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酥油花

回归自然

<p class="ql-block">昵 称:回归自然</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759821</p><p class="ql-block">图 片:自 拍</p> <p class="ql-block">今年九月中旬,我到甘南旅游时,在拉卜楞寺陈列馆,欣赏到了酥油花。看第一眼时,没觉得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如同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绢花。</p><p class="ql-block">经过藏族学僧详细全面地讲解,我对已有600多年历史的酥油花充满了敬意。</p><p class="ql-block">酥油花不是字面上的“花”,它是藏传佛教特有的雕塑艺术,主要应用于宗教仪轨和法事活动。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酥油花的来源版本有多种,最早的版本是公元6世纪末,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之前。当时苯教祭祀,避免杀生,就用酥油做成小动物的形象,替代动物祭品。有的版本是公元7世纪文成公主进藏后,藏民用酥油花代替鲜花奠定礼佛。最晚的版本是公元15世纪。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藏历正月十五供佛,因当时没有鲜花便提议用酥油捏制花卉。无论是哪种版本,酥油花这门技艺被传承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开始我以为酥油花只是围在佛像外面的花卉,听了讲解才知道整个作品都是由酥油制作出来的,真是难以想象,这些繁复的阁楼、纹饰、造像都是用手捏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制作酥油花也非易事。酥油的选择很有讲究。夏季吃绿草的牛所产的奶发黄;首选为冬季食干草的奶牛的乳汁,因为色泽洁白、粘稠度和筋度高,便于调色塑形。艺僧们也会将两种酥油混合使用。</p><p class="ql-block">酥油花的颜料很金贵,是将金箔、绿松石、朱砂、雄黄等矿物,精心研磨成粉,按比例揉入酥油,这样会使成品质地细腻、色彩柔和且具透明感。</p><p class="ql-block">制作酥油花的环境很严格,因为酥油的熔点低,需要在冬天低温(0°C)进行。避免手的温度将它融化,在制作的过程中还得不停地将手指泡进冰水中,这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及虔诚才能完成,因此酥油花也被称为“冰雪上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酥油花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具体分四步:</p><p class="ql-block">1. 扎骨架 :根据设计好的构图,用草束、麻绳、竹竿、棍子等物体,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也就是基本的模型。</p><p class="ql-block">2. 做胚胎 :将旧酥油花与草木灰混合,经过反复捶打,制成韧性好、弹性强的黑色塑造油泥。把这种油泥裹在骨架上,完成大概的造型。</p><p class="ql-block">3. 敷塑 :在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如同现在小学生用的橡皮泥一样,一种颜色放一小堆。艺僧们在零度的作坊里,将这些油塑原料涂塑在做好的形体上,仔细勾勒,用心捏塑,以匠心精神完成各种精美的塑造。</p><p class="ql-block">4. 装盘 :将塑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总图要求,用铁丝一一安装,固定在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内,使高低错落有致,件件立体悬空,形成整幅的故事图案,呈现完整的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我仔细端详这些以酥油为原料,用手指创造出的奇迹,它们整个造型看似庞大,其实有的佛像很小,不足10厘米,但每尊佛像的五官都清晰可辨,那纤细的手指、炯炯有神的眼睛,这是何等极致的精益求精,方能成就如此完美呀!他们的表情不僵化,神态自然、庄重慈祥,眉眼间传递着佛法的智慧与慈悲;五彩缤纷的花卉多为圆形,像绣球一样,个个娇艳欲滴,每片花瓣都柔软细腻,细节处的绝美令人钦佩!</p> <p class="ql-block">完成一幅酥油花通常需要数月时间,而且艺僧们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打磨出精湛的技艺。如同当下的科技工作者、行业领军人物,都是从基础学起,一步一步深耕钻研、积累沉淀,通过实践、探索创新,逐步成长,真正成为人才需要十多年、二十多年的时间,甚至更长。这也说明,成功之路是一条学无止境的路。</p> <p class="ql-block">现在,酥油花的制作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扬。例如:青海塔尔寺下花院的僧侣——罗藏昂秀,他从1980年开始学习制作酥油花,现在传承的级别达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级,而且一直在</span>培养新的传承者。 </p><p class="ql-block">在西藏日喀则有所孜东寺,有位僧侣叫——洛桑仁卓,他利用了当下火热的网络,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在传承酥油花制作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酥油花在传统的基础上也融入了时代的元素,让古老技艺焕发了新生。在今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申扎县买巴乡东热寺的僧人——措尼,他创作了一件既有天安门,又有布达拉宫的酥油花珍作品,向天安门的琉璃瓦、布达拉宫的飞檐,这些细节处理的都非常精妙,在展现酥油花技艺精湛的同时,也体现了爱国情怀,将民族与文化交融在一起了。</p> <p class="ql-block">酥油花,这枚高原文化的瑰宝,它散发的甘甜奶香,仿佛在向世人诠释着百年匠心。它是融入心血和精力的精美艺术品。这种注重质量,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是什么身份,我们都要发扬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用细心、用心、爱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传递专注与信仰的力量,让匠心精神在当下,灼灼其华,绽放异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