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四川南充《东观邓氏族谱》荣获第十届中华好家谱“最佳内容一等奖” 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第十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和谱牒爱好者,参展家谱达2186部。经过严格评审,评选出“中华好家谱”159部。其中,特别金奖14部,特等奖33部,一等奖93部,优秀奖19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东观邓氏族谱》荣获“最佳内容一等奖”。 精益求精,内容为王获认可《东观邓氏族谱》的获奖,体现了其在内容编纂上的卓越品质。本族谱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动员了32人,经过10年的考证,对家族文献、血缘传承等进行了广泛收集,系统整理,形成6“篇”34“目”,共18万字。前有先祖圣像、谱序、谱例,主干有血缘篇(本支源流和各支族世系、百世班序——儒公裔七大支系六套班序大融合编撰而成的百世班序)、寻根访祖篇(东观翰林府初探和寻根访祖足迹)、恩荣篇(英烈、军功、优秀族人)、祠堂篇(祠堂族产、相关文物、契约、神主牌位等)、文稿篇(宗族理事会章程、理事会架构、各种通告、奖学济困等)、文史篇(史志古籍中记载的先祖功名、事迹等),后面有后记和余庆录。整部族谱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盛世修谱,文化传承正当时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目前已知的、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份实物家谱,是甲骨 “儿氏家谱” (也称作“倪氏家谱”),它出现在商王武丁时期,至今已有三千二百多年。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各地修谱热情高涨。本届展评大会的举办,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国家档案局原局长、中央档案馆原馆长杨冬权等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肯定了家谱文化在传承历史、凝聚血脉方面的重要价值。 邓氏子孙,编修家谱是使命邓氏一族源远流长,自古便是名门望族。从殷商武丁王封季父曼公为邓国侯起,传国近六百年。春秋时期公元前678年,楚文王灭邓,祁侯子孙以国为氏,史称“邓姓正宗”。邓祁侯吾离被尊为邓姓始祖,至今已逾2700年。东汉时邓禹公中兴邓氏家族于南阳。曼公、吾离公、禹公被尊为邓氏家族史上的三大先祖。东汉有《邓氏官谱》,遗憾的是晋乱该谱已散佚。但邓氏子孙仍然把编修家谱当作一项光荣使命来做! 东观邓谱,传承文化好榜样《东观邓氏族谱》荣获“最佳内容一等奖”,是南充邓氏家族的荣耀,也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当代活力的生动体现。这部族谱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古老的家族记忆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南充邓氏宗亲会报道。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