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天天见面的路人

李班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和先生坚持晨练已经廿年有余。出门十分钟,就到了江边。面对滚滚长江,“逝者如斯”的喟然不禁从心底生发,珍惜当下的感慨也日日常新。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历经七十年风雨依然巍然雄壮,让我这个与大桥同龄的老妪无比自豪;最美鹦鹉洲大桥,把巍巍黄鹤楼到历历汉阳树的距离压缩到倏忽之间。临江道边,江堤路上,春看樱花,秋赏桂,夏观潮水,冬踏雪。朝而往,晨而归。四时之景不同,乐亦无穷。然而最生动的,莫过于来江边晨练的那些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熟悉的,是一位遛狗中年女子。个头不高,体格瘦小,短发一袭,眼镜一副,格外斯文干练。高跟鞋跟地面碰撞的登登声,尽显十足的精气神。寒来暑往,女子服装主打黑色,最多不过咖、灰、白。黑色显高贵,咖色显洋气,灰色显雅致,白色显大气,每种颜色还能百搭。跟我的色彩审美如此合拍,对这个并不漂亮的女子我都有好感了。女子很爱她的狗狗,听着她用带着浓烈汉腔的普通话,一口一个妈妈地自称,三句五句地喃喃不休,感觉走进了美丽童话。过马路了,过台阶了,她会把狗狗紧紧抱在怀里,我看到了女子的温暖善良,简直都有点儿喜欢她了。可是我并不喜欢女子遛狗不牵绳的习惯。好在狗狗不骚扰路人,也几乎不跟别的狗狗咬架。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她的习惯。女子从来都是一个人遛狗。有一次偶遇朋友,女子上前热聊。突然听到她竟操着纯正武汉方言,而她回头吆喝狗狗时,武汉方言立马切换成普通话,简直不要太自如。我这个语言敏感型的人一下惊到了,可笑怪异感袭来,无法理解在选择语言受众时,为什么会出现厚狗畜,薄同类的错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散步遇到狗粪是件烦心事。有一天,女子的狗狗便了,我好奇心骤起:这样一位有爱心的女子一定会当好公共卫生的守护者。只见女子掏出手纸,包起狗粪。那一刻,我在心里为女子喝彩,为她讲文明、高素养的品质点赞。可是下一秒的画风瞬间让我心凉。女子没把纸包扔进垃圾桶,而是扔到江堤那边。那边是桂花树,树旁是江边小道,小道上有晨练人流。太失望了,女子之前的良好形象打了折扣。两个月的避暑生活结束后,我们开始晨练,又天天见到遛狗女子。她还是深色衣服,还是神气十足,还是遛狗不牵绳,还是普通话吆喝狗狗。那天狗狗又便了,我盯着女子,希望她有所改变,当个合格铲屎官。可是女子拿出一张手纸,盖在狗粪上,然后追着狗狗,登登登登扬长而去。我简直愤怒了,对女子的所有好感统统归零。前天早晨,我们跟女子相向而行,狗狗又便了,女子又一次上演了丑剧。当女子抬头起身的瞬间,我瞪了女子一眼,目光却久久停在狗粪上。就是想告诉她,不该这样处理狗粪。我不是不懂人无完人的道理,只是不会尊重不讲公德的人。从此以后,我不再跟女子同路。她走左边,我就走右边,反之,亦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有趣的是一位胖大叔,看上去年龄比我们小。所谓有趣,是他散步的步伐很特别。脚后跟先落地,轻起轻落,像在丈量路面,运动鞋跟地面没有摩擦,也就没有一点声响。步幅不大,小碎步加上快节奏,两只胳膊垂直快速摆动,看上去很像机器人。胖大叔非常健谈。身边总有一帮半大老头、半老徐娘,边走边聊,活像江边流动着带音响的“小舰队”。胖大叔自然是主聊,嘴巴从不闲着。从瓦良格号到无人机,从南亚的莫迪到北美的川普,从中东局势到朝鲜半岛,从五线城市的蔬菜到一线城市的房价。