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语文名师工作室】以匠心育童心,以星光引航程——记“跟着名师学教习作”专题活动(一)

一抹阳光

<p class="ql-block">  当秋日的微风拂过书页,当思想的火花在笔尖跳跃,我们,一群执着的语文人,再次集结在名为“成长”的沃土上。怀揣着对习作教学的虔诚与热望,我们开启了“跟着名师学教习作”的浪漫旅程,只为撷取一缕名师的智慧之光,照亮孩子们笔下即将绽放的万千世界。</p> 云端邂逅,一场智慧的邀约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的帷幕,由崔晓瑾老师为我们优雅开启。她如同一名慧眼识珠的“荐片人”,将陈爱霞老师执教的《看图写话》视频课例,郑重地推荐到我们面前。这不仅仅是一节视频课,更是一封来自远方的邀请函,邀请我们共赴一场关于想象、表达与童心的盛宴。</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成员们闻讯而动,带着空杯的心态与满心的期待,在各自的屏幕前,完成了一次与名师智慧的“云端邂逅”。时空的距离,并未阻隔我们求知的脚步;方寸的屏幕,却承载了我们如海般深邃的思考。</p> 撷英拾萃,一次思维的远航 <p class="ql-block">  镜头里,陈爱霞老师的课堂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她巧妙地将静态的图画变为动态的故事王国,引导孩子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受,用语言去创造。</p><p class="ql-block"> 她的眼中,有光:那是对每一个童真想象的珍视与喝彩。她的口中,有桥:那是由词到句,由句到段,搭建起的表达之桥。她的手中,有法:那是以图为媒,以趣为导,悄然渗透的写作之法。</p><p class="ql-block"> 我们仿佛不是在看课,而是在欣赏一位技艺精湛的导演,如何引导一群小演员,将平面的脚本演绎成立体的、充满生命力的戏剧。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那是我们奋力撷取教学智慧的协奏曲,唯恐遗漏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p> 深耕厚植,一场内心的回响 <p class="ql-block">  观摩,是为了更好的内化;记录,是为了更远的航行。视频课程结束后,工作室的伙伴们并未停下脚步。我们沉静下来,将翻涌的思绪梳理成章,将瞬时的灵感凝结为永久的收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那一篇篇详实的听课记录,是我们对名师课堂的深度解剖;那一份份真挚的观摩心得,是我们与自我教学实践的深刻对话。我们谈论着“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我们思考着“怎样让技巧的传授不着痕迹”,我们规划着“如何将今日所学,落地于明日的课堂”……思想的碰撞,激起层层涟漪;热情的交织,汇聚成温暖星河。这一刻,我们不仅是学习者,更是即将破茧的实践者。</p> <p class="ql-block">  一粒种子,遇见沃土,便能孕育一片葱茏;一束微光,拥抱另一束微光,便能照亮更远的前方。</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点亮孩子文学梦的点灯人,用我们的专业与热忱,守护每一份稚嫩的表达,灌溉每一颗渴望写作的童心。前行路上,我们结伴而行,下一程山水,必将风光无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