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30日一31日,甘孜州委老干部局精心统筹,组织州级机关成都联络站离退休干部100余名赴广安开展“小平故里瞻伟业 华蓥山麓缅英烈”红色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 怀着对伟人的深切崇敬,老干部们步伐庄重地踏入邓小平故里。我们首先来到铜像广场,向小平同志的铜像深深鞠躬,并敬献花篮,以表敬意。</p><p class="ql-block"> 铜像高2.5米,重1.2吨,基座由黑金沙花岗石做成,正前方镌刻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邓小平铜像”五个大字。铜像中的小平同志身穿短袖衬衫、军便裤、圆口布鞋,面带微笑,双手自然摆放,安然坐于藤椅之上,犹如与乡亲交谈,体现出其作为“人民的儿子”的质朴与亲和力。</p> <p class="ql-block"> 离开庄严肃穆的铜像广场,老干部们怀着崇敬之心前往第二站——小平陈列馆。踏入馆内,时光仿佛在此回溯,一幅幅珍贵的史料照片、一件件承载着岁月印记的实物展品、一段段生动的影像资料,系统而全面地勾勒出邓小平同志从少年求学、投身革命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p> <p class="ql-block">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州望溪乡姚坪里(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原名邓先圣。5岁入私塾时改名邓希贤,后转入新式小学,从高等小学堂毕业后考入广安县立中学。彼时的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阴霾,帝国主义铁蹄与封建统治压迫交织,社会动荡、百姓颠沛,正是这样的时代洪流,孕育了他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p> <p class="ql-block"> 1919年,五四运动浪潮席卷全国,广安青年学子积极响应。时任广安县立中学学生的邓小平,踊跃参与学生爱国分会组织的游行、集会与抵制日货活动,初步萌发改造社会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同年秋,他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不仅系统学习法文与现代科学知识,更多次走上街头演讲、散发传单,呼吁民众团结救国,甚至参与斗争迫使当局撤销贩卖日货的警察厅厅长职务。</p> <p class="ql-block"> 1920年,怀揣“工业救国”理想,邓小平远赴法国勤工俭学,39天的航程中,殖民地人民被奴役的惨状,让他更深刻地认清“贫穷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是缅怀馆。缅怀馆由一个序厅、四个展厅及相关辅助设施组成。序厅中央的群雕“老乡同庚”,体现了小平同志与人民群众相亲相融的情感,背面浮雕“华蓥山高”“渠江水长”,寓意着邓小平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一展厅“品格风范”,通过文物、图片、手迹等诠释了小平同志信仰坚定、心系人民等品格风范;二展厅“生活情趣”,展现了他平民情怀、爱好广泛等朴实情怀;三展厅按1∶1比例复原了北京邓小平故居的餐厅、会议室、办公室;四展厅为缅怀厅,以藤椅、蓝天、大海等为元素,营造出人民之子在大海中永生的意境,引发人们对小平同志的无限缅怀之情。</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我们走进邓小平故居。这座被当地人亲切称作“邓家老院子”的建筑,是典型的川东农家三合院,坐东朝西,青瓦粉壁,穿木斗平的房屋透着古朴典雅的蜀乡风情,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匾额悬挂于大门上方,格外醒目 。</p> <p class="ql-block">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诞生于北厢房的柏木雕花床上,并在此度过了15载青少年时光。大家缓步穿行于17间房屋中,在北厢房那间约20平方米的居室里,窗边普通的桌椅上,当年邓小平读书用的油灯、笔墨砚台仍静静陈列,见证着少年勤学的岁月 。</p> <p class="ql-block"> 正堂屋的待客陈设、饭厅的老式方桌、作坊屋内的石磨,每一件器物都留存着岁月的温度。众人在展品前驻足交流,从这些承载着日常记忆的旧物中,不仅读懂了伟人早年的生活轨迹,更深切体会到他“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的故土深情 。</p> <p class="ql-block"> 站在小平故居门前,看着那些熟悉的照片与文字,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些看似平凡的历史细节,实则蕴含着改变国家命运的磅礴力量。邓小平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的每一次抉择,都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轨迹。小平故里从不是普通的旅游景点,而是一段峥嵘历史的鲜活见证。在这里,我们触摸到波澜壮阔的时代脉搏,也愈发敬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不懈奋斗的英雄先辈。</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小平故里,我们来到广安思源广场。落日余晖温柔洒落,为巍峨的青铜宝鼎镀上一层暖融融的金光,光影流转间,仿佛承载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峥嵘岁月与时代记忆。脚步轻踏在平整的石板路上,每一步都似与过往岁月对话,隐约能听见过往的回响在耳畔萦绕。</p> <p class="ql-block"> 对老干部们而言,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更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作为与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奋进的亲历者,老干部们在小平同志的成长足迹中,更能读懂“实事求是”的重量,更能体会“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意。大家纷纷表示,将始终铭记先辈初心,把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时代的感慨,转化为传承红色基因、发挥余热的动力,继续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光与热。</p> <p class="ql-block">广安思源广场上,我们以一曲《春天的故事》,向小平故里深情告白!</p> <p class="ql-block"> 此外,老干部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往华蓥山游击队遗址及周边红色教育基地。在硝烟散尽的战壕边,在锈迹斑斑的武器前,他们认真聆听革命故事,重温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沉浸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深刻洗礼 。</p> <p class="ql-block"> 此次广安红色瞻礼,于老干部们而言,既是一次荡涤心灵的思想淬炼,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 。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新起点,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铸入灵魂,始终永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初心本色,主动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持续为甘孜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银发力量” 。</p>