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友3042684的美篇

美友3042684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后半场:把日子过成心之所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作者:王亚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懵懵懂懂,便踏过了人生前四十五年的晨昏。像被时光推着走的旅人,在喧嚣里追过浮名,在迷茫中试过锋芒,在得失间撞过南墙,回头望时,那些执着的、焦虑的、狂喜的片段,都成了模糊却真切的底色——原来前半程的活着,是在试错中找方向,在迎合中辨自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如今,人生的刻度恰好折半,后四十五年的画卷正待铺展。不再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莽撞,也少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站在这承前启后的渡口,忽然想问:褪去了青涩的外壳,卸下了世俗的执念,余下的光阴,该以怎样的姿态活着?是继续疾行追赶远方,还是慢下来细品寻常?是坚守未凉的初心,还是和解过往的遗憾?这道关于“余生如何活”的命题,藏着岁月的智慧,也藏着对生命最本真的期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45年,不算长,它不够把沧海磨成桑田;它不算短,却足于让少年鬓染霜华,让初心在岁月里化石成玉。人生宛如数轴,前半段是从0到N的攀爬,后半段便是从N到N+45的从容丈量——王蒙先生说“人生即燃烧”,这45年,该是燃烧过后的余温,是火尽薪传的澄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45年,能消解多少执念?年轻时总觉得“非如此不可”,要争输赢,要较得失,要在世俗的标尺上刻下自己的高度。可走到中途才懂,世间所有的“必须”,不过是自我设限的牢笼。45年足够让你看见,曾经拼尽全力抢来的位置,终会有人替代;曾经耿耿于怀的伤害,会在时光里淡成轻烟。就像王蒙笔下的知识分子,在风雨中兜兜转转,最后才明白“不设防”的通透才是真智慧。这45年,不是让你放弃追求,而是让你换一种姿势前行——不再是疾步狂奔,而是缓步徐行,看路边的草芽如何顶破冻土,听檐下的雨滴如何敲醒晨梦,把“求不得”的焦虑,换成“看得见”的珍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45年,能沉淀多少清醒?人年轻时容易把“热闹”当“重要”,把“迎合”当“成熟”,在人云亦云中丢失自己。45年的光阴,足以让你剥去外在的浮华,看清内心的本真。就像老树,年轮越密,根扎得越深,越能在狂风中保持姿态。这45年,你会明白“独处”不是孤独,而是与自己对话的契机;“沉默”不是懦弱,而是看透世事后的从容。王蒙在《这边风景》里写尽了世事变迁,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望与对人性的悲悯——这份清醒,便是岁月赠予的礼物。你会开始筛选社交,远离消耗你的人;会开始简化生活,扔掉不需要的物;会开始倾听内心,做真正让自己愉悦的事。不再为了别人的期待而活,只为不辜负这余下的45年光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45年,能见证多少“未完待续”?有人说“余生”是倒计时,可在真正的生活家眼里,余生从来不是减法,而是加法——加一份通透,加一份从容,加一份“向死而生”的勇气。王蒙晚年仍笔耕不辍,80岁后还能写出《笑的风》,正是因为他把每一段时光都当成“新的开始”。45年,足够让一个热爱书法的人练出一手好字,让一个喜欢阅读的人遍历群书,让一个心怀善意的人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它不是生命的尾声,而是下半场的序曲——上半场我学会了“如何拥有”,下半场我要学会“如何放下”;上半场我追求“被人看见”,下半场我享受“看见自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45年,不长不短,刚好够我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它不是用来弥补遗憾的,而是用来创造新的可能;不是用来感慨过往的,而是用来珍惜当下的。就像王蒙先生所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浓度。”这45年,愿我少一些“如果当时”,多一些“幸好现在”;少一些汲汲营营,多一些闲庭信步;少一些向外求索,多一些向内扎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余生45年,是岁月的馈赠,是人生的留白。不必急于求成,不必焦虑慌张,慢慢来,总会遇见属于自己的风景。毕竟,最好的时光,永远是当下;最好的生活,永远是“未完待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简介 王亚林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人,江西省钢笔书画院副院长,江西省电影家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协会会员,余干县武术协会副主席,余干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余干县政协委员。古瓷,玉器鉴赏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