洎城占地面积约6.6万平方米。据碑记记载,创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代曾经局部修补,现存建筑为明代风格。</p><p class="ql-block">砥洎城的坩埚城墙为世界一绝,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城,城墙下部是鹅卵石,上面由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的坩埚砌成。坩埚为古代冶铁的器皿,可见当年这里冶铁业的发达。</p> <p class="ql-block">据说1941年日本鬼子曾经因城内有八路军伤员和医疗队,用大炮攻城都无功而返。<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谓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固若金汤。</span></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的步道也是鹅卵石的,铺的非常平整。</p> <p class="ql-block">这坩埚城墙在陆地上约高12米,水面上高20米。</p> <p class="ql-block">墙角处堆着一些废弃的坩埚,似乎比砌成墙用的大些。</p> <p class="ql-block">这个家伙并不太沉</p> 枣糕是这儿的特色食品。 城墙上还有瞭望孔 城墙下面的沁河 铸的大铁牛,看来这里的铁很丰富哦。 <p class="ql-block">吃着枣糕,离开印象深刻的砥洎城,前往高平市。</p> 由阳城往高平市路上,看到远处两座塔,辉珍用手机拍了下来。回来后百度才知道,那是阳城的<b>海会寺双塔</b>。全国重点文保单位。<br>矮的是<b>唐代舍利塔</b>:建于后梁龙德二年(922年),为纪念顺慜禅师而建,六角十级,高约20米,因塔身密布佛龛俗称“千佛塔”,因地基下沉向西倾斜,千年不倒,有“中国比萨斜塔”之称。<br>高的是<b>明代如来塔</b>: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巨商李思孝捐资修建,八角十三级,高约50米,第十层支出平座,置八根琉璃擎檐柱及围栏,形成悬空楼阁,为“北方楼阁式塔唯一佳例”。塔内中空,有螺旋楼梯可登到十三层塔顶。<div>双塔体现了唐至明清的建筑艺术精华,被誉为“国之魄宝”。</div> <p class="ql-block">9月10日,出游第七天。今天游高平市景点,没想到高平(县级)市拥有22处国保单位,位居全国前列,使我们不得不在高平又多逗留一天。</p> 第一站,<b>长平之战遗址。</b>战国时期(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爆发的长达三年的战争。以“纸上谈兵”的赵将赵括战死沙场,秦将白起坑杀45万赵军降卒而闻名,成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加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 这场战争的残酷程度令人震惊。据说当年这儿的很大一片地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 这是“纸上谈兵”赵括的像 纪念阵亡将士的塔 在累累白骨上建起了纪念馆 <p class="ql-block">第二站,<b>定林寺</b>始建于南北朝,原名永德寺,因寺内定林泉得名,是高平市国保单位最大的一处。</p> 门外这棵1000多年的古松被称为“腾龙金松”。 山门,从左侧这个窄楼梯上到二层口,可以看到并拍到顶上的莲花藻井。 定林寺山门二楼的<b>元代木质藻井</b>,以其独特的莲花头垂花柱设计和“八面开花”造型著称,是山西现存元代藻井中的孤例,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与历史价值。 元代雷音宝殿 雷音殿内的壁画 寺内的定林泉终年不涸 寺的东山坡上有两孔疑似北魏的石窟 里面有石像,但头应该是后来补上的。 <p class="ql-block">第三站,高平<b>铁佛寺</b>因曾有铁佛而得名,始建年代不详,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重修,明代大修,整体建筑呈现出金、元、明时期的过渡风格。以明代彩塑艺术闻名于世。</p> 因“黑神话悟空”出了名的铁佛寺,现在开放了。 <p class="ql-block">铁佛寺就在这个米山镇的农家小院内,开始分给姓孟的农家,因铁佛寺内佛头被盗,孟家无力保护,报与当地文物局,才使这铁佛寺大放异彩。</p> 寺内循环播放的视频 <p class="ql-block">殿内当中的释迦牟尼塑像为明代彩塑,完成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其头上背光华丽且高大,直接顶到了房顶。可惜旁边的文殊菩萨造像已经没有头了。</p> <p class="ql-block">主佛头顶背光悬塑上有三世佛、十二圆觉菩萨、接引佛、十大明王、大鹏金翅鸟,金刚,流云、飞凤、蟠龙穿插其间,外围贴金火焰纹,辉煌至极。</p> <p class="ql-block">来一段殿内的视频。小小七十平米的殿堂内,二十八尊塑像密密麻麻,二十四尊诸天塑像似佛似魔,环绕释迦牟尼佛分布,文官、女立像与将军、金刚像交替排列,形成动静结合的视觉节奏。