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31日,我从湘西首府吉首市,赶往湖南怀化。刚一落脚,我就迫不及待想了解袁隆平在怀化工作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袁隆平的家乡是江西九江市,德安县,河东乡,后田袁家山人。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23岁被分配到湖南怀化,淇江市的安江农校任教。由此开启了杂交水稻的科研之路。</p> <p class="ql-block"> 袁隆平在怀化度过了近40年时光,袁隆平曾居住和工作的旧址,已成为缅怀袁隆平的纪念园。我在这里反复观看了袁隆平工作的地方和科学水稻试验田……</p> <p class="ql-block"> “喝水不忘挖井人,吃饭不忘袁隆平”。他是中国唯一一位在当代被封神的人。他也是唯一一个开车不用驾照的人。他用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让中国14亿人不再挨饿。如今,人们称他为“当代神农”,他的杂交水稻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p><p class="ql-block"> (2025.10.31.于怀化袁隆平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二,日军在华首个受降地——怀化芷江</p><p class="ql-block"> ——王朝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31日,10月的最后一天,我从湘西自治州首府前往湖南怀化。位于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这里是见证日本侵华战争彻底失败的地方。是华夏大地唯一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我来到芷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人民抗日胜利日本受降旧址,由凯旋门,受降纪念坊,受降大院组成。</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怀化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县城,受降会场是一栋黑色西式平房。会场内两张长桌相向摆着,上方为受降代表席,下方为投降代表席,都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原貌。受降纪念馆展出的历史事物,生动再现了那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 我在日本受降地来回反复的观看了好几遍,徘徊反侧。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驻足沉思,并呆了很久。心中难以平静,感慨着那段历史,激动着那受降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这里应是我们中国人都要铭记的地方。我站在受降旧址前,触摸到的不再是冰冷的石碑,更是一个民族从屈辱走向复兴的脉动。如今硝烟散尽,山河无恙,但芷江每一块砖石都在呐喊,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p> <p class="ql-block"> 怀化芷江受降地,不仅是一个历史遗址,更是一座承载民族记忆,彰显和平价值,激励爱国情怀,促进民族团结,不忘历史的丰碑!</p><p class="ql-block"> (2025.10.31.于怀化芷江日本投降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