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场旅程……

如风

<p class="ql-block">性学家李银河说:“死得早的,都是操劳的、瞎折腾的、贪心的、不省心的,那些不放过自己,也不放过别人的人。要想活得久,就得慢悠悠,想得开,放轻松,最好有点钱,不用工作,睡到自然醒,无论有钱没钱,都活得通透,不攀比、不羡慕、不后悔,把人生当作游戏看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番话直白又通透,道破了生命存续的底层逻辑——人生不是一场争分夺秒的冲刺,而是一场张弛有度的漫游,懂得慢下来、放开来,才能走得更久、看得更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 古人的智慧早已点透了“活得久”的核心。贪心是消耗生命的元凶,它让人心如悬旌,永远在追逐未得到的东西,却忘了珍惜当下的拥有。东晋诗人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拒绝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归隐田园。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通透,正是对“不贪心、放轻松”的最好诠释。反观历史上那些权欲熏心、贪得无厌的人,大多落得身心俱疲、不得善终的结局。和珅富可敌国,却因贪心不足而身败名裂;李斯权倾朝野,却因追逐权势而惨遭腰斩。正如老子所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贪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追逐欲望的同时,也在透支着生命的长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思想中的“自然”,正是李银河所说的“慢悠悠”的生活状态。生命有其自身的节奏,违背节奏的“瞎折腾”,只会加速消耗。苏轼一生虽屡遭贬谪,却始终保持着“慢悠悠”的生活情趣。他在黄州开垦东坡,种稻植菜,闲暇时品酒、赏月、写词,从不为世事烦忧所困;在惠州,他“日啖荔枝三百颗”,笑称“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儋州,他与当地百姓同食同住,苦中作乐。这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心态,让他在颠沛流离中依然活得通透自在,最终享年六十六岁,在古代堪称高寿。而那些总想着“折腾”的人,要么急于求成透支健康,要么患得患失焦虑成疾。就像孔子所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人生的脚步慢一点,反而能走得更稳、更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份通透与豁达,是对抗生命消耗的重要力量。不攀比、不羡慕、不后悔,才能挣脱外界的枷锁,活出内心的自由。杨绛先生一生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她与钱钟书先生相濡以沫,潜心治学,从不与人攀比名利;晚年丧女丧夫,她独自守着旧居,笔耕不辍,不羡慕他人的热闹,不后悔过往的选择。她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这份通透,让她在百年岁月中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境,得以长寿安康。而现实中,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疲惫,正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眼光:羡慕别人的财富,攀比别人的地位,后悔自己的选择,在无尽的内耗中消耗着生命。正如周国平所说:“一个人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别人的认可上,他往往会变得非常脆弱。” 唯有通透自守,才能内心安宁,延年益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睡到自然醒”的惬意,本质上是对身心的善待。操劳过度、作息紊乱,是现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中医常说:“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古代养生家嵇康,主张“清虚静泰,少私寡欲”,他在《养生论》中强调“睡眠为养生之要务”,认为规律作息、劳逸结合才能保养身心。他自己也践行这一理念,远离官场的操劳,隐居山林,弹琴咏诗,修身养性,虽遭陷害而死,但其养生之道却流传千古。反观当下,很多人为了工作熬夜加班,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把“操劳”当作常态,却不知身体就像一台机器,过度运转终会导致磨损。巴菲特一生作息规律,从不熬夜,他曾说:“保持健康,才能长久地享受生活和工作的乐趣。” 善待自己的身体,给身心足够的休息,才是长寿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把人生当作游戏看待,并非玩世不恭,而是以一种松弛的心态面对得失。人生本就充满不确定性,太过较真只会徒增烦恼。苏轼在被贬黄州后,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把人生的风雨当作一场漫游;丰子恺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这份松弛感,让他在动荡的年代依然能发现生活的美好。而那些“不放过自己,也不放过别人”的人,往往因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因为他人的过错斤斤计较,在怨恨与焦虑中消耗着生命。就像叔本华所说:“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太过执着于得失,只会陷入痛苦的漩涡;学会以游戏心态看待人生,才能在顺境中享受生活,在逆境中坦然释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这场旅程,终点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沿途的风景和行走的心境。李银河的话,本质上是提醒我们:别让贪心、操劳、较真消耗了生命的长度,要学会慢下来、放轻松、活通透。正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与其在无尽的追逐中疲惫不堪,不如在通透的心境中享受当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愿我们都能放下贪心,远离折腾,不攀比、不羡慕、不后悔,以慢悠悠的节奏过日子,以松弛感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当我们学会善待自己的身心,懂得与生活和解,自然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收获长久的安宁与健康,活出属于自己的长寿与精彩。毕竟,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的绝对数值,而在于在有限的时光里,是否活得从容、自在、通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