</p> <p class="ql-block">铁佛寺的二十四诸天神彩塑群以“铁丝造型”著称,塑像每尊高三米,运用铁质骨架辅助泥塑,使人物须发、衣纹呈现动态张力。文武将神表情各异,铠甲与飘带通过铁丝塑形展现出层次感,这种技法被称为“以铁为骨”,成为明代彩塑的巅峰之作。</p><p class="ql-block">特别是武将塑像多怪诞夸张,豹眼悬空,狮鼻朝天,犬牙呲露,血口大张,不似佛却像魔,打破了传统的佛像造型。</p> <p class="ql-block">西侧南起第一尊为崇宁真君,原型是关公,在宋代被加封为崇宁真君。造像为中年武将形象,头顶奢华精美发冠,面容肃穆生威,双目凝视前方,身着铠甲,脚蹬战靴,双脚分开站立,身躯微倾向前,袖袂迎风飘扬,充满动感;左手置于胸前,可惜右手缺失,不然该有一把青龙偃月刀的。</p> <p class="ql-block">西侧第三尊为阎罗王,是掌管阴曹地府的阎王爷,头戴梁冠。</p> 西侧第四尊是散脂大将,本是婆罗门教的夜叉神,到中国后变成了武将形象,相貌是青面獠牙。 <p class="ql-block">西侧第五尊大功德天(吉祥天),造像为中国后妃装扮,头顶奢华精美发冠,脸额圆润,神态安详,体态端庄,眉目间透出圣洁和虔敬的心境,表情嫣然含笑,充满东方女性的古典美。</p> <p class="ql-block">西侧第六尊罗刹天,为力士像。造像面部表情为狰狞忿怒相,锁眉怒目,大嘴阔张,獠牙露齿,环形耳珰饰连珠,头发如火焰冲天而立,发根处系一小佛头。</p> <p class="ql-block">西侧第八尊韦陀天,为青年武将形象,相貌忠厚善良,面容表情全神贯注,两眼凝视前方。</p> <p class="ql-block">东侧南起第一尊为昭惠真君,就是二郎神。为青年武士形象,面目俊朗,相貌堂堂又不失英武,尽显一身正气。</p><p class="ql-block">第二尊为南方增长天王,造型为武将像,头戴化佛华冠,锁眉怒目,双目圆鼓,凝视前方。</p> <p class="ql-block">东侧第三尊为娑竭罗龙王,造像为中年王者形象,头戴天冠,长方椭圆脸,眉目周正,叉手而立,神情静穆,慈祥中透露出几分威严。</p> <p class="ql-block">东侧第四尊为迦毗罗天(沙和尚),为中年武将形象,头盔上有对称漩涡配饰,身穿甲胄,肩吞腹吞均为兽头,腰间悬挂的箭囊上还有一根箭。</p> <p class="ql-block">东侧第五尊为菩提树神,造像为中国后妃装扮,面相方圆饱满,五官精致秀美,头戴非常复杂的发冠,头光外有支棱出来的火焰纹装饰。</p> <p class="ql-block">东侧第六尊为大自在天,为力士像,此尊造像呈狰狞忿怒相,锁眉怒目,大嘴阔张,獠牙露齿,头发如火焰冲天而立,发根处系一小佛头。</p> <p class="ql-block">东侧第七尊为紫薇大帝,造像为长眉长须之长者形象,面貌和悦,慈祥中透露出几分威严。</p> <p class="ql-block">东侧第八尊为密迹金刚,因知晓世尊一切秘密而得名。其造像为力士形象,表情呈狰狞忿怒相,锁眉怒目,大嘴阔张,似在呼啸呐喊。</p> <p class="ql-block">东侧第十尊东方持国天王,为武将形象。造像头戴化佛华冠,环形耳珰,双目圆鼓,龇牙咧嘴,粗眉短须,呈忿怒相。</p> 前往开化寺 <p class="ql-block">第四站,到<b>开化寺</b>要登上200多级台阶。</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寺院位于高平市区西北17公里的舍利山腰,坐北朝南,两进院落,现存建筑为宋、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山门大悲阁建于明代。</p> 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创建于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代表了宋代建筑的最高水准。</p> 释迦牟尼佛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保存有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绘制的88.2平方米壁画,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北宋寺观壁画。壁画的绘制年代要早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1104年),壁画内容以佛传故事为主,融合宫廷生活与市井风俗,技法细腻,被誉为“壁画界的清明上河图”。</p><p class="ql-block">为保护壁画,游客不能进入殿内,只能隔铁栅栏欣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大雄宝殿门口拍的真迹。这幅作品是由一位民间画匠郭发绘制,内容是佛经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厢房墙壁上有1:1的复制品,可供游客近距离观赏。</p> 2019年,中央美院院长给此画命名为《清凉图》。 画面构图严谨,笔力逎劲细密,人物传神,界面工整,以大红大绿的色彩为主,配以沥粉贴金,更显得金碧辉煌和绚丽多彩。 