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张兴容</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41280083</p> <p class="ql-block"> 高加索是里海和黑海之间的一个山脉,南高加索三国指的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它们各自有悠久历史和绝美自然风光,并传承了庄重的欧州文明,融入了儒雅的亚州景色。普希金赞其为“高加索一距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探访亚欧秘境,去一次就彻底沦陷”。10月10日至22日我们游学高加索,第一站来到了阿塞拜疆。</p><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的名字在波斯语中意为“火”。正如其意,刚跨上该国土地就感受到了火的力量和热情。</p> 泥火山和戈布斯坦景观 <p class="ql-block"> 泥火山是阿塞拜疆独特的自然奇观,境内有400余座,占了全球的百分之四十五。泥火山喷发时泥桩可达数米高,直径10公里,虽不是炽热岩浆,但包含甲烷气体富含矿物质瀑布的“火”量有多种功效,二战期间德国曾为此争夺。我们伸手触摸时有热感和脉动。</p> <p class="ql-block"> 戈布斯坦景观群由三处岩石高原组成,核心区有537公里,保存着6000幅至今已5000至2万年的岩刻完整的记录着史前人类活动、动物战争及宗教舞蹈等场景,其中“巴库的监獄”群保持完好更令我们惊讶。</p><p class="ql-block"> 两处景观均列入世界遗产并被称为“全球最古怪的地方”。</p>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首都巴库 <p class="ql-block"> 巴库是阿塞拜疆的首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享有“小迪拜”之誉。城市是一个半岛,内陆部分是沙漠,另一部分沿里海,可谓一半海水一半火焰。</p><p class="ql-block"> 巴库老城和少女塔展现了首都巴库的千年文明,阿利耶夫艺术中心则是城市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工程。这两个既有历史又有现代感的地方值得一探。</p><p class="ql-block"> 法国画家雅克.路易.达雅特曾说“博物馆是收藏人类文明的宝库”。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是扎哈.哈迪德设计的2012年竣工并即获得伦敦设计博物馆“年度设计大奖”的著名建筑。它采用了夸张的艺术造型以及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理念,外观用完美的弧线串联内外部;屋顶既满足造型需求又兼顾耐用性,半反射玻璃幕墙白天营造神秘感,夜晚通过内透光展现空间流动性。</p> <p class="ql-block"> 中心内部的设计也充分应用了抽象美学,一步一景,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发现细节之美。流型的设计将博物馆、图书馆和会议中心有机整合。这里常年陈列着阿塞拜疆的历史文物、现代文化艺术作品和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过市政厅进入了巴库老城,巴库老城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少女塔是老城的主要建筑。全塔高27米,共8层,建于12世纪。游客必须从内部又窄又陡的楼梯登上塔顶,登上塔顶可以看到老城全景。初看塔的结构很简单,但每层都有防御设施,可以倾泻滾荡的熔铝或投下燃烧的石油火把,以抵抗外来敌人的进攻。少女塔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汗王时候,国王和一位士兵同时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国王为了抢掠将士兵安排出海打仗,姑娘每日站在塔上等候,传来士兵战死的恶耗,姑娘从塔上跃入海中殉情。</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巴库老城是巴库的根,希尔万沙宫殿则是老城的心脏。希尔万沙宫为12世纪希尔万沙王朝定都巴库以后所建的宫殿建筑,外面并不起眼,进去初看似乎与中国式的宫殿也相差甚远。</p> <p class="ql-block"> 不过令人佩服的是该国的首任总统深受阿塞拜疆民众的敬重和爱戴,大街小巷处处可以看到他的画像,12世纪的宫殿内也不例外。宫殿的其他各层被用作博物馆,供我们参观王族的精美文物和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 其实布尔万沙宫殿不仅是一座宫殿,它还包含了12世纪末至14世纪晚期逐渐完成的包括陵墓、清真寺、浴室等在内的综合建筑群,展示了迷人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而巴库老城还是—条老街,例如眼前看到的是一家世界上最轴珍般的书店。可见恰如北宋诗人苏轼之诗“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p> 火焰塔与长明火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是火之国,巴库的火焰塔展现着这个国家的火焰崇拜,火焰塔旁的长明火又称“永恆之火纪念碑”,熊熊烈火被风吹动,火蛇到处乱窜,仿佛让整个城市在燃烧。</p><p class="ql-block"> 在巴库的那天晚上我们来到了高台公园,这是一个可以俯瞰巴库全貌的绝佳地方。火焰塔由三座摩天大楼组成,这些流线型建筑宛如三簇跳跃的火焰夜晚LED灯光秀闻名于世,它的塔身以蓝色镜面玻璃为装饰,无论身处巴库何方都能感受到它璀璨夺目的光芒。在我国疫情猖獗之时,火焰塔不断闪耀中阿文字为中国人民祈福,体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情实意。火焰塔旁的长明火、纪念碑、烈士小路是为了纪念历年来为阿塞拜疆独立和自由中牺牲的人们而建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观景台远眺,整个里海被璀璨灯光打扮得熠熠生辉,出现在眼前的是“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的情景。莲花、月亮湾型的宏伟建筑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繁华与昌盛。</p> 一个有火般热情的世界遗产小镇舍基 <p class="ql-block"> 按照计划在阿塞拜疆只停留两天,10月12日早上我们从巴库赶往该国2019年被列为世界遗产的舍基小镇。路途一个叫迪里巴巴陵墓的㬌点,建筑嵌入悬崖,远离地面,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感。陵墓建于1402年,据说有个苏菲派教士在这洞穴修行,圆寂后真身却在,当地语迪里巴巴是“活的,真身完好”,这种神秘感吸引了许多朝圣者和游客。</p> <p class="ql-block"> 舍基小镇的建筑物都是石砌和红砖建造,体现了18世纪的建筑技术。小镇还有两个闻名于世的地方,舍基可汗皇宫和古絲路驿站。</p> <p class="ql-block"> 舍基可汗皇宫建于1797年,建造时没有用任何钉子,里面保存了大量马赛克壁画和色彩艳丽的玻璃,当阳光投射进皇宫,更是缤纷的美景,多彩的世界。该皇宫俗称“夏宫”。可惜不允许拍照,传说希尔凡可汗为建宫殿恐惧工匠技术超越自己下令剜去工匠双眼并杀害,更使游客惊骇。</p><p class="ql-block"> 倒是院内两棵300多年的梧桐树给我们留下了“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的深思。</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8世纪的舍基驿站怀着火般热情迎接我们。作为古絲绸之路上的关健驿站,300多年来它已经接待了来自陆上和海上絲绸之路的无数商人和旅行者。迄今还保留下了原来的建筑布局与功能,石砌结构和庭院,一层用于交易,二层为住宿区,中庭花园提供通风与社交空间。在这里我们体验了古代的啇旅生活和东西方贸易的辉煌,并以此作为这次阿塞拜疆游的最后一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