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秋时节,桂香漫溢桂林山水间,田东县滨江学校初中教师团队怀揣对教育精进的热忱,奔赴一场以“德育、教科研与班级管理”为核心的高级研修之旅。从专家课堂的理论深耕到名校访学的实践探索,每一段行程都满载干货,让这场秋日研学成为教师成长路上的宝贵养分。</h3> <h3> 上午的研修课堂,桂林中学蒋涛老师以《德育工作中的家校高效沟通策略与话术设计》为主题,搭建起“理论+实战”的学习框架。</h3> <h3> 课程聚焦三大核心模块,层层递进破解教育沟通难题:<br> 典型德育情境拆解:精准锁定叛逆期学生心理危机、厌学情绪、校园欺凌三大高频痛点,既剖析对抗性言行、学习低动力等表面表现,更深挖家庭沟通模式失衡、学业压力适配不足等深层成因,让教师对问题根源有了立体且深刻的认知。</h3> <h3> “共情—澄清—协商—跟进”四步沟通法:以清晰的逻辑框架搭配可直接复用的表达模板,“我真的十分理解你此刻的感受”传递接纳温度,“我相信你愿意和我说说具体情况”引导敞开心扉,“你看我们试试这样解决好不好”推动共识达成,“我们下次可以重点关注这个方向”确保落地见效,彻底打破“沟通无章法”的困境。</h3> <h3> 场景化话术与情绪安抚技巧:针对三类问题场景定制沟通方案,对叛逆学生说“觉得没人懂你的想法,心里肯定特别闷,对不对?”,对厌学学生讲“上课跟不上、作业没思路,慢慢就觉得学习没意义,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无助”;面向家长则传授“先接情绪再谈问题”“用肢体动作传递关心”等实用技巧,让沟通既有温度又有实效。</h3> <h3> 课程的高潮当属情境角色扮演环节。蒋老师以“15岁留守学生叛逆离家”为真实案例,邀请教师分别扮演班主任与家长,还原沟通中的矛盾与冲突。沉浸式演绎让抽象的沟通策略转化为可感知的实操经验,台下教师热议不断,在“代入式体验”中深化了对家校沟通的理解。 </h3> <h3> 课后,田东县滨江学校马正鑫老师的补充分享更添实战价值:提出班主任需树立“未雨绸缪”的德育意识,与叛逆生家长沟通要“以退为进”,处理学生问题需“先认可闪光点、再稳情绪沟通”,应对校园欺凌则要“优先保护学生、及时联动警方”,为策略落地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h3> <h3> 午后,缕缕桂香随行,教师团队走进桂林市逸仙中学,开启一场条理清晰、干货满满的沉浸式访学,在实地观察中汲取德育与班级管理的创新思路。</h3> <h3>一、漫步校园,浸润“红廉文化” <br> 桂林市逸仙中学贺副校长现场解读学校校史与办学理念,学生讲解员带领教师们深入感受“红廉文化”的深厚底蕴。</h3> <h3> 在苏蔓、罗文坤、张海萍三烈士纪念雕塑前,大家认真聆听英烈以逸仙为阵地开展革命工作的感人事迹,在融合楼前集体合影,让红色基因与廉洁精神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记。 </h3> <h3>二、观摩活动,感知德育创意 <br> 实验楼一楼阶梯教室内,一场“红色传奇”主题班会正在进行。班级以“英烈故事分享、红色情景剧展演、红廉主题感悟交流”为核心环节,学生化身“红色讲解员”讲述烈士事迹,用生动短剧还原革命场景,结合日常生活畅谈“廉洁自律、爱国向上”的践行方式。这种将德育从“单向灌输”变为“主动参与”的形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主题班会创新设计的鲜活范本。 </h3> <h3>三、专题分享,共探班级管理 <br> 观影结束后,桂林市逸仙中学的兰芳梅、欧阳蕾两位资深教师,以“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为核心理念,分享班级管理的实战智慧。 </h3> <h3> 兰芳梅老师从陪伴、沟通、协作维度分享班级管理经验:日常管理以“勤”为核心,课前、午练、晚课前提前到位,课中观察、课后总结,兼顾学生到校、卫生、学习及家长未接孩子等问题;陪伴上,既参与体育活动并分享动态给家长,也妥善处理学生矛盾、离家等事件,保护学生隐私与情绪;班级协作中,协调换课、反馈听课情况、汇总学科分析;家校沟通聚焦纪律、欺凌等问题,还组织义卖培养学生责任感。她表示,班主任工作需坚守,将继续陪伴学生成长。</h3> <h3> 欧阳蕾老师围绕班主任角色定位,提出其应是心理支持者、压力调节者、成长引路人与沟通桥梁。在缓解压力策略上,包括通过破冰活动建立信任关系,打造“无嘲讽、无比较”班级文化、开展正向活动优化班级氛围,还分享了集体生日会等活动案例,同时强调情绪疏导、心理教育及家校协同减压的重要性,最后提醒班主任要自我关怀,保持心理健康,遇问题可向老班主任请教、向上级反馈,拒绝内耗。 </h3> <h3> 分享后的互动环节氛围热烈,田东县滨江学校覃叶老师直击一线痛点,提出“如何有效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疑问。</h3> <h3> 德育处主任结合自身丰富经验,从“先接纳情绪再探寻根源”“建立专属沟通信任通道”“联动家长与学校心理资源形成合力”“分阶段制定干预方案”四个维度给出具体建议,还分享了“每周一次轻量谈心”“用兴趣活动疏导心理压力”等可直接落地的技巧,精准回应了教师们的迫切需求。双方还围绕“红廉文化如何融入班级活动”“问题学生长效引导策略”等话题深入探讨,思维碰撞间迸发诸多创新灵感。</h3> <h3> 未来,田东县滨江学校的教师们将把此次研修的所学所悟,转化为深耕育人实践的动力,在德育沃土上持续探索,在班级管理中精进智慧,以更专业的素养守护学生成长,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h3> <h3>小组成员:韦婷婷、洪全丽、谭恩汉、黄美变、陈情、马正鑫、覃叶、黄菁秀、韦玲、农静、周素妹<br>图文编辑:韦婷婷、洪全丽、黄美变<br>摄影:农静<br>审核:黄美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