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天门山胜景 叹天工与人智

光明磊落

2025年10月15日,我们早早起床,用过早餐后,便赶到了天门山景区停车场(B线票),乘坐上景区的第一趟摆渡车,于7:00抵达天门山景区门口。<br>  “天门山”三个鎏金大字在巨石上熠熠生辉,“武陵之魂” 的题刻尽显其山水间的神韵。<br>  天门山群峰巍峨耸立,植被如墨玉般在崖壁上铺陈开来,云雾轻柔地缠绕着山峦,远处的天门洞若隐若现,恰似天地间凿开的灵犀之门。山雄浑壮阔、林葱郁繁茂、云缥缈空灵,武陵山脉的磅礴气韵与张家界地貌的奇绝风姿已初露端倪。<br>我们依次在“天门山”巨石前拍照留念。 据介绍,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因传说为仙人赤松子隐居之地,又名赤松山。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年),嵩梁山千米峭壁突然洞开,形成了天然穿山溶洞 —— 天门洞,吴帝孙休视其为吉祥征兆,遂将山名改为天门山,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天门山主峰海拔1518.6 米,天门洞乃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高 131.5米、宽 57米、深60 米,南北对穿,仿若一道通天的门户。 景区检票门楼飞檐翘角,正中书写着“天门仙山”,在青山环抱中透出典雅的韵味,恰似山水孕育出的人文明珠。7:30,检票开始,我们成为第一批进入景区的游客。 我们依照指示牌的引导,走进“天门洞快线索道”的环廊,蜿蜒前行一阵后,在天门山索道的中站,坐上了第一个轿厢。据介绍,此段索道全长约2000余米,垂直落差约600 米,单程运行时间约 10 分钟。 由于我们最早赶到,后面的游客尚未上来,工作人员安排我们八人分乘两个可坐23人的轿厢,这样我们四人便能在轿厢中自由自在地观景、拍照。<br>  索道下方,“通天大道”如银蛇般在翠绿的山峦间蜿蜒穿梭,99道弯在浓绿的植被中时隐时现。四周峰林竞秀,山峰或孤峭挺拔,或群峦叠嶂,云雾轻轻笼罩着山巅,给巍峨的山体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纱衣。满山的植被郁郁葱葱,仿佛将山体包裹成了一块巨大的绿玉。索道轿厢俨然成为我们的半空观景台,让“天下第一公路奇观”与张家界奇绝的地貌,如同一幅大气磅礴又不失灵秀的山水长卷,在我们眼前徐徐铺展。 十余分钟后,轿厢稳稳停靠在天门洞索道站。踏上栈道向下眺望,眼前的景致美得令人陶醉。四周峰林争奇斗艳,座座山峰宛如天工雕琢而成,有的孤峰挺秀,有的群峦攒聚,植被犹如墨玉覆盖在崖壁之上。云雾如轻纱般漫卷,在山谷间涌动、聚散,时而将山峰包裹成朦胧的翡翠剪影,时而又露出嶙峋的山岩与蜿蜒的公路,仿佛置身于仙境天路之中。云雾在峰谷间流转,通天大道在其间若隐若现,景致雄浑中透着空灵,奇险中又裹着缥缈,恰似大自然以山峦为纸、云雾为墨、公路为线,绘就的一幅兼具磅礴与婉约之美的山水奇卷,将天门山的“天下第一公路奇观”与喀斯特峰林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沿着栈道来到天门洞广场,瞬间被天门洞的气势所震撼。但见巍峨的山峰如巨人般对峙而立,灰白的岩壁陡峭险峻。天门洞宛如大自然精心凿刻的巨型石拱,贯通山体,云雾在洞口悠悠缭绕,似有仙气氤氲,仿佛是连通天地的秘境之门。一条蜿蜒的阶梯从山脚盘旋而上,直抵天门洞,恰似将人间烟火与天界秘境紧密相连。 我们来到天门山上天梯石壁前,石壁上镌刻着清代永定县令俞良模的诗句“莫谓山高空仰止,此中真有上天梯”,以及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的“上天梯”三个大字。从上天梯石壁一侧绕行而上,只见台阶末端的平地上,有一尊特大的香炉,三支高香正冒着袅袅烟火。向上望去,巍峨的山体如刀削斧劈般险峻,植被如翠带缠绕山间,为冷峻的山石增添了灵动的生机。一条“上天梯”从山脚盘旋而上,石阶如银练般直抵天门洞。 看介绍可知,上天梯分为五段,共有 999 级台阶,寓意“天长地久”“步步高升”。其全长218米,垂直高差120 米,坡度达41度,每步台阶高18 - 25厘米。为方便游客,在上天梯右侧的山体中修建了五段隧道扶梯,可直达天门洞。然而面对这999级台阶,我觉得乘扶梯上去略显无趣,总想挑战一番。经过一番动员,两名刚退休的老弟愿意陪我一同攀爬,并负责为我拍照、录制视频。 起初我们一同前行,走着走着兴致渐起,我开始分段小跑。攀爬台阶好处颇多,既能锻炼体质与意志,又能一路欣赏乘坐隧道扶梯无法看到的风景,尤其是天门洞时而清空透明、时而吞云吐雾的美妙景致。当我最终胜利登顶时,赢得了乘坐扶梯先期到达的五位伙伴以及众多游客的鼓掌点赞。