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理达</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7802628</p> <p class="ql-block"> 今年秋分的前一天9月22日,又信步走进了一年四季无数次赏景的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游赏公园五彩斑斓的秋景。走到南门附近,惊讶发现两侧的公园南墙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1400平方米的生态花境,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闯入视野。</p><p class="ql-block"> 我意识到,1936年始建的、几经改造提升的通州西海子公园,历经岁月沉淀与当代匠心,在2025年的秋日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诗意——古老的燃灯塔凝视着南门及西海子湖畔游道新生的花海,第一次在西海子公园生出仿若莫奈花园的境韵。</p> <p class="ql-block"> 从“西海子公园——与美好共赴,生活所爱”精美时尚的装饰牌处开始,跟着书本游学悟独特风格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花丛绽放鲜艳的</span>莫奈花海里。<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莫奈花园中,花儿与建筑物相互映衬,仿佛一幅美丽的油画。” “莫奈花园的景色,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span>深切感悟到西海子公园莫奈花海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让我无法抗拒其魅力,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p> <p class="ql-block"> 在南门两侧的莫奈花海里,我时而漫步石板小径上欣赏,时而驻足或蹲下,与其他游人同样兴奋,经不住莫奈花海的诱惑手机拍摄,定格美丽画面。游学中我发现向日葵作为梵高笔下的狂热信徒,它们用金黄的花盘追踪太阳的轨迹,在秋风中完成一场静默的朝圣。</p> <p class="ql-block"> 从莫奈花海移步紧邻的探海灯观景平台,这天秋日的微光穿过云层,洒在西海子公园的水面上。我站在观景平台上,眼前是一座借鉴颐和园荇桥建造的曲线优美的云曲桥和一片荷花池塘,一幅秋池残荷图映入眼帘。菡萏荷花已不见,一泓寒水浸枯茎,犹记田田六月时。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最得此中三昧,那些仍像绿伞及蜷曲褐色叶缘的残荷叶,恰似摊开的旧信笺。这一刻,我突然理解了莫奈为何穷尽半生追逐光影与睡莲——那不仅是西方印象派对自然的礼赞,更是人类共通的对恒久之美的渴求。而在这座东方园林里,莫奈的花园找到了它最诗意的镜像。</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莫奈花海设计浪漫、时尚,精巧,真是魅力诱人。我从观景平台又返回莫奈花海中,沿着石板步道在这方寸之地来回漫步好几个来回,情不自禁,留恋不舍。我欣赏紫薇带着东方含蓄,粉色的花瓣在枝头颤动,想起<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span>的赞桂词,只是这紫薇更添几分娇俏。鼠尾草的蓝紫色与完美冬青球的翠绿构成互补色,洛基山圆柏则以苍劲的墨绿稳住整个画面的基调。石板步道蜿蜒其间,宛如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记录着游人与花香碰撞出的即兴乐章。</p> <p class="ql-block"> 我在南门莫奈花海游学了一个多小时,才恋恋不舍从东岸游走到了云曲桥东侧未赐名的一座榭台处,这处及其北侧游道的莫奈花海,花草种类繁多,也十分新颖吸引人。 </p><p class="ql-block"> 游学中我慢慢感悟到,莫奈花海的设计暗合了中国园林<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念</span>。蜿蜒的小径引导视线,灌木的布局营造景深,水面的倒影模糊虚实——<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这与计成《园冶》中“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法则</span>不谋而合。西海子的设计者们深谙此道,他们将莫奈的笔触转化为东方语境:用石板、鹅卵石铺设小径,以垂柳、白杨为帷幕,让荷花与芦苇共生,花海草木绽放生长其中。这种文化转译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游学西海子公园的莫奈花海,被其独特微型景观之美感动。之所以动人,不在于它复制了莫奈所居住的吉维尼的景观,而在于它用东方的水土培育了莫奈的美学精神。当花草植物遇上中国的园林智慧,便生长出了新的艺术生命。这种跨文化的嫁接,恰如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既保留着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文化的记忆,又敞怀拥抱世界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 最后从东岸步上云曲桥来到西北岸,西海子公园具有代表性的古建“一枝塔影认通州”的燃灯塔、西海阁和揽月亭,以及西海子湖荷池,湖畔依依垂柳,一幅秋日美丽画卷呈现眼前。</p><p class="ql-block"> 池塘中的荷韵,不禁浮现<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感叹</span>,与莫奈笔下睡莲的超然气质何其相似。<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迷离,</span>又恰似莫奈画作中那些模糊了界限的倒影。当我在西海子公园看到花海、荷花时,艺术无分东西,美的感悟总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 两个多小时的游学,西海子公园的莫奈花海景观令人既有兴奋之感又觉意犹未尽。从而感悟到艺术无国界,美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西海子公园的莫奈花海告诉我们:当我们在欣赏异国的莫奈花园艺术时,实际上是在寻找自己文化中那些未被言说的部分浪漫花海。睡莲在东方的水中找到了新的倒影荷花,而我们的心灵,也在这种跨文化的对话中获得了更丰富的维度。</p> <p class="ql-block"> 💐谢您欣赏秋安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