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砚峰公园的牌坊上,“砚峰公园”四个大字在石雕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庄重。我沿着笔直的道路缓步前行,两旁的棕榈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今天是九九重阳,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丝清朗与敬意。这条路我走过许多次,但今逢重阳再来,总觉得脚步更轻,心也更静。</p> <p class="ql-block"> 走进淡院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出自国学大师、原西冷印社社长、“南饶北季”中的饶老饶宗颐亲笔为此院题写而拓为石刻的“综鞶悦于遥年”六个大字。这一短语源自唐代李善的典故。意为“集天下最精华的事物于此,使其能够永远传承下去”。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或许就是当年饶老对淡浮院以后的发展壮大寄预的厚望,也折射出他发自内心对故乡那种深沉的愛。</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个弯,那座飞檐翘角的中式建筑静静伫立在绿树之间,牌匾上“東粵聲金振玉”几个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驻足片刻,仿佛听见了古时书院里的朗朗书声,又像是某种遥远的祝福,在风中轻轻回荡。重阳登高,不只是为了望远,更是为了听见内心那一声久违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 这只古牲牛是潮州大匠用生铁高温煮成铁浆后而铸成的。这源自“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遭”所指的广济桥描述的一句民谣:“二只牲牛一只溜”。或许这只母牲牛太有灵性,早就寻得淡浮院这一山青水秀的风水宝地,从广济桥头阔别夫君到此安居赋闲,颐养天寿;或许受到玉皇大帝的调谴,肩负神圣使命单枪匹牛溜到此处镇住山洪,默默守护着淡浮院的四季安宁、也庇护着到此游览的每一位游客的旅途平安!</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便是“澹浮院”。门前的台阶被晨露打湿,泛着淡淡的光。几盆绿植安静地摆在两侧,叶片上还挂着水珠。我拾级而上,指尖轻触门框上的雕花,那细腻的纹路像是岁月刻下的诗句。院中无人,却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默默注视着这个节日——敬老、思远、祈平安,这些情愫早已融入一砖一瓦之中。</p> <p class="ql-block"> 淡浮院正前方有一个天然湖,湖水碧绿、湖面如镜。湖里锦鳞游泳。而山上层林尽染,候鸟有的立于树桠上鸣叫、有的展翅飞翔、有的用嘴巴修啄着身上的羽丰。今逢九九重阳,晴空万里、丹桂飘香,山与湖各展姿色,构成了一幅让人百看不厌的湖光山色山水画。作为到此一游的客人,只要您懂得欣赏、感恩天地,您便会发现每一处都有最美的风景,每一天都是最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院后的小山腰上,一座深瓦屋顶的建筑依林而建,屋脊上的龙头装饰昂首向天,仿佛在为这片土地守岁。山林苍翠,天空湛蓝,白云悠悠掠过,像极了儿时长辈讲述的“仙人巡天”。我坐在石阶上歇脚,想起小时候老辈们总在重阳这天煮一锅菊花茶,说能驱邪延年。当下人生活改善了,天天有茶喝,也没必要故弄玄虚煮一锅菊花茶。但那份“岁岁平安”的祈愿,却像这山间清风,从未散去。</p> <p class="ql-block">穿过林间小径,忽闻水声潺潺。一座喷泉藏在树影深处,水帘从高处垂落,击在青石上,溅起细碎的银光。两侧的石雕已有些风化,却仍能看出祥云与瑞兽的轮廓。我蹲下身,看水中倒影被涟漪揉碎又重聚,忽然觉得,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聚散有时,唯有祝福绵延不绝。重阳不只属于登高的人,也属于这些静默守候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日头渐高,我走到一处祠堂前。门楣上挂着两盏红灯笼,金纹在光下闪烁,牌匾写着“潮商名贤祠”,饶老题写的对联“一纸还乡,三江出海”道尽游子情怀。我一看这对联,仿佛看到了近代很多潮州的先辈们,为了生计,坐上红头船,飘洋过海到东南亚各国当番客。他们怀着对祖国和家乡拳拳眷眷之心,从最低贱的职业一步一个脚印做起,天道酬勤.再加上潮汕人善于经商的优良基因,经过三、四十年乃至更长岁月的艰难奋斗之后,大多数人能华丽转身,成为各地的商界翘楚!但他们不忘故里,心系桑梓,一如既往的资助家乡的建没和兴学。泰国侨领谢慧如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重阳是思念的节日,作为潮州的后辈们,必须饮水思源,铭记先辈“番客”们对潮州做出的无私奉献,感恩之情必须薪火相传,久久为功!值此九九重阳之际,衷心祝愿潮汕华侨(上称番客)先辈们的子孙后代岁岁平安、事业有成、鸿福齐天!并真诚邀请你们有空常回家看看,见证祖国及故乡大好河山的喜人变化,恳请你们“家祭无忘告乃翁”,让先辈们分享祖国及故乡由积贫积弱、饱受欺凌发展成为世界强国及美丽村镇的巨大变化,告慰他们在天之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