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魔女川岛芳子(8)

老才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第八章 策划上海一二八事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引起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同时准备建立满洲国,为了减轻国际压力,转移国际视线,川岛芳子及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武官田中隆吉策划上海事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为了在上海挑起战争,川岛芳子、日本特务制造一系列事件,作为日军进攻上海的借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1932年1月28日第一次淞沪抗战打响了!即一二八事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历史背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大量土地,并试图扶植前清朝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建立满洲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此一行动刚开始就受到了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于是日本决定在上海这一国际性的大都市制造事端以转移国际视线,使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与控制行动能够顺利进行。</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日本政府考虑到:日本在完成对中国东北的征服前,需有一个“思考间歇”期,以应付国内外的许多问题。为此,在这期间,日本需要在上海发起一场“假战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1月5日,关东军高参板垣征四郎从中国东北飞回东京,得到裕仁天皇破格接见,并向天皇和日军参谋本部报告侵占东北的情况。随后板垣参与制订在上海发动战争的计划,并从东京给日本驻上海公使馆陆军辅助武官田中隆吉少佐发了如下电报:</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满洲事变按预计发展,……请利用当前中日间紧张局面进行拟策划之事变,使列强目光转向上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二、设计挑衅事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日僧事件</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田中隆吉接到从东京发来的电报后,将2万日元经费交给了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即金碧辉),向她说明任务,让她具体策划实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1月18日下午,川岛芳子唆使2名日本日莲宗僧人与3名日本信徒到毗邻上海公共租界东区(杨树浦)的华界马玉山路的三友实业社总厂去生事。日方5人在厂外观看厂内工人义勇军操练,并投掷石子挑衅,故意引发冲突。而之前川岛芳子早已经雇佣打手扮成工人模样混入人群,冲突中日方5人遭到不明人士攻击,事后日本总领事馆声称,日方有一人死亡,一人重伤,然而警察并未成功逮捕犯人,因此日本指控攻击事件为中国人的工厂纠察队所为。此即所谓“日僧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后续事态升级制造借口。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暴力升级策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川岛芳子策划下, 1月20日凌晨2时许,数十名日侨青年同志会成员趁夜放火焚烧了三友实业社,又砍死一名、砍伤两名前来组织救火的工部局华人巡捕。当天下午,田中隆吉煽动1200名日本侨民在文监师路(塘沽路)日本居留民团集会,并沿北四川路游行,前往该路北端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要求日本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途中走到靠近虬江路时,开始骚乱,袭击华人商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时,日本海军陆战队开始调兵蓄势,通过媒体施压中国政府。 ‌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军事施压跟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扩大事端,日本驻上海总领事村井仓松1月21日向上海市长吴铁城承诺缉拿焚烧三友实业社的凶手之余,同时提出了无理的四项强硬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上海市长对日僧事件进行公开道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逮捕和处罚作案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对被害者进行经济赔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取缔和解散上海以抗日救国会为首的一切反日组织和团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1月22日,日本驻上海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发表恫吓性声明,声称上海市长如果对松井所提4点要求不做令日方满意答复,日本海军将采取“适当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月22日,日本政府开会,“决定立即采用适当手段”,25日,日本海军省首脑与外务省首脑联合举行会议,准备在上海打一仗。1月26日日海军增兵到上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1月24日,川岛芳子领导的日本特务机关派人放火焚烧了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在上海的住宅,诬称是中国人所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7日,村井向上海市当局发出最后通牒,限28日18时以前对四项要求给予满意答复,否则采取必要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切行动均是川岛芳子‌配合日本政府和军队策划的,利用其汉奸网络推动事件一步步升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该事件的本质是通过制造局部冲突逐步升级为全面武装对抗,最终迫使中国政府接受日方要求,达到日本转移国际视线、在东北建立满洲国的目的。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三、第一次淞沪抗战过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日军对十九路军阵地及民宅、商店狂轰滥炸,发动了四次总攻,却均遭败绩,蒋光鼐指挥军队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一带展开了多次战役,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2月14日,蒋介石命令由前首都警卫军八十七、八十八师和教导总队组成第五军,以张治中为军长增援十九路军参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3月1日,由于日军偷袭浏河登陆,中国军队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当日军战争打得顺手时, 1932年3月3日,日军突然停火不打了!原来日军司令官根据其参谋总长的电示,于3月3日发表停战声明。这是因为东北伪满洲国于3月1日正式建立了,政治目的己达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月3日,国联决议中日双方下令停战。24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5月5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这一次“假战争”结束了,但日本转移国际视线,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战略目标实现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四、两次淞沪抗战的区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2与1937淞沪抗战的核心差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兵力对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日军投入约7万人(后增至9万),中国守军不足5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日军增至20万以上,中国军队多达70万。‌‌</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战役目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2年战役是日军为转移国际对东北伪满洲国建立的关注而发动的局部战争,是一次“假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日军在上海发动的战争,则企图通过上海战役快速灭亡中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