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风映戎辉,四十一年情更浓——原桂林陆军学院五队84届海南聚会记

海鸥明月寄情思

潘汀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自贸港秋暖,五队人归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10月23日,椰城海口的风里添了几分特别的暖意——原桂林陆军学院五队84届65名学员和35名军嫂,跨越41载光阴,在此赴第六次相聚之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鬓角虽染霜华,脊梁却依旧挺直如当年;步履或有蹒跚,眼神却仍藏着军人的锐利。他们从祖国各地赶来,带着对母校的牵挂、对战友的思念,赴一场迟到半个世纪的“青春重逢”。当“五队”的旗帜在海南蓝天下展开,当熟悉的军歌伴着海风响起,时光仿佛瞬间倒回1984年的桂林——漓江边的晨练、训练场上的呐喊、自习室里的灯火,那些埋在记忆深处的片段,此刻全成了眼前鲜活的风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欢迎回家!”接待的同学递上热茶,一句简单的问候,却让在场人红了眼眶。于他们而言,“家”从不是一个地域概念:是当年汗水浸透的训练场,是深夜队领导、区队长掖过的被角,是战友分食的半块压缩干粮,如今,更是这片椰林里每一张熟悉又亲切的笑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忆军校岁月,念师恩深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聚会的晚宴上,灯光映着满座的欢声笑语,却也照见了不少人眼中的热泪——那是对军校岁月的深切回望,对师长栽培的由衷感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还记得1981年,他们参加全军统一高考,被录取后,从不同的部队集结桂林,带着一身硝烟味与对知识的渴望,成为陆军学院的一名学员。那时的校园,没有如今的繁华喧嚣,却有着最纯粹的理想与最坚定的信仰。清晨,嘹亮的军号打破校园的宁静,他们踏着晨曦出操,队列里的每一个步伐都掷地有声,训练场龙腾虎跃,比武场上你追我赶,刺杀操上显威风,汗水浸透的军装里,藏着对“军人”二字最赤诚的诠释;课堂上,教员讲解战术理论、剖析军事案例,你们屏息凝神,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飞速游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能提升本领的细节——那时的你们深知,今日在校园里汲取的每一点知识,都是明日在战场上守护家国的力量;课余时,你们挤在宿舍里讨论难题,在漓江边畅谈未来,偶尔因一场篮球赛争得面红耳赤,转头又会为战友的生日悄悄准备惊喜。三年军校时光,是苦与乐交织的旅程,是青春与理想碰撞的岁月,你们在这里褪去青涩、锤炼意志,更在并肩奋斗中结下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更难忘的是师长的教诲与温情。训练场上,队领导、区队长手把手纠正队列动作,哪怕汗湿军装也不松懈;思想有波动时,队领导、区队长拉着他们促膝长谈,把道理讲到心坎里;深夜查铺,总能看到轻手轻脚为学员掖好被角的身影。正是这份严苛与温柔,把一群“毛头小子”锻造成了敢扛事、能担当的军人。“41年了,我换过岗位、变过身份,但‘踏实’二字,永远是老领导教我的最珍贵的东西。”一位同学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椰岛寻踪忆,温情满征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场跨越千里的重逢,不止有酒桌上的畅谈,更有椰岛风光里的并肩同行。从海口出发,五队人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敬意,将红色记忆与海岛风情融入相聚的时光,让战友情在行走中愈发浓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0月24日,晨光微熹时,队伍便奔赴博鳌永久会址。站在宏伟的建筑前,看着眼前波澜壮阔的万泉河入海口,大家不禁感慨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正如当年在军校里憧憬的那样,祖国正以昂扬姿态走向世界。午后,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里,雕像前的驻足、史料前的凝视、革命故事的聆听,让这群老兵再次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曾经的他们为国防事业冲锋,如今回望先辈们的奋斗历程,眼中满是敬意,有人轻声说道:“不管时代怎么变,保家卫国的初心永远不能忘。”