画面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生活场景 开化寺后院的舍利泉 <p class="ql-block">第五站,<b>仙翁庙</b>,位于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该庙始建于唐宋时期,主祀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构。</p> 仙翁庙 大梁上木头的花纹清晰明亮 八仙之一张果老 <p class="ql-block">庙内以元代风格壁画《唐玄宗封禅图》闻名。</p> 轻轻地摸摸这柱子,就像是在触摸那久远的历史。 <p class="ql-block">来到大周村,村中有多处古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b>大周古寺庙建筑群</b>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大周村,由资圣寺、汤王庙、五虎庙、元帝阁、百子桥和砖塔等组成,涵盖宋至清各代建筑风格。</p> 资圣寺 资圣寺里的毗卢殿(宋代建筑) 毗卢殿巨大的斗拱,为国内罕见。 村南大门旁边的观音殿 真武阁 元代建筑汤王庙 <p class="ql-block">村里的街道</p> 明代建筑--祖师殿 西城门 百子桥和远处的砖塔,砖塔为7层密檐式石塔,清代建造。 <p class="ql-block">清代建筑--落灵庵</p> <p class="ql-block">高平的古迹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走了几个著名的。晚上在米山大食堂吃的特色饭,炒炉面、巴渣豆腐、水晶皮冻卤肉拼盘和一屉蒸饺,好吃不贵。</p> <p class="ql-block">9月11日,出游第八天。洪洞县大槐树</p> <p class="ql-block">以前虽然来过两次,但一是时间较久了,二是没有深入看过。</p> <p class="ql-block">果然这里已经大变样了,反正是现代建筑,怎么气派怎么建。</p> 我是那个大字,呵呵。 找到了张氏牌位 <p class="ql-block">榜上有我的老家汾阳,不知我祖上是不是在大槐树移民的?</p> 第一代大槐树早就不在了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大槐树的地方,也是移民的集中地。</p> <p class="ql-block">路过绵山景区门口,因雨雾大,没进。</p> <p class="ql-block">介休市的<b>祆神楼</b></p> <p class="ql-block">祆神楼由北宋名臣文彦博主持建造,后因明代嘉靖年间毁淫祠运动改建为三结义庙,清代历经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构。是波斯祆教(拜火教)传入中原后的重要建筑遗存,也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祆教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1996年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蒲州的鹳雀楼、万荣的秋风楼、飞云楼并称"山西四大名楼”。</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琉璃屋脊</p> <p class="ql-block">旁边是<b>文公祠</b></p> <p class="ql-block">文彦博,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幼时是”神童”,22岁高中进士,为官能文能武,出将入相达50年之久,享年92岁。活到这个年龄在古代是很罕见的。</p> 离开介休,走高速到晋中市祁县入住。 <p class="ql-block">9月12日,出游第九天。</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b>祁县镇河楼</b>是山西省晋中市祁县贾令镇的明代古建筑,始建于明宣德间年(1426-1435年),为四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过街楼阁,通高18.88米,2019年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是山西省现存体量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镇河楼,兼具防洪功能与历史文化价值。</p> 第二站,镇国寺位于平遥县郝洞村,创建于五代时期,其中的万佛殿,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仍保持了五代时的风貌,殿中的彩塑,是五代彩塑佳作。 