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1年2月5日星期六正月初三,阴。</p><p class="ql-block"> 大舅娘一家陪老陈一家到米粉店吃了早餐,临别前来个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 同辈的老陈兄弟俩与两个表妹也来张合照。</p> <p class="ql-block"> 然后前往桂平,距贵港市大约80公里。11点半到达桂平西山,先买了点小笼包、饺子充当午饭。所有的停车场、路边都停满了车,还有很多人直接从山下往上走,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桂平西山受欢迎的程度。</p><p class="ql-block"> 桂平西山是我国著名的七大西山之一,又称思灵山,因在桂平市城西1公里而得名。从南梁王朝设桂平郡治于西山起,渐成游览胜地。门票80元,已年过70的老爸享受了免票的待遇。桂平西山素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灵”五胜著称,山间峰峦嵯峨,巨石叠嶂,中有怪石嶙峋,石径曲幽,有“人间仙境”之美誉。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有浔城半边山”之说。</p><p class="ql-block"> 桂平西山景区历史悠久,为岭南著名佛教胜地,现仍保留有较为完整的佛教建筑、庙宇,如龙华寺、李公祠、洗石庵、乳泉亭和飞阁等。历代文人学士留下赞赏西山的诗词对联达4000多首。</p><p class="ql-block"> 1988年,桂平西山以广西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p><p class="ql-block"> 桂平西山导游图。</p> <b>桂平八景</b>。<br> 一、风云之旅:金田起义地址;二、佛教胜地:西山风景名胜区;三、山水之旅:大藤峡风景区;四、避暑天堂:龙潭国家森林公园;五、道教奇观:白石山风景区;六、奇异之旅:大平山风景区;七、岩月奇景:罗丛岩风景区;八、璀璨明珠:北回归线标志园。<div><b>桂平十八奇,等你来探奇:</b><br> 第一奇:天国起义桂平始;第二奇:二十个王一乡育;第三奇:炸弹火烧庙屹立;第四奇:神尼百炼诞舍利;第五奇:灵山天赐元宝石;第六奇:古泉冒乳世上奇;第七奇:飞凤入阁总统倚;第八奇:神猴亲担护庵使;第九奇:卧佛心中佛更奇;第第十奇:阳元阴元大无敌;十一奇:万千蝙蝠护荔枝;十二奇:米粉当做秋千骑;十三奇:瑶民发明打游击;十四奇:主席题词是唯一;十五奇:瑶家草标不拾遗;十六奇:天造城墙神鬼泣;十七奇:北回归线传音密;十八奇:无肉煮酒不成席。<br></div> 绿源山庄的巨型茶壶。 <p class="ql-block">西山景点石。</p><p class="ql-block"> 假山叠石间,瀑布飞泻而下,溅起细碎的水花,在阳光里漾开晶莹的光泽。古朴的水车静静伫立,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与潺潺流水相映成趣。四周林木葱郁,各类绿植攀附于石上、生于林间,将这片天地晕染得愈发清幽雅致。远处红檐建筑隐于绿树之后,点缀出几分人文韵味,让自然之美更添了些许温婉。此景宛如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既有山水之灵秀,又有草木之生机,更兼人文的底蕴,把桂平西山的雅致与清幽,诠释得淋漓尽致。</p> 老爸老妈老弟和老陈到此一游打个卡。 <p class="ql-block"><b>"一步登天"石</b>。</p><p class="ql-block"> 传说在古时候,桂平县郊有一个书生,姓莫,常在西山一破庙里发奋苦读,寒窗十年,只中了个秀才,那年又逢全国大考,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谁不想通过读书谋求功名利禄啊,他也想到省里一搏,无奈家中贫寒,且无盘缠上路,终日惶惶,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一日,饿晕于案,醒来忽见亮光闪闪,一仙人若隐若现在眼前,笑道:"你且跟我来"仙人带着书生,来到西山山崖的一块巨石边,仙人一个箭步踏上巨石腾入半空,并说道:"随我来",书生惊奇地看到巨石上留下仙人的一个脚印,也没多想就跟着踏上去了,书生只觉得两腋生风,瞬时来到了京城大殿之中,当朝天子高坐龙椅正在进行殿试,他的智慧有如神助,于天子面前将自己的才学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获得了金榜提名,封官衣锦还乡。