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古镇

大雁

<p class="ql-block">  从福州乘滨海快线至终点,便踏入了“闽江南喉”梅花古镇。它枕山面海,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宋元时设有巡检司,明洪武年间,再次建造城池,设立梅花千户所。一直是扼守福州城的门户。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重镇,沿江向海,通达五洲。</p> <p class="ql-block">  梅花古镇的城墙为花岗岩砌成,东西北三面临海。长2160米,高处6米,顶宽2米,明代作为千户所驻地,屯兵千余人。经历四次重修,东门城墙及城门仍保存完好,仍有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斑驳的石阶进入古镇,石厝,石墙,石路,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冲刷,呈现奇异的纹理色泽,这座明代抗倭古城的故事,正从石板路的缝隙里缓缓溢出,二十余处古迹遗址赋予了自然灵气和厚重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  沿东门城墙缓步前行,街旁的精美古庙叫”林位宮”。为缅怀抗倭英雄林位将军而建,朱红庙门旁立着石碑,记载着抗倭英雄林位的故事,当年倭寇举兵城下危在旦夕,他乔装成卖草鞋人,巧用计谋,击退倭寇。设黄鱼阵、葫芦阵等歼敌于梅花洋。如今庙内香火袅袅,檐角的铜铃被海风拂动,叮咚声里似在诉说着往事。</p> <p class="ql-block">  距林位宮不远处是蔡夫人庙,蔡夫人为琉球国人士,明万历年间,携所织龙袍入贡,因遇台风客居古镇。她天姿贤惠,将刺绣技艺传授给渔家女,培育出梅花刺绣技艺,该技艺至今仍被列为市级非遗项目。四百年来,梅花人民世代相袭,设庙以祭祀和敬仰她。</p> <p class="ql-block">  西施巷,是一条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古巷,巷子由青石铺就,两侧古厝毗连,岩石垒墙,青瓦翘檐,展示着梅花古镇的聚落文化。古巷中有鱼丸店,虾油铺等,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一座别致的古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朝建立的“乡约所”,当年,乡贤们曾在此订立《文明乡约二十二条》,</span>立规矩、讲道德,堪称古代版的文明公约。逛一圈,体验了一把厚古树德的乡风民情。</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指尖轻抚斑驳的石墙,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的痕迹。古镇,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阵阵海风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石一瓦都</span>弥漫着岁月的沉淀。古镇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在,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历史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