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七月、八月、九月与十月,暑假六十多天在这四个月中,为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四个月读了两部书,一部是《世说新语笺疏》,一部为《李太白全集》;一为小说,一为诗歌;一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代表,一是隋唐文学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世说新语笺疏》作者为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今人余嘉锡笺疏,余嘉锡女婿周祖谟、女儿余淑宜、外甥周士琦共同整理。本书为中国国学文库丛书之一,2011年3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分上中下三卷,每卷又分上下卷。前有“前言”与“凡例”,后有附录一:世说新语序目,附录二:世说旧题一首旧跋二首。书的最后是世说新语索引,包括:《世说新语》常见人名异称表,《世说新语》人名索引,《世说新语》引书索引。</p> <p class="ql-block"> 全书共包括36门,每卷包含门数不同。36门依次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棲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每门下有故事几个、十几个或者几十个。《世说新语》写人叙事,文笔简略省净,评论人物,凸显内在精神,虽然是我国早期的小说作品,亦可当成一部历史著作来读,用以了解魏晋历史风云,社会习俗,各色人物。此书如果在书前,能对作者刘义庆作详细的介绍,能对《世说新语》这部书作概括性说明,对读者来说,可能更好。</p> <p class="ql-block"> 《李太白全集》为唐李白著,清王琦注,1977年9月第1版,2012年北京第12次印刷,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全书共36卷,前25卷为诗,第26—29卷(共5卷)为文,第30卷为诗文拾遗,第31—36卷为附录(共6卷)。附录后有序跋数篇,序跋后有《李太白全集》篇目索引。</p> <p class="ql-block"> 读完此书,感想如下:一,李白不仅能诗,亦长于文。其文有表、书、序、赞、颂等诸多体裁,信笔挥洒,自然成文,文思激荡,气势逼人,其散文中的李白形象丰富、饱满、生动、感人,丝毫不逊色于诗歌中李白形象。二、李白不仅深受道教影响,受佛教影响亦深。白被称为“诗仙”,当与其受道教影响有关,其实,白一生游寺院,读佛经,结交僧人,精通佛理,其受佛教影响似不逊色于道教,“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昌禅师山池 其一》)《李太白全集》中,此类与佛教相关的诗文不少。三、白不仅受佛道影响,常有方外之想,亦对男女之情,有出色描写。</span>“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长干行》其一)</p><p class="ql-block"> 《李太白全集》注者王琦,字琢崖,清代钱塘人,是清代乾隆时的有名学者。本书在出版说明中对王琦稍有提及,窃以为言之太简。印书谋利,<span style="font-size:18px;">尽出琦注,</span>对注者却言之寥寥,中华书局似不厚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