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寒衣节,时间在农历十月初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的节日。民间将寒衣节和清明节、中元节一起并称为</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中国三大“鬼节”。</b></p> <p class="ql-block"><b> 寒衣节又称</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十月朝”、“十月一”、“祭祖节”、“冥阴节”、“秋祭”,</b><b>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的亲人,谓之送寒衣。</b></p> <p class="ql-block"><b> 寒衣节起源于周朝,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寒衣节这一天,人们要给作古的亲人烧纸质的寒衣,希望他们在阴间穿的暖和。寒衣节在饮食上,流行吃“四样”:</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红豆饭、面条、饺子、糍粑</b><b>。寒衣节是一个具有文化色彩的节日,具有渊源流长的文化基因,而且还蕴含着很多民风民俗,流传最广的就数</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孟姜女送寒衣哭倒万里长城</b><b>的传说。</b></p> <p class="ql-block"><b> 据说孟姜女和丈夫符喜良(也有说是万喜良)新婚不久,丈夫被抓去北方修长城。冬天到了,孟姜女带上寒衣,千里迢迢到工地,给丈夫送冬装。而丈夫因为工期长、劳动繁重不幸身亡。孟姜女闻听噩耗,悲从中来,只哭得惊天恸地,感天动地,哭倒了万里长城,露出了符喜良的尸骨。孟姜女守着尸骨哭了七天七夜,然后烧掉了寒衣。只见那寒衣缓缓飘起,又渐渐下落,围绕孟姜女转了三圈,稳稳下落覆在尸骨上……长城内外的老百姓就把孟姜女送寒衣的这一天,定为“寒衣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孟姜女哭长城》和《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寒衣节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是和</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蔡伦造纸</b><b>有关。说是东汉造纸发明家蔡伦的哥哥蔡莫和嫂子慧娘,也学蔡伦造纸,可惜学艺不精,造出来的纸非常粗糙,大量积压,卖不出去。慧娘想了一个鬼点子,躺在棺材里佯装死去。蔡莫一边烧纸,一边痛哭道:“娘子,都是我造纸害了你。”。突然棺材里的慧娘复活了,声称是丈夫给她烧了好多钱,她买通了阴曹地府又活回来了。蔡莫装模作样地说:“我并没有给你烧钱啊”。慧娘说:“你烧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认为烧纸能让阴间的人还阳,或者在阴间少受罪,纷纷都去买蔡莫家的纸。慧娘还阳的日子是十月初一,而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去给死去的人烧纸。十月初一,冬天刚刚开始,人们又担心先人在那边受冻,又烧各色各样的衣服,慢慢就成了后来的“寒衣节”。</b></p> <p class="ql-block"><b> 盐阜地区称寒衣节为十月朝,旧时无论贫富都要准备酒肴,祭奠祖先或逝去的父母,邀请族人会餐,称之为过十月朝。家有新丧的,至亲要祭拜灵位,称之为新十月朝。旧时,妇女们都要亲手缝制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盐阜地区关于寒衣节的由来,有两个流传较多的传说</b><b>。一个是朱元璋授衣的传说。相传明初朱元璋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后来,人们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b></p><p class="ql-block"><b> 另一个是传说出现在盐城大丰一带。传说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这一天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且有童谣为证:</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b><b>相传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就以红豆饭为奠。</b></p> <p class="ql-block"><b> 寒衣节现在已经很是式微了,但日历头上仍有标记,孟姜女送寒衣的传说仍然是妇孺皆知。在天气转寒的时间节点,用“送寒衣”这一充满生活气息的行为,打破生死的界限,延续了对逝去亲人的情感记忆,这是中国人“事死如事生”观念的直接表达。同时寒衣节作为中国三大鬼节之一,承载着对祖先的敬畏,强化了家族血缘纽带,通过习俗传递着“感恩”“思念”等永恒的人文情感。因此,可以说寒衣节式微了,寒衣节的文化内涵永远不会过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