镇国寺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1997年12月3日,连同平遥古城、双林寺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天王殿为元代建筑 堪称“千年瑰宝”的万佛殿,建于五代时期北汉天会七年(963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br> 讲解员在详细介绍万佛殿的建筑特点 万佛殿由12根承重的檐柱支撑屋顶,柱头斗拱硕大,出檐宽阔深远,外伸达2.98米,形成像鸟的翅膀那样展开的“飞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在建筑功能和结构艺术方面达到了统一,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家在建筑科学方面的非凡技能,镇国寺的古建筑成就,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不朽之作。此为镇国寺第一看点。<br> 第二个看点是彩塑。万佛殿内彩塑11尊,均五代时期的原作,是除敦煌莫高窟外,全国仅有的五代彩塑,甚为珍贵。 <p class="ql-block">主佛为释迦牟尼,两侧立着其弟子阿难和迦叶。</p> 两侧坐着的是文殊和普贤菩萨,旁边是胁侍菩萨。 还有两个可爱的小供养菩萨 细节刻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最外侧是两天王像。 第三个看点是铺满墙的色彩艳丽的彩绘佛像,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里叫万佛殿了。 万佛殿内的倒坐自在观音是明清时期的彩塑。观音一改传统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规范姿势,呈现无拘无束的姿态,生动诠释了“自在”的意境。 地藏殿里的地藏王菩萨,为明代彩塑。 殿内一幅对联:阳世奸雄欺天害理由直汝,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三佛楼创建于明代,楼内保存有明代彩塑和壁画。塑像造型优美,是典型的明代早期作品。 <p class="ql-block">两山墙壁画技巧古朴、娴熟,精心地描绘了释迦牟尼从降生、出家、悟道、直至涅槃的一生。就像一个彩色连环画一样。</p> <p class="ql-block">三佛楼里的彩塑和壁画</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b>双林寺</b>,位于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作为“一城两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林寺以彩塑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寺内各殿现存宋至清彩塑2056尊,采用悬塑、圆雕等技法,以写实风格著称。</p> 天王殿为山门,明代有过重修。外塑四大金刚,内塑四大天王和八大菩萨,形象刻画生动,为元明造像。 天王殿上的门匾 门外高达3米的四大金刚塑像,刻画生动。 殿内的四大天王 八大菩萨 伽蓝殿,俗称武圣殿,正中坐像是关羽。彩色悬塑为清初造像,主要表现关羽本身故事的几个片段,“桃园结义”“怒斩华雄”“斩蔡阳”” 破黄巾”“水淹七军”等。<br> 伽蓝殿视频 罗汉殿,殿内主题为“十八罗汉朝观音”。<br> 这堂罗汉像表情生动,线条洗练、情节耐人寻味,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罗汉殿视频 地藏殿,殿内塑像系明代所造。正中坐像是地藏王菩萨。<br> 左右分塑十殿阎君、六曹判官,周围情节是“六道轮回”“三世因果”的说教,旨在劝善。 释迦殿,本寺的主殿之一,殿内运用圆雕和浮雕的组合形式来表现佛传故事。佛传故事中人物众多,大约有两百多个。这些人物与山石、建筑相得益彰,构思绝妙。<br> 释迦殿影壁后以圆雕手法塑一尊<b>渡海观音</b>像。观音侧身单腿盘坐于红色莲瓣之上,漂流于万顷波涛之间,身姿优美,泰然自若,其周围有十六罗汉随行。观音像左右的墙壁上塑有“十二圆觉”和三头六臂的“十大明王”造像。 菩萨殿,现存明代彩塑四百余尊 二十六手观音高居中心<br> 诸天菩萨群像满布四周墙壁,千姿百态,形式活泼,犹如群仙聚会。 菩萨殿视频 千佛殿,现存明代彩塑五百余尊。 主像<b>自在观音</b>像生动逼真,与旁边的韦驮像为镇寺之宝。<br> 韦驮菩萨像,被海内外专家和游客称为“天下第一韦驮”及“最美韦驮”,体现彩塑艺术巅峰。 四周悬塑组合起伏,富有生动情趣。 大雄宝殿 <p class="ql-block">殿内主像为三身佛-比卢遮那佛,肃穆而庄严,两侧是文殊、普贤坐像。三身佛前有“接引佛”迎门而立,均为明代佳品。大殿布局宽敞,是全寺中最高大的建筑。</p> 大雄宝殿视频 唐槐 娘娘殿,送子娘娘形象根据民间传说塑造。此殿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殿内供奉着多尊彩塑神像在清朝时期进行过妆修。<br> 这送的还是双胞胎呢(辉珍拍) <p class="ql-block">9月13日,出游第十天。早上来到赵武灵王墓看看。</p> 看来人们对于墓地还是挺忌讳的,里面除我们外空无一人。 <p class="ql-block">至此,我们的行程结束踏上了返家的路。</p><p class="ql-block">10天里我们走了、看了近30个景区及文化古迹(多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总车程3276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