所以,这块巨石得名"一步登天"(意为一步登到天子脚下,一步实现愿望)。那个姓莫的读书人一步登天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p><p class="ql-block"> 据说过了许多年,一个居住在桂平县某个村里的秀才,也慕名来到巨石的仙人脚印前,他一直向往着功名利禄,他还虔诚地踏在这块西山巨石仙人的脚印上,同来的几个朋友都笑他傻,可惜他一生都没能实现通过读书,金榜提名,获取功名利禄的梦想。但是,十几年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正是这个小秀才,引导了一场席卷半个中国,惊天动地的农民起义,并在自立的王朝过,从未有过的荣华富贵。中登上了"天王"的宝座,和他一道来的朋友也享受了未敢想过,从未有过的荣华富贵。(指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桂平市金田镇金田村发动起义,拉开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古树参天,枝叶繁茂,将阳光滤成斑驳的碎金,洒在潺潺流水与古朴水车之上。巨大的木质水车在水流的推动下似有悠悠古韵流转,旁边的叠瀑从嶙峋石崖间飞泻而下,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如银,汇入澄澈的碧潭。潭中奇石上对坐的小猴子雕塑憨态可掬,与周遭的自然野趣相映成趣。石壁上“西山”二字朱红醒目,更添人文底蕴。林间游人信步,在这清幽雅致的环境中,仿佛能感受到历史与自然的交融,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桂平西山的灵秀与古朴,让人心生对这片山水的沉醉与眷恋。</p> <p class="ql-block"><b>巨赞大师</b>。</p><p class="ql-block"> 巨赞大师(1908~1984)原籍江苏江阴,俗姓潘,1931年在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名巨赞。是著名的佛教高僧、佛教教育家、"新佛教运动"奠基人、中国佛教协会及中国佛学院主要创始人。1949年10月1日大师作为佛教界唯一的僧人代表,登上天安门出席新中国开国大典。曾担任一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等职。是《华藏世界》、《现代佛学》及《法音》杂志的创办人、首任主编。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佛教》卷主编。1939年大师在湖南南岳发起成立"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周恩来同志曾题赠:"上马杀贼,下马学佛<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 1940年秋,大师来到广西桂林,主编《狮子吼月刊》、宣传全民抗战及佛教革新运力;他还与当时在桂林的夏衍、田汉、郭沫若、柳亚子、李任仁等许多文化名人经常往来酬唱。</p><p class="ql-block"> 1942年春,大师移居桂平西山,任龙华寺住持,历时四年多,其间,开发研究荒变已久的西山茶,开辟棋盘石茶园;组建佛教会、居士林,定期在五明图书馆讲授佛台,和研究其他学问,实践"生产化"、"学术化"的新佛教主张。</p><p class="ql-block"> 值此巨赞大师百年诞辰之际,桂平西山龙华古寺建立巨赞大师纪念堂,树立巨赞大师铜像,以纪念这位与西山因缘极深的一代爱国爱教高僧。</p> 结缘堂里有观世音菩萨文化展。 福缘桥上大红灯笼高高挂,其中“春”字形的红灯笼颇具匠心,古榕形成了天然的廊桥,树上也挂满了喜庆的中国结,过年的气氛非常浓郁。有联云:走运西山,佛佑平安。 <p class="ql-block"><b>三星许愿树</b>。</p><p class="ql-block"> 榕,木之从容,生命力强而荣寿;枝叶秀茂而雍禄宽容;绿荫四方而幸运鸿福,誉为"榕神",福、禄、寿全的灵气之树。