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门洞前“上天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百九十九阶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总长二百一十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垂直一百二十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夫聊发少年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门洞前意气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级台阶小跑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百多米疾风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拔高一百二十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门洞上傲穹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人翘指同声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老青松是榜样。</div> 走进这南北对穿的天门洞,内心感到无比震撼。据介绍,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海拔1300米),高131.5 米、宽57米、深60米,拔地倚天,宛如一道通天的门户。洞顶呈15°倾斜的椭圆“天窗”。 从天门洞的右侧沿着悬崖边上的栈道前行,眼前的景象宛如一幅写意水墨画,将山的雄浑与云的缥缈融合成了空灵的诗篇。氤氲的云雾如轻纱般漫卷,缠绕在层峦叠嶂之间,山峦植被蓊郁,深绿的林木将山石晕染得愈发深邃;奇峰在云雾中半露真容,岩骨嶙峋之处仿佛留有仙人的踪迹;远山则在云海中起伏,与天际的淡蓝融为一体,恍惚间如同置身于蓬莱仙境,让人沉醉在这“云深不知处”的美妙意境之中。 我们沿着栈道前行不远,便登上了从天门洞到山顶的扶梯。据介绍,这是全球首条在山体隧道内运行的自动扶梯系统。扶梯总长度约为1497 米,总跨度 1092 米,提升高度 340 米,由 12 段重载自动扶梯组成,单向输送能力达3600 人/小时,被电梯行业专家誉为 “全球电梯工程的奇迹”。天门山的扶梯以天门洞为界,分为两段:登天门扶梯(下段)共5段,水平跨度约400 米,实际运行长度约600米;穿山扶梯(上段)共7段,水平跨度为692米,实际运行长度为 897米。自动扶梯十分豪华,运行过程中没有丝毫噪音,乘坐起来感觉格外舒适。两边墙壁上挂满了天门山不同季节的风景照,随着扶梯的爬升依次浏览,令人赏心悦目。 走下扶梯,我们依照路线指示牌,沿着修筑好的木栈道或石台阶,先后抵达了“灵泉”“云洞”和快活林。 最后来到了天门山的玉壶峰,其海拔1458米,孤峰突起,四壁如刀削斧劈般陡峭,峰顶却相对平坦,形似酒壶,故而得名“玉壶”。玉壶峰常年云雾缭绕,常常呈现出“玉壶浸云海”的仙境画面。 从玉壶峰下来,沿路走到天门山顶索道站,坐上下行轿厢。我们依旧十分幸运,八人的轿厢只坐了两人,能够在轿厢中随意活动、全方位观景和拍照。看资料了解到:天门山索道是全世界最长的高山观光客运索道,全长7455米,上下站水平高差1279米,单程运行时间约28分钟,单向运量 1000 人/小时。<br> 我们在轿厢里一路欣赏风景。驶出山顶站台后,轿厢便贴着悬崖边缘滑行,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通天大道 —— 那99道弯如同被天神随手抛在山间的银蛇;天门洞从 “天际的圆窗”渐渐变成“眼前的巨门”…… 直到眼前出现密集的楼房、街道以及商场的广告牌…… 轿厢稳稳停在站台,我们才惊觉已从“仙境”回到了热闹的人间。 游览天门山,除了欣赏到自然的绝美景色外,最让我惊叹的是人类的智慧——修建在山体里的隧道扶梯和从市区直达山顶的索道。1497米的扶梯建在山体隧道内,提升高度 340米,单向输送能力达3600人/小时;7455米的索道,上下站水平高差1279米,单向运量1000人/小时。游览天门山,从市区到山顶,再返回市区,很少需要步行,老年人和孩子也能轻松游览,这无疑是一大奇迹。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乘索凌空瞰翠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隧穿岩壁探幽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拾级直抵云生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雾萦回沁客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俯首欢观千壑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抬头尤觉碧霄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行不负仙山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尽揽天门万象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