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童心话重阳] 桂香漫重阳 家风暖四代

侯卫

<p class="ql-block">昵称:侯 卫</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4498737</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情感领域优质作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桂香漫重阳,家风暖四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秋韵染透街巷,桂香漫过窗台,又逢重阳。这一天于我而言,从来不是单薄的敬老节,而是藏着四代人温度的时光印记——记忆里,全家围坐的圆桌、孩子们追着要红包的笑闹、母亲鬓边的银丝,都在岁月里酿成了最暖的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的母亲,是这个大家庭的精神坐标。96岁无疾而终前,她用一生撑起了我们的天。父亲1941年投身革命,为青岛解放挥洒热血,入城后执掌大型企业,却因积劳成疾,57岁便匆匆离去。从此,母亲独自扛起家庭重担,将三个儿女抚养成人,更教我们懂得何为担当、何为品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母亲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家闺秀,私塾启蒙,初中文化,在优越的家境中养成了知书达理、有见识有格局的品性。她的教育从不是严厉说教,而是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记得儿时我躺在床上看书,被下班回家的母亲轻轻扶起,她温和地说:“女孩子要懂规矩,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知礼懂仪才是立身之本。”这句话如种子般扎根,让尊老爱幼、谦逊有礼成了我们家代代相传的家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60年代的特殊岁月里,母亲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毅然将我们送到远在舅舅家的名校求学。她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牵挂儿女,却从未抱怨过半句。远离父母的日子,我们学着独立生活、自主学习,也正因这份历练,我得以在学业上稳步前行,成为班级班长、第一批加入共青团,成为学生团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2年,部队体工队特征体育人才,身为青岛市少年体校女篮队长的我有幸入选,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女兵。母亲的骄傲藏在眼底,家书便成了我们母女十二年军旅生涯中最温暖的纽带。那些字里行间的鼓励与牵挂,如同冬日暖阳,支撑着我熬过训练的艰苦,守住军人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受到妈妈良好的引领和教育,我在部队始终以初心为舵,以责任为帆。妈妈常说“做事要对得起良心,待人要捧着真心”,这句话像一盏灯,始终照亮我在部队的每一段征程。训练场上,我咬牙攻克战术难关,哪怕大运量的训练,从不叫苦喊累,认真完成每一个科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经常想起妈妈叮嘱的“凡事贵在坚持”;下基层慰问部队时,面对高原的缺氧严寒,我强忍着头晕气短,坚持为基层官兵们表演,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便懂了妈妈说的“能为别人带去快乐,才是真正的价值”。无论是青藏线的风雪弥漫,还是南疆线的烈日灼灼,我都以妈妈教给我的坚韧与热忱,全心身的服务战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我从一名战士提拔为部队干部,提干后依然不忘初心、勤勉履职。在电影队服役期间,我与战友们并肩作战,荣立集体二等功;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获得嘉奖,成为部队认可的优秀干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份从妈妈身上传承的初心与担当,让我在退役回到地方后,依然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作风,在央企岗位上接续奋斗。从团委书记到宣传部长,再到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我始终以妈妈的教诲为准则,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先后被评为企业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与妈妈的悉心培养密不可分。妈妈的爱与教诲,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支撑着我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勇毅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我更加怀念妈妈对我们的关心、爱护、支持与帮助,也深深希望她老人家在天堂能欣慰地看到我们的圆满与幸福,看到她用一生践行的善良与坚韧,已在我们身上生根发芽、代代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