</p><p class="ql-block"> 福星,又称祥星,吉祥如意,福至心灵,是幸运之星。</p><p class="ql-block"> 禄星,执掌司禄,加官进禄,是财运之星。</p><p class="ql-block"> 寿星,代表生命,指南极老人、南极仙翁。寿星常临福瑞家,是命运之星。</p><p class="ql-block"> 人臻五福,花满三春。福、禄、寿、喜、财为之五福,咸惠长寿、富裕、幸福、美德、健康之福。在三星殿前,三星树下,只要人们在如意吉祥物上许下自己的心愿,把它高高抛挂在三星树上,福禄寿将与您同行,幸福与您常伴,三阳开泰,三星高照,三生有幸也。</p> 参天古榕。 2011中国桂平西山万人迎春祈福暨《西山在何方》首届梵音艺术节活动指南。 三星殿。 <p class="ql-block"><b>唐御史李公祠</b>。</p><p class="ql-block"> 李公祠是为纪念唐代御史李明远而修建的古祠,距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典型的岭南中式楼阁,灰砖为墙,红柱朱栏,檐角微翘,覆以青瓦。廊柱与栏杆的金色雕花精致细腻,与红柱灰墙相映成趣,尽显典雅庄重。满挂的大红灯笼将建筑点缀得格外喜庆,与门旁“丁财”“贵寿”的红底金字祈福牌一起,洋溢着浓浓的烟火气。祠前古树虬枝横斜,为这处人文景观增添了几分苍劲古朴的自然意趣。</p> 三星拱照。 <p class="ql-block"> 鎏金三星神像庄严矗立,居中的禄星手持如意,面容和蔼;左侧寿星手捧寿桃、拄着仙杖,尽显福寿之态;右侧福星怀抱宝盘,满含祥瑞。</p><p class="ql-block"> 神像后方的背景墙绘有色彩斑斓的云纹,搭配红色的吉祥纹饰,更衬得神像金光熠熠。前方还供奉着财神等小像,周围鲜花簇簇,粉红、明黄的花朵为庄严的场景增添了一抹鲜活的生气,整体氛围既肃穆神圣,又饱含着人们对福禄寿喜的殷切祈愿,是传统文化中吉祥寓意的生动具象化呈现。</p> <p class="ql-block"> 这尊观音像尽显庄严与灵秀。观音像以浅色材质雕琢而成,面容慈悲祥和,眉眼微垂间似含悲悯与抚慰。头戴的宝冠、身上的衣袂纹理细腻,右手结法印,左手持净瓶,姿态端庄肃穆。一袭红绸披于臂间,在素白的雕像映衬下格外醒目,添了几分灵动与暖意。</p><p class="ql-block"> 身后的背光雕刻繁复,层层叠叠的卷草纹饰环绕着金色圆轮,仿佛佛光流转。背景墙绘有翠绿的竹林,更衬出观音像的清净脱俗。旁侧袅袅香烟升腾,那支写有祈福语的高香,传递着信众的虔诚祈愿,整个场景在庄重中透着烟火气,将宗教的神圣与人间的祈盼交融,尽显桂平西山这处人文景观的独特韵味。</p> 李公祠里的系列塑像。造福浔郡,百姓拥戴。 与书童出行。<br> 郡人怀念其善政为民,立祠塑像,供奉香火,敬为神灵。 祷虎西山,虎死庙树间。 避世归隐,羽化升仙。传说李公明远慕西山秀景,遂退隐山中石洞,羽化仙去。 <p class="ql-block"> 唐御史李公祠始建于唐末,历代几经修葺。李公明远,生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5年),乾宁期间(公元894-898年)官至御史,忠直敢谏,后调岭南道(辖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及越南北部地区)任浔州刺史。在浔州任职期间,政绩昭著,德化于民。后慕西山秀景,遂退隐山中石洞,羽化仙去。郡人怀念其善政为民,立祠塑像,供奉香火,敬为神灵。《桂平县志》记载:"郡昔患虎,民祷于神,虎死庙寺间。"……历代灵迹素著。宋神宗敕封他为"西山郡主"、"广佑灵护王"。李公祠则称"郡主祠"、"广佑庙"。</p> <p class="ql-block"> 桂平西山到处香火旺盛。</p> 棋盘石西山茶闻名中外。 民国三十三年二月一日所立的桂平西山八景石碑。包括官桥秋柳、云台曲水、忠勇松涛、碧云石径(位于西山深处,以天然石刻“碧云天”著称) 、龙华晚眺、乳泉琴韵、古洞仙踪、飞阁月明。<br> 2011·广西桂平西山万人迎春祈福暨《西山在何方》首届梵音艺术节舞台。 洗石禅院大香炉。 洗石庵。这里也是桂平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四大天王塑像。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俗称四大金刚,象征护持四方世界的佛法,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及北方多闻天王,各持琵琶、宝剑、三叉戟以及舍利。 