无所不知,口若悬河。说到激动时,不禁面红耳赤,手舞足蹈。真是吃着老百姓的粗茶淡饭,操着大国总理的“日理万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胖大叔两次失踪经历也很有趣。一次在去年暮春。一个多月没见胖大叔了,我和先生有点儿记挂。甲子年龄的人,生病住院,摔跤骨折,甚至意外不测,都有可能。人生啊,真是太脆弱!可是有一天,胖大叔突然现身了。还是三五成群,边走边聊;还是步履匆匆,精神抖擞;还是胳膊摆动,快速节奏;还是高亢嗓门,滔滔不绝。跟之前的胖大叔毫无二致。擦肩而过时,听说他眼睛做手术,休养了一段时间。原来如此。第二次失踪是今年暮夏。我跟先生避暑回家后一直没见胖大叔。一个月后终于见到时,发现他散步的路径变了。之前一直在江边小道散步,现在却转移到江堤大道上来了,而且身边的老头老太都不见踪影,全然没了前呼后拥的阵仗,剩下的只有形单只影的寂寞,不知道胖大叔经历了什么。直到有一天,以前常在一起热聊的胖大姐跟他对面走过,却互不搭理,才明白他的“小舰队”已经散伙了。到底是因为政见不合,“小舰队”离开了他,还是因为家长里短闹矛盾,他离开了“小舰队”,不得而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佩服的是一位铜人大叔。他不散步、不跑步,也不打拳,而是站在原地,完成一套可能是自创的体操。通过四肢离心动作来延展拉伸身体,从头到脚地各种扭曲、摆动,面部肌肉也用怪相来锻炼。第一次见到他龇牙咧嘴的样子,我差点笑出声来。大叔每天来得很早,一套操做下来,得一个多小时甚至更长。夏天天热,就赤膊上阵,身体晒得黝黑,像景区的一尊铜人。他的专注力让人惊叹。哪怕侧身运动,余光也从不瞟向路人。所以每次从他身边走过,我们都会低头走路,不忍抬头打扰到他。最近一年,感觉他肢体摆动远不如前几年伸展自如,身体灵活性也没有之前轻捷灵便,动作的力度也减弱了不少,他的衰老正在被我们看见。铜人大叔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生命姿态。他坚持和专注的力量,一直鼓舞着我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唯一有聊天经历的晨练人,是两位老者。这对伉俪散步时,丈夫总是紧紧牵着妻子的手。妻子走路已呈蹒跚学步之态,步子很小,用挪步形容更为准确。江堤大路有台阶,妻子下去上来都很艰难,每次上下都要数数:“一、二、三……”挪动一步都像打了一仗,很吃力。但是丈夫的手从没离开过妻子的手。江堤路旁有个木凳,妻子上了台阶就走不动了,坐在凳上休息,丈夫一人独自走完后面的路。老人家精神矍铄,步履轻捷,回来时还会摘一小枝桂花送给妻子。然后两人坐着休息一会,又手牵手地往回走了。每次经过老人,我们都会主动打招呼问早安。丈夫会招手回礼,妻子会双手合十,还会竖起大拇指称赞祝福我们。看妻子身材佝偻,步履维艰,以为年龄比丈夫大,一问才知道,丈夫91,妻子88。不禁感叹伉俪情深,不禁感叹生命的力量。暮秋了,降温了,我们每天还能见到遛狗女子、胖大叔、铜人大叔,却有好多天没见到那对老夫妻了。虽然我们知道老人家生活可以自理,知道一日三由餐福利院送到家中,知道两个子女会经常帮助打理家务,但是我们每天还会惦记他们,祝福他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和先生坚持晨练二十多年了。每天跟江边晨练的人擦肩而过,他们不仅成了我们最熟悉的路人,我们也了解了他们的人生故事。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其是之谓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