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2(20251006)

乐琴

<p class="ql-block">华严寺</p><p class="ql-block">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 1038 年),辽末保大二年(公元 1122 年),除薄伽教藏殿等少数建筑外,其余大多毁于金兵战火。金天眷三年(公元 1140 年)依旧址重建。明中叶以后,分为上、下华严寺,各开山门。2008 年,大同市对其进行大规模整修,恢复了辽金时期的部分格局。</p><p class="ql-block">寺庙坐西向东,占地面积 66000 平方米,有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 30 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下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 1062 年),金代重建,面阔九间,单体建筑面积达 1559 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薄伽教藏殿则建于辽重熙七年,殿内有重楼式小木作藏经阁 38 间及 “天宫楼阁” 五间,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华严寺是位于山西大同古城内西南隅的辽金佛教寺院建筑群,也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p><p class="ql-block">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 1038 年),辽末保大二年(公元 1122 年),除薄伽教藏殿等少数建筑外,其余大多毁于金兵战火。金天眷三年(公元 1140 年)依旧址重建。明中叶以后,分为上、下华严寺,各开山门。2008 年,大同市对其进行大规模整修,恢复了辽金时期的部分格局。</p><p class="ql-block">寺庙坐西向东,占地面积 66000 平方米,有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 30 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下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 1062 年),金代重建,面阔九间,单体建筑面积达 1559 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薄伽教藏殿则建于辽重熙七年,殿内有重楼式小木作藏经阁 38 间及 “天宫楼阁” 五间,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 </p><p class="ql-block">殿内有诸多艺术瑰宝。薄伽教藏殿中央佛坛上的 29 尊辽代泥塑为辽塑精品,其中合掌露齿菩萨被史学家郑振铎赞为“东方维纳斯”。此外,普光明殿有 1000 多平方米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壁画,华严宝塔下还有采用 100 吨纯铜打造的千佛地宫。</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景区参观游览图</p> <p class="ql-block">普光明殿</p> <p class="ql-block">藻井</p> <p class="ql-block">壁画(清代)</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华严塔</p> <p class="ql-block">梵王宫</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外面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纯阳宫</p><p class="ql-block">大同纯阳宫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鼓楼西街,是大同地区现存唯一一座全真派的道教建筑。</p><p class="ql-block">纯阳宫创建年代无确切金石文字可考,据说为金末元初西京道宫长刘道宁创建。明洪武四年重修,清光绪三十年修设过普济坛,民国年间也有过修缮。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期间,纯阳宫被毁,1999年庙产归回道教部门,后经修复。</p><p class="ql-block">纯阳宫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布局,为三进院落。宫门是三路五楼木石牌楼,象征“三清境界”与“五行俱全”。第一进院以灵官殿为核心,两侧有钟鼓楼。第二进院的主殿为吕祖殿,面阔五间,四面回廊,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吕洞宾、王重阳和丘处机。第三进院的主体是双层楼阁式建筑,下层为三清殿,上层为藏经楼。后院向西有跨院,为斋堂,堂西是袖珍园林,景色优美。纯阳宫有清代建筑木构与琉璃工艺、550平方米传统工笔壁画群以及吕祖诗联“利名身外终非道,龙虎门前辨取真”等艺术特色,被称为“艺术三绝”。</p><p class="ql-block">作为山西三大纯阳宫的“北宫”,它与芮城永乐宫(南宫)、太原纯阳宫(中宫)南北呼应。明清时期,这里是晋北道教活动中心,每年农历四月十四吕祖诞辰日会举办庙会,吸引众多信众朝拜。</p> <p class="ql-block">善化寺</p><p class="ql-block">善化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初称“开元寺”,五代后晋时更名为“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金兵攻陷大同,寺院大部分建筑被毁。金初,圆满大师主持重修,历时15年将寺院重修如新。明正统十年,明英宗赐名“善化寺”。</p><p class="ql-block">寺院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渐次展开,由南向北依次是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左右为东西朵殿,东侧为文殊阁遗址,西侧为普贤阁。除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和普贤阁为辽金建筑外,其余两侧配殿和钟鼓楼为明清时期建筑。天王殿与山门合而为一,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五脊顶。三圣殿采用“减柱法”,殿檐下方有60°斜拱,宏大壮丽。大雄宝殿坐落于3米多高的月台之上,面阔7间,进深5间,单檐五脊顶,以单体面积1200多平米排名全国第三。普贤阁是一座单檐九脊顶方形楼阁,保留着辽时原迹。</p><p class="ql-block">寺内保存有34尊金代彩塑,均位于大雄宝殿内,法像庄严。还有190平方米的清代壁画,也在大雄宝殿内,内容为佛教故事。此外,三圣殿内的《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碑,由朱弁撰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誉为善化寺“镇寺之宝”。</p> <p class="ql-block">三圣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的莲花门也是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普贤阁</p> <p class="ql-block">大同南门</p> <p class="ql-block">南门城楼上的灯光秀</p> <p class="ql-block">灯光下的善化寺</p> <p class="ql-block">南门下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南门城楼上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因为大同”节目的开城门仪式</p> <p class="ql-block">大同特色美食“百花烧麦”,好看又好吃。其他地方的烧麦,馅料里大部分是江米,大同的烧麦馅没有江米,就是肉和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