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草已三茬,木已三秋。</p><p class="ql-block">今宵离别后,何时能回来?</p><p class="ql-block">请你留下你的诺言,我好等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卖花姑娘》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进的朝鲜电影,一个苦命的姑娘,几乎家喻户晓;</p><p class="ql-block">《阿里郎》,一首意义不凡的歌,你知道它的故事吗?</p> <p class="ql-block"><b>《阿里郎》</b>是一首深入朝鲜民族血脉的古老民谣,它不仅旋律优美,背后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关于它的故事,流传着多个版本,其中最经典的是一个关于爱情与误解的悲剧传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经典的爱情悲剧🍓🍓</b></p><p class="ql-block">在众多传说中,一个流传最广的故事讲述了李郎和诚芙这对恩爱夫妻的遭遇。</p><p class="ql-block">· 苦难与分离:他们原是地主的奴仆,因不堪压迫,李郎参与反抗起义,失败后夫妻二人逃至深山避难。为了集结力量再度起义,李郎不得不与新婚妻子分离,临行前约定百日后重聚。</p><p class="ql-block">· 坚守与误解:李郎走后,地主之子觊觎诚芙的美貌,多次威逼利诱,均被她坚决拒绝。为拖延时间直至约定之日,诚芙假意周旋。百日之期到来时,李郎归来,却恰见地主之子在附近,误以为妻子不忠,愤而离去。</p><p class="ql-block">· 悲歌与绝唱:诚芙的百口莫辩化为悲泣的歌声,她唱着“阿里郎,阿里郎,阿里郎哟……”苦苦哀求与解释,但去意已决的李郎并未回头。最终,诚芙在极度悲伤中自尽身亡。当李郎醒悟折返时,为时已晚,唯能抱憾终身。此后,这座山岭便被称为“阿里郎苦界”,诚芙唱的歌则被称为“阿里郎”,意为“我离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深刻体现了古代女性在逆境中的坚贞不屈,以及命运弄人的无奈,其哀婉的基调与朝鲜民族文化中特有的“恨(Han)”情绪——一种深沉的悲怆与坚韧的期盼交织的情感——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 <b>麻花串烧 </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阿里郎》&《卖花姑娘》</b></p><p class="ql-block"> 翻唱:</p><p class="ql-block"> 大地&黑土地(大地的K歌小号)</p><p class="ql-block"> 麻花串烧创意:大地</p><p class="ql-block"> 视频制作:大地</p><p class="ql-block"> 《卖花姑娘》歌词改写:大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问过AI,有没有过“麻花串烧”,答曰:没有。这也是我的第一次。玩嘛,花样歌唱,不亦悦乎?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不亦悦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提示</b>:</p><p class="ql-block">带起耳机听,第一不影响他人;</p><p class="ql-block">第二音响效果更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小贴士🍒</b></p><p class="ql-block"><b>超越爱情的文化象征</b></p><p class="ql-block">🥬《阿里郎》的内涵远不止于爱情。特别是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首民歌成为了朝鲜人民寄托爱国情怀、表达反抗意志的精神武器。当时,唱《阿里郎》甚至会被禁止,但这反而激发了人们更广泛地传唱,使其民族认同的象征意义愈发强烈。</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这一象征意义延续至今:</b></p><p class="ql-block">🥬· 国际舞台的纽带: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及2018年平昌冬奥会等国际场合,《阿里郎》的旋律曾作为朝鲜和韩国代表团共同入场的音乐,成为民族渴望统一的情感纽带。</p><p class="ql-block">🥬· 非遗身份的认可:2012年,韩国传统民谣《阿里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肯定了其超越国界的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丰富的音乐形态🍒</b></p><p class="ql-block">《阿里郎》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演化出超过三十种地方版本,如《本调阿里郎》、《旌善阿里郎》等,各有特色。但其音乐核心通常保持一些共同点:旋律多采用五声音阶,节奏常为3/4拍,结构短小精悍,整体风格委婉缠绵中带着哀怨,生动传递出歌曲的情感内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这首歌其他的起源说法🍒</b></p><p class="ql-block">除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阿里郎》的起源还有其他说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民族的苦难与坚韧:</p><p class="ql-block">🍏 劳役思乡之说:有说法认为,这首歌约在1865年朝鲜王朝兴宣大院君时期,为修建景福宫的劳役们所唱。他们在繁重的劳动中,借歌声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歌名“阿里郎”在当时或有“我离娘”或“我耳聋”(意为不忍听闻世间悲苦)的含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移民悲歌之说:另一种考证认为,《阿里郎》的曲调可能源于古代朝鲜半岛移民在翻越慈悲岭等关隘时的哀歌,抒发了背井离乡的痛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