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 若昂尼娜图书馆

亦真亦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英布拉大学的校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英布拉Coimbra在葡萄牙</span>中部,科英布拉大学,是葡萄牙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2013年,科英布拉大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若昂尼娜图书馆(Biblioteca Joanina)的正门,正对着科英布拉大学的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学里的这座</span>图书馆,以极致的巴洛克风格、独特的古籍保护方法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世界十大最美图书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正门上方是繁复华丽的皇家纹章。</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门楣,波浪型立面,曲面结构,在阳光中展现着巴洛克风格。图书馆是葡萄牙国王若昂五世(D. João V)在1717年至1728年间建成,流行于17-18世纪的巴洛克风格成了图书馆的建造印记。</p> <p class="ql-block">参观图书馆并不是直接从正门进去,而是绕过图书馆的侧面,走下台阶,这是条很有特色的独特的参观路线,据说是出于对古建筑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此等候,准备从侧面的地下二层的小门进入。</p> <p class="ql-block">参观图书馆要专门买票,严格按照票面指定的导览时间,跟随学校的导览员入场,不能自由参观。我们的时间定在下午2:50入场。</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条长长的走廊,先带我们参观学校历史上著名的学术监狱。</p> <p class="ql-block">监狱的入口非常狭窄,仅能容一人通过,内部是窄窄的走廊和更加狭小的囚室,个子高的人需要弯腰才能进入。</p> <p class="ql-block">所谓监狱,并非用来关押罪犯,而是为了约束那些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那时的大学生多为贵族子弟,学生与管理员关系良好,据说甚至会在囚室里一起喝酒聚餐,此处更像是一个禁闭室,并非是惩罚重犯的监狱。</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进,我们登上台阶,进入图书馆主厅。</p> <p class="ql-block">华丽的拱顶,成排的书架,古朴沧桑,朴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浩瀚的书籍,</span>馆藏核心是12世纪至19世纪的珍贵古籍,约20万至30万册。这些文献涉及法学、哲学、神学、医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其中包括1572年首版的《卢济塔尼亚人之歌》等重要珍本。</p> <p class="ql-block">细看图书馆的内穹顶</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奇特保护措施——蝙蝠生态防虫系统。馆内饲养了一批蝙蝠,它们夜晚会出来活动,捕食可能蛀蚀书籍的昆虫。用古老而有效的自然防虫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蝙蝠成了眼前这些古籍珍本的“守护神”。</span></p> <p class="ql-block">为了给古籍提供最佳的保存环境,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也充满智慧。外墙的厚度达2.1米,配合内部的木质结构,自然地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约18-20℃,湿度60%,非常恒定,呈现</span>理想的状态。这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学的环境设计,让图书馆成为了</span>巨大的“书籍保险库”。</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内部大量使用了黄金进行装饰,据说总量超过200公斤。花梨木和乌木制成的书架高达数米,上面饰有精美的镀金雕刻。天花板是华丽的寓言主题彩绘,象征着知识的胜利与学术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细看金碧辉煌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独特氛围,被认为是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灵感来源之一。这些高大书架,着黑袍的学生,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p> <p class="ql-block">在极致的巴洛克风格中,我们看见了令人惊喜的东方元素。</p><p class="ql-block">这里的装饰采用了名为“仿漆”的工艺。由于真正的中国漆原料难以运输和保存,欧洲工匠便发明了用特殊涂料模仿中、日漆器视觉效果的技术,其色彩历经300年仍保持鲜艳。</p> <p class="ql-block">书架和墙壁上的许多装饰面板采用了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中国风”图案,描绘了花卉、宝塔和具有东方特征的人物。图书馆内不允许照相,尽管我只拍到本文中有限的数张,这一张却是网图。</p> <p class="ql-block">16世纪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门的居留权后,与中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因此图书馆出现中国风装饰在当时的欧洲并非孤例,这也是18世纪欧洲“中国热”的生动体现。眼前的图案不仅精美,也反映了当时葡萄牙人通过航海贸易对东方文化的想象与理解。</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若昂尼娜图书馆,更像是参观一座用木材、黄金和书籍建造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这座图书馆见证了葡萄牙的辉煌历史、对知识的崇尚以及与世界交流的开放精神。</p> <p class="ql-block">俯瞰科英布拉古城</p><p class="ql-block">在若昂妮娜图书馆欣赏精致古老的建筑,追踪葡萄牙的历史,冥冥中还和在少年中风靡一时的《魔法世界》不期而遇,给我在科英布拉大学的旅行,带来了难忘的体验。</p><p class="ql-block">文中参考公开资料之处,致敬原作者!</p><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阅读和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