弥勒佛像。大慈事人。<br> 关公像。威灵护法。 <p class="ql-block"> 影壁极具特色,主体是一幅圆形的金色龙纹浮雕。两条金龙在蓝色底色的云间翻腾,龙身鳞片金光璀璨,龙首神态威严,龙须飘动,尽显灵动与霸气,周围的祥云纹饰层次丰富,工艺精湛。影壁两侧是形似芭蕉叶的竖幅--<b>忍一点风平浪静,虑三分海阔天空</b>,字体古朴雅致,与中间的龙纹浮雕相得益彰。底部还有一个石质莲花造型的构件,增添了几分禅意。</p> 寓意长寿的石龟四周撒满硬币、纸币。 威震三洲,韦驮像。 大雄宝殿。 <p class="ql-block"> 屋顶铺就着金黄的琉璃瓦,瓦当造型圆润,色泽古朴,排列整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尽显华贵。屋顶上方的灰塑与砖雕构件尤为出彩,色彩丰富,有黄、蓝、红等色调,图案以回纹等传统纹样为主,构图对称且富有几何美感,雕刻细腻,线条流畅,将中式建筑的装饰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檐角装饰有传统脊兽,造型别致,为建筑增添了灵动之气。建筑墙体虽有岁月痕迹,却更显古朴厚重,与精美的装饰构件形成对比,仿佛在讲述着历史的沧桑。下方的彩绘同样精美,以金色为主,描绘出花鸟、瑞兽等图案,色彩艳丽且工艺精湛,与建筑的其他装饰元素相互呼应,整体呈现出浓郁的岭南建筑风格,是桂平西山建筑艺术中传统工艺与文化内涵交融的生动体现。</p> 玉佛殿。 观音殿。殿内的佛像都只能是偷拍。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一角。屋顶为典型的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灵动飞扬,檐下密布的斗拱色彩斑斓,蓝、绿、金等色调交织,雕刻着精美的传统纹样,层层叠叠间尽显工艺繁复之美。殿宇前的龙柱是视觉焦点,石柱上的龙纹雕刻栩栩如生,龙身盘旋缠绕,鳞片、爪牙等细节刻画入微,仿佛蕴含着蓬勃生气,尽显石雕艺术的精湛。红色的殿身搭配古朴的木构门窗,窗棂纹样精致细腻。</p><p class="ql-block"> 节日期间悬挂的大红灯笼与彩带,为庄重的建筑增添了喜庆氛围,背景的山林绿意盎然,与殿宇的红墙金饰相映成趣,整体将建筑的神圣感、工艺的精妙感与环境的融合感完美统一。</p> 二十四孝图之孝感动天。 各式香烛。<br> <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佛鎏金铜塑像,通体金黄,在光线映照下熠熠生辉。佛首为蓝色螺髻发式,额间有吉祥痣,面容慈悲祥和,眼神宁静深邃,似能洞察世间百态。身披的金色袈裟纹饰精美,衣褶自然流畅,一侧还点缀着红色镶边,更显庄重华贵。</p><p class="ql-block"> 佛像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无畏印,姿态庄严神圣。背后的金色背光雕刻繁复,满是精美的花纹与小佛造像,与顶部色彩斑斓、带有传统中式图案的藻井相互映衬,营造出浓郁的宗教氛围与艺术美感。</p><p class="ql-block"> 这尊佛像不仅是精湛工艺的体现,更是桂平西山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吸引着众多信众与游客前来瞻仰,感受其蕴含的宁静与神圣力量。</p> <p class="ql-block"> 千佛殿。其外观色彩绚丽,屋顶飞檐翘角,装饰着丰富的彩绘与斗拱,蓝、绿、红、金等色彩交织,图案精美繁复,尽显中式传统建筑的华丽与庄重。殿门前的龙柱尤为夺目,石柱上雕刻的龙纹栩栩如生,龙身盘旋缠绕,鳞片、爪牙细节清晰,仿佛下一秒便要腾空而起,工艺精湛绝伦。门楣上的“千佛宝殿”匾额古朴大气,殿门的木雕花格窗棂设计精巧,纹样细腻。</p> <p class="ql-block"> 屋顶为翘角飞檐的形制,铺就着棕黄色琉璃瓦,瓦当排列整齐,檐角灵动上扬,尽显典雅飘逸之态。建筑主体为朱红色墙体,色泽明艳庄重,搭配带有精美雕花的木构窗棂,纹样细腻,古意盎然。</p> 巨大的香炉和香烛。 <p class="ql-block"> 功德堂。有联云:功在祇园名扬四海,德昭净域福荫千秋。</p> 古树郁郁葱葱,红灯笼欢欢喜喜。 大舞台四周。等待观看《西山在何方》首届梵音艺术节演出的人们密密麻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