傍晚时分,三亚鹿回头公园的夕阳为聚会镀上温暖的金边,站在山顶俯瞰三亚湾的璀璨夜景,战友们并肩而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漓江边畅谈未来的日子,只是如今,多了几分岁月沉淀的从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0月25日,天涯海角的礁石旁留下了他们的合影。“天涯海角”四个字,曾是古人眼中的尽头,如今却成了他们情谊的见证——无论相隔多远,41年的战友情都能跨越山海,在此重逢。随后,南山寺的钟声里,大家为彼此、为祖国默默祈福;海花岛的梦幻风光中,军嫂们笑着拍照,战友们聊着家常,孩童般的笑容里,满是久别重逢的惬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0月26日,红色足迹继续延伸。在解放海南“打响第一枪”的儋州市白马井寨基超头渡海先锋营登陆点,大家循着历史的痕迹,重温那段烽火岁月,军人的使命感再次在心中激荡;临高角解放公园内,面对纪念碑上的英雄名录,所有人自发肃立——他们曾是军人,更懂这份“解放”背后的牺牲与重量。午后的海口免税店,成了聚会里轻松的小插曲,战友们忙着为家人挑选礼物,军嫂们互相推荐好物,热闹的场景里,满是生活的烟火气,也让这场相聚多了几分温情与实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匠心备相聚,情谊筑根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路的顺畅与温馨,背后是筹备组近三个月的忙碌。从7月25日启动筹备工作,组员们便抱着“让每一位战友都感受到家的温暖”的念头,一步步把细节落到实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们定下“六个到位”的标准:认识到位,将聚会视作向老领导汇报、与老同学交心的大事;思想到位,拒绝铺张浪费,把精力全用在“暖情”上;组织到位,专门搭建班子,食宿、行程、景点对接、嘉宾接待分工明确;行动到位,聚会方案改了三稿,行程路线顺了五遍,生怕漏过一个细节;细节到位,不仅安排好食宿交通,更精心制作了纪念视频与纪念册——视频里是当年的训练照、毕业照,纪念册里收录了每个人的近况,只为把41年的回忆好好“装”起来;保障到位,全程安排医疗、安全人员值守,哪怕是景点游览时的路线引导、休息站点,都提前规划妥当,让大家能放心畅聊、安心游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筹备过程中,更有无数自发的温暖:磨杰、王炤明同学跑前跑后对接景点、协调车辆;郭普训、何正炎、喻坤林、徐锦恒、潘林熙、张建德、徐森全、马辉亮、梁华胜同学二话不说提供赞助,只一句“为老伙计们聚聚,值!”;谢卫东同学因公务无法到场,特意书写书法作品寄来,为聚会添了书香雅气。这些细碎的付出,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战友情的江河,在椰城的秋光里闪闪发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份情谊,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同学情,成了刻在骨子里的“五队魂”。41年来,他们有人驻守边疆、有人投身国防、有人转业地方默默奉献,岗位不同、身份各异,但从军校习得的“忠诚、坚毅、担当”,始终是不变的底色。正如在南山寺祈福时有人所说:“我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哪怕不在同一战场,五队的精神永远都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举杯敬岁月,情谊长相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0月26日的晚宴,是这场相聚的尾声。椰风轻拂,灯光暖人,所有人举起酒杯,酒杯相碰的清脆声响,伴着远处的海浪声,成了今夜最动人的旋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杯,敬母校桂林陆军学院——是她用三年时光,给了他们飞翔的翅膀,教会他们何为责任、何为担当;第二杯,敬队领导与区队长——是他们的言传身教,把“军人”二字的重量,刻进了每个人的生命里;第三杯,敬并肩的战友——敬41年不离不弃的牵挂,敬这几日一同走过椰岛、重温初心的珍贵时光;最后一杯,敬海南自贸港的明天,也敬每一位五队人的未来——愿日子滚烫,情谊绵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0月27日清晨,海口的机场、车站成了不舍的告别地。战友们紧紧握手、相拥,反复叮嘱“常联系”“多保重”,军嫂们也互留联系方式,约定下次再聚。带着满是照片的手机、沉甸甸的纪念册,还有心中难忘的记忆,大家各自踏上返程的路,回到温馨的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场跨越41年的相聚,是对青春的致敬,更是对军魂的传承。椰岛的风会记得,他们曾并肩走过红色旧址、看过海岛风光;五队人的心里会记得,这份在军营里结下的情谊,如海南的椰子树般,深深扎根,向阳而生;如陈年的佳酿般,越品越醇